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探析论文_雷福强

低碳经济下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探析论文_雷福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天镇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038200)

摘要:我国新能源储量丰富,通过学习和研发新能源发电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灵活制定新能源政策、完善新能源发电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电价改革,可以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向新能源电源结构转型,进而实现低碳化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

1能源转型概述

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能源转型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能源主导地位的转变,即一种能源取代了另外一种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这会导致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的能源类型消费数量的扩大和在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上升。新的能源替代旧的能源成为主导能源,意味着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的逐步增加,但并不排斥被替代的能源(旧的能源)继续被开发利用,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可以被更经济、更清洁、更有效地被利用。第二个层次是能源系统的转变。能源系统通常是指将自然界的能源资源转变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特定能量服务形式的体系。能源系统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系统之一,它既包括能源资源和与能源的生产、储运、消费相关的物理设施、技术、知识体系等;也是包含组织网络和相关的社会要素,如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相关法规、制度和规则等。在人类能源发展史上,每一次能源的转型,不仅带来了主导能源的转变,还有技术的更新换代、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体制的变革等。例如,随着石油、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崛起,部分煤矿关闭;在分布式能源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者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被动的能源使用者,而是与能源系统进行良性互动,根据能源供应的波动性主动地进行能源管理,甚至成为产销者。

2我国新能源发电的政策

新能源发电的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地为电力企业吸引外资,还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新能源发电所应用的先进的管理方式,这样非常有利于提升我国新能源发电的效率。其主要措施就是通过税费减免的方式来鼓励国外投资商在我国进行新能源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而对于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影响最为巨大的方式就是税收政策,我国政府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在进行税收工作时,对税收减半,对于引进新能源发端的相关设备时,其进口关税也享受减免政策;对于研发机构在进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也将享受国家的财政补贴,鼓励科研人员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对于信贷政策而言,其主要的用途就是对新能源的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我国在小风电及以及地热能发电等技术的研发方面提供低息贷款的政策。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主要是用于对发电企业采用新能源技术的鼓励,鼓励其加强结构转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推进电力行业向新能源发电转型的具体策略

我国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然而这些新能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并不突出,根据我国现有电力行业发展状况,主要是受到新能源发电技术不成熟、风电并网运行尚存技术难题等因素的制约,如果能解决上述难题,制定科学的新能源发电规划,施以有效合理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新能源将会对我国电力行业电源结构的优化、低碳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在电源结构的新能源化过程中,需要做到:

3.1有效灵活地制定和实施新能源政策

新能源政策应根据新能源发电所处的阶段进行动态调整,对于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可制定不同的税率和补贴金额。在新能源发电初期,为了鼓励电力企业结构转型,政府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优惠税率和财政补贴引导企业进行电源结构调整;在新能源发电中后期,可适当降低优惠税率和财政补贴。此外,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应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确保电力行业电源结构调整的有序进行。

3.2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清洁替代”就是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 ;以电煤替代散煤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一是做好移民安置和生态保护,优先开发西南水电。我国西南水电资源丰富,总量约占全国一半以上,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未开发水电占全国85%以上。要超前谋划水电消纳和规划外送通道,促进水电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二是加大新能源技术创新,快速有序开发风电、太阳能发电。我国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4亿、45亿千瓦,随着大容量高参数风机、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发电技术突破,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可开发的规模会更大、质量会更高。目前存在的弃风、弃光等问题,可通过分散与集中、大中小相结合开发和加强电网、电源统筹规划和需求侧管理以及风光互补、储能技术等的发展加以有效解决。三是进一步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多年来一直在50%左右,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平均水平,如欧盟80%以上、美国92%以上,世界平均比例约78%。

3.3加快能源定价制度建设,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体系,形成由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补偿成本、代际公平可持续等因素决定能源价格的定价机制,促进企业自主经营、消费者自由选择以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能源价格由国家定价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市场定价为主,让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构建适合低碳发展的市场价值体系。通过碳排放权、碳配额、绿色证书、资源和环境税等经济手段,完善化石能源的成本核算机制,使其价格能够体现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提升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能源税收体系,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把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和煤炭资源税税率,起征煤炭和电力消费税,建立系统完备的低碳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能源合理价格的形成。

4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加快电力行业向新能源技术的转型势在必行,国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电力企业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切实做好转型的准备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加快电力行业向新能源技术的转型也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能源危机问题,为各行业的长远化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黄彦浩,马士聪,赵强.能源转型中我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技术特征[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807:1893-1904+2205.

[2]刘璇,何继江.德国能源转型战略与电力市场2.0[J].能源,2016,04:100-104.

[3]周孝信.能源转型中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J].风能,2019,02:38-39.

论文作者:雷福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低碳经济下我国电力行业新能源转型机遇探析论文_雷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