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问题浅析论文_张志飞

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问题浅析论文_张志飞

山东建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以市政园林绿化为主要内容,先对建设管理园林绿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概括,随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问题所适用的解决对策,例如,对施工进行合理安排、加大监督力度等,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园林; 园林绿化; 建设管理;

人不仅是城市、社会发展的主体,还是市政园林服务的对象,市政园林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美化社会环境,对其进行建设的目的则是为人们提供娱乐、休息的场所,由此可见,在对市政园林进行建设时,相关人员应遵循“生态美与艺术美统一”的原则,保证所建设园林既具有人文景观,又具有生态特色。

1 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不科学

园林绿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不断发展的科技,使园林绿化的不足逐渐显露了出来,古典园林形式给包括长春在内的许多城市,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就是园林建设十分随意,例如,将山推平再建假山,将湖填平在建人工湖,设计人员无法对建设主题、标准加以明确,这在无形中制约了规划设计的发展和完善[1]。

1.2 施工不规范

建设市政园林的前提是进行现场勘查,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开展施工环节。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对经济利益过于看重,在施工过程中,片面追求速度,导致交底不清、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出现,园林绿化的作用,自然难以得到应有的发挥。

1.3 缺乏专业人才

在对市政园林绿化进行建设时,要想保证建设效果,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无论是设计、施工、监管还是养护环节,要想做到合理开展,均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目前,负责建设管理市政园林绿化的单位,普遍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人员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这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 解决绿化建设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建设规划

市政园林应对城市特征、文化内涵加以体现,因此,在建设市政园林时,需要达到的要求有两个,一个是绿化环境,另一个是发挥艺术效果,规划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第一步,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当地情况、园林性质和功能,完成布局设计及相关工作。在对树种进行选择时,切记不可过于看重高档树种,导致所移植树种的成活率无法得到保证,而是应当将当地树种作为首选,这样做既能够提高成活率,又可以加快灌木、乔木和移植树种结合的速度[2]。另外,设计人员应从美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具有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不同季节,相关人员还应针对不同植物的特点,对养护措施进行制定,如果发现有枯死苗存在,应及时清理,选择相同规格和种类的树种进行补植,这样做能够尽量减小枯死苗给园林景观效果带来的影响。当然,除上文中提到的内容外,防治病虫害的工作也需要引起相关人员重视,只有在源头对病虫害的出现进行预防,才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养护人员以植物种类为依据,对防治方法进行选择,综合利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为园林生态环境提供保护。

2.2 对施工进行合理安排

首先,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前往施工现场,开展详细考察,全面了解现场环境,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施工单位应与其他参与施工的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再次,以现场情况为依据,制定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检验进场植物,保证所选择植物的规格、品种和株型,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施工单位应对现场管理引起重视,(下转第212页)根据技术规范,完成施工,养护栽种完成的植物,避免由于盲目养护,导致植物成活率下降的情况出现。

作为园林绿化基础工作的植物栽种,往往关乎着植物能否成活,如果植物栽种缺乏科学性,后期养护并不能够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因此,在对植物进行栽种时,相关人员应综合考虑植物习性、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提高植物栽种的科学性。例如,以园林绿化的设计图纸为依据,对栽种位置、品种加以确定,如果针对植物栽种所提出要求为“规则化”,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应当放在对称性、平衡性的方面,严格控制栽种距离、高度、干径和树形,为植物栽种具有的一致性,提供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植物栽种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对观赏面朝向引起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树干保湿、利用生根激素等方式,处理高档树种,使植物成活率得到提高。

2.3 加大监管力度,打造专业队伍

负责市政园林监管工作的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绿化养护成本进行制定,综合考虑人工费用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成本,保证其科学性。以现有规章制度为依据,建立系统的考评标准和有效的考评方法,落实奖惩机制,激发建设、养护单位的积极性,使所委托任务得到充分完成。另外,参与建设和监管的单位,应根据植物特点,对管养制度进行建立,引进专业人才,为养护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当然,管理人才也是培养的重点,只有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养进行增强,打造高水准队伍,将团队优势进行充分发挥,才能使园林绿化养护及相关工作的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要想保证相关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前提是建立人才培训制度和晋升规划,制定考核与激励制度,多部门合力,对养护队伍进行打造[2]。

3 提高市政工程园林绿化项目管理方案的有效性

3.1 制定并实施质量保障机制

对于任何施工项目而言施工质量是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园林绿化项目也不例外,在进行施工前制定粗略的质量保障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整并完善,要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想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变动小、资源损耗小的解决方案,保证不会耽误交工时间。同时在执行质量保障机制时能对施工人员起到约束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越发注重施工细节,严格保证工程施工质量[3]。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施工原则

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比较大,经常会分成多个小项目一同建设和养护,但是分开工作就会造成管理难度增大,如何保障在管理人员和总工程师不在现场时还能有序进行施工呢?就需要市政工程绿化单位负责人就需要在施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的施工原则,鼓励施工人员主动承担起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完成自建、自检、自省,让施工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养护工作中,不需要任何人督促监督就能有质量、有效率的完成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3.3 严格把控施工细节,保证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一致

正所谓是细节决定成败,城市园林绿化项目质量是评选生态文明城市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城市外在形象的体现。只有确保实际施工位置、施工效果和施工图纸一致才能保证,才能提高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才能保证质量保障机制的实效性,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才可以一直长青,永远焕发生机。

3.4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项目工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园林绿色景观质量保障的重点,植被种植施工后期存活概率都需要靠养护管理;河道、湿地公园等景观后期水质净化、动植物存活也需要依靠后期养护管理;观赏性路灯、凉亭等建筑物的故障检修、刷油漆等工序也需要后期维护管理。但是现阶段市政绿化工程施工队伍却不重视后期管理工作,使得园林绿化景观使用年限短,甚至有些地区需要反复进行修整严重消耗人力、物力、资金,也会让人们对城市园林环境失去信心。这也是直接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施工队伍不但要重视前期生态建设更要注重后期的管理,还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呼吁人们进行绿化景观清洁、维护管理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管理人员也好尽快调试管理养护方案,延长绿化景观的观赏年限[3]。

4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建设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规划、施工和日常养护,由此可见,只有参与建设的各单位形成合力,才能使园林绿化的价值得以实现,希望上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帮助,为社会持续发展及相关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赖友土.浅谈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06):196.

[2]谭云春.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07):171-172.

[3]邓建林,谢玲,彭日民.园林及景观的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259-260.

[4]师卫华,郑重玖,申涛,等.全国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8):39-43.

论文作者:张志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市政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问题浅析论文_张志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