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的护理论文_殷益琼

邻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组织学异常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随年龄的增长,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构成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31-40岁患者的构成比最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上,有30岁及以下、61岁及以上,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其他年龄段则呈相反规律,但外20岁及以下患者外,比较差异不大(P>0.05)。排便因素、运动因素、性生活因素、饮食因素、遗传因素、患病因素中前两项的构成比最高,分别占72.8%、63.9%,显著高于其他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具体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见家族遗传、辛辣饮食、饮酒、久坐、便秘等是导致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实施的全过程给予综合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颈病变;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术;护理

宫颈病变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与宫颈癌的发生于发展息息相关。对宫颈组织异常改变或者宫颈癌前病变的及时诊断、有效判别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组织学异常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中护理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护理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前病变或者宫颈组织学异常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有宫颈糜烂、白带增多等异常表现,部分患者还有慢性宫颈炎患病史、流产史、性生活紊乱或出血等情况,经常规细胞学检查结果呈阳性,但经外院宫颈活检结果为非典型增生病变。

患者均自愿接受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23岁到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0±2.3)岁。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岁到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2.1)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及临床表现上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阴道镜检查采用SLC-2000A/B型电子阴道镜,患者去膀胱截石位,通过窥阴扩张器器充分暴露宫颈后,对其阴道、宫颈的分泌物进行擦拭,保持阴部清洁。然后对阴道镜的焦距进行调节和转换,使显示器的图像清晰,依次对阴道、宫颈转化区、宫颈上皮、血管等结构进行观察。然后以5%醋酸、绿色滤光、5%碘液分别对宫颈进行处理,在阴道镜下观察其图像,并钳取可疑病变处的部分组织送病理活检;对阴道镜检查未见发现可疑病灶的患者,可以在转移带的3点、6点、9点、12点方向分别钳取组织进行活检。活检结束后以纱布填塞阴道。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检查期间接受全方位综合性护理,包括:①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先让患者了解疾病及检查的相关知识,让人对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检查的配合程度,疏解焦虑、不安、害怕的情绪。同时告知患者围检查期的注意事项,特别对疼痛阈值低的患者,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抚慰,消除其紧张心理。术前准备则包括患者身体准备与相关物品的准备,患者入院后要接受门诊常规检查,并对合并阴道炎、急性宫颈炎等的患者进行治疗,检查前禁止性生活;物品准备主要是检查中需要的医疗器械、耗材,确保仪器运行正常,耗材无质量缺陷。②术中护理:选择在月经干净后的2-14d内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中要保证操作无菌,护理人员在传递器械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其流动性,避免跨越或者接触非无菌区。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是否合并出血,做好及时处理。③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状态进行密切观察,30min内未见阴道出血的情况方可离院。离院前对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宣传告知,嘱咐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其活检完成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晕厥、胃肠道反应等)、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自拟调查表,满分100分,总得分在80分及以上为满意;得分在60-80分之间为一般满意;得分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患者/患者总数×100.0%[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活检完成率分别为100.00%和84.7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1%和25.7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9.04%和87.62%,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阴道镜检查本身无侵入性,并可以通过本身的放大设备对阴道粘膜进行充分放大,进而有效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表层异样血管以及上皮病变等,在妇科临床检查中有广泛的应用[3]。而宫颈活检术则可对可疑位置的病变组织进行钳取与病理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4],其均可以为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位置、病理类型等的确定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比较了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应用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术中的效果,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活检完成率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示患者检查中的配合度高,对疼痛的耐受度好;从护理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患者可达99.04%。这是由于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从生理、心理上为患者做好准备,同时,护理人员严格按操作流程、操作规范执行各项工作,能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实施的全过程给予综合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燕芳,关婷,张东梅. 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综合护理干预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3):127-128 .

[2]朱贵莲.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综合护理干预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7):124-125.

[3]樊燕,伍姗姗,左艳,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6,14(8):74-76.

[4]李晓慧.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的综合护理干预与体会[J].大家健康,2014,8(8):214-215.

论文作者:殷益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的护理论文_殷益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