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复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_农业论文

加快农业复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_农业论文

农垦农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思路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河北省农垦共有31个国有农牧场和1个农垦科研所;全系统现有29万人,其中职工13万人;土地总面积531万亩,其中耕地142万亩,草场140万亩,林地41.4万亩,宜垦、宜林荒地38万亩,养殖水面23万亩。到1995年底,拥有生产经营性总资产43亿元。

“八五”时期,农垦农业和相关工业均实现较快发展。1995年全系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19.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23亿元,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相关工业增加值为1.8亿元,两者相加为10.3亿元,占农垦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达9.57%,比全国农垦高出4.7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5.10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产量:1995年同1990年相比,粮食总产由33.7万吨增加到41.3万吨,增长22.6%;牛奶总产由24.9万吨增加到38.8万吨,增长55.8%;肉类总产由3428吨增加到14859吨,增长3.6倍;水产品总产由1.57万吨增加到3.49万吨,增长1.22倍。造纸、乳品、水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大米、免淘米、方便米生产等相关工业,1995年同1990年相比,销售收入由2.12亿元增加到7.80亿元,增长3.7倍;利税由1855万元增加到7608万元,增长4.1倍。由于农业的较快发展,我省农垦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垦区”称号。

河北农垦的农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农业生产经营基本还处于粗放状态,主要表现为“六低”:一是种养业平均单产水平低。1995年全垦区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平均单产316公斤,其中中捷、南大港两农场和坝上五个牧场由于多为旱地且土壤盐碱、沙化,平均单产只有192公斤。全垦区9000头成母牛,平均单产4332公斤,比国内水平最高的北京农垦低近2000公斤。二是每亩耕地创造的增加值低。河北农垦每亩耕地创增加值277.7元,而同期辽宁、浙江垦区分别是665.8元、770.8元,比河北农垦高出许多。三是机械化水平低。1994年万亩大中拖台套数:河北农垦为6.1,全省为2.9,全国农垦为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农垦平均水平。四是科技含量低。在相当一部分农场存在着粮食生产模式化栽培和节水灌溉等常规农业技术应用不完备,先进种养技术推广缓慢的问题。1995年,全垦区的科技贡献率为35%。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垦的造纸、乳品、水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等尽管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但由于龙头带动作用不强,还未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在龙头企业建设、集约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六是名牌产品开发率低。农垦的许多产品具有优良的品质优势,如奶粉、饮料、酒、纸张等,曾多次获得省、部优称号,但还未形成具有较高市场信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实现我省农垦农业两个转变要以中央两个转变的方针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要手段,以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科教兴垦战略,力争到2000年在全省实现单位面积产量、全员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劳动者收入、农业劳动者素质5个第一,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走在全省的前列。

加快实现农垦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基础点

1.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理解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观点,在巩固和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一是建立科学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适当加大统的力度,实行良种推广、农机管理、模式化栽培等六统一,以利于科技推广,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二是结合农垦实际,稳步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田”的承包经营方式。

2.大力实施科教兴垦战略,建立起符合农场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的科技推广体制。调整充实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垦同科研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人才、技术,促进农科教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形成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创新机制。

3.强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九五”期间,农垦教育的重点是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抓好农垦职工教育,办好职业学校和职工技术培训中心,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方针,不断培养各类急需人才,改善现有职工的文化结构和技术结构。结合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让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工作,全面落实培养万名种养殖能手和千个科技示范户计划。家庭农场要逐步实行绿色证书制度。

(二)抢占制高点

高起点引进国内外技术、资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农垦“九五”时期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1995年以来,我们着重抓了四项工作:一是中捷农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已被省政府列入全省4个综合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之一。为使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真正办成高科技、高效益的示范区,我们聘任了一批国家一流、国际知名的专家,采用现代工科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重点针对干旱、盐碱、低湿沿海滩地,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培养抗逆农作物品种,建立抗逆品种育种基地,这对于我国上亿亩盐碱地的改造利用以及3亿亩盐碱荒滩的改良将具有重大的意义。设计方案报送国家科委后,宋健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其中一些项目可望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二是汉沽农场的中日示范农场项目,在农业部和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农业部和三菱株式会社驻中国总代表已原则同意,将原定的中日示范农场建在天津市的方案改在河北汉沽农场。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推动这一项目的落实。示范农场由日方无偿捐资建立,引进的技术重点是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田作物、畜牧业(含牧草)、蔬菜、花卉栽培技术,实行示范——培训——推广三位一体。三是同澳大利亚澳洲生物基因有限公司合作的肉牛改良中心项目,通过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基因技术改良传统肉牛,生产品质最好的五花牛肉,将有利于推动我省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这个项目可望在近期落实。四是用工业领域的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水产养殖运用微波增氧技术、公寓式养鱼技术,储运用超声震荡增氧技术。过去用20公斤水运1公斤鲜鱼,用此项技术1公斤水可运2公斤鲜鱼,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可得到大大提高。

(三)强化薄弱点

1.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在科技投入方面,“九五”期间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提取销售额的1.5—2%作为科技发展专项基金,要保证全面落实;二是贯彻执行《河北省农业投资条例》,保证农场用于农业的投资比例不少于一二三产业总生产性投资的18%;三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责任制和科技项目跟踪管理制,严把项目质量关,做到每年在种养业上都有新品种开发并推广成功;四是完善农垦农业投入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农垦的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国家投入的作用,吸引国内外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和职工个人投资,形成多元的农业投入格局。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水浇地和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盐碱、低湿、沙化地改良,水浇地由目前的64万亩发展到100万亩,确保到本世纪末增产粮食5亿斤。

3.下大力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为目标,重点发展蔬菜生产、河蟹、南美白虾养殖,改良坝上小尾寒羊,扩大奶、肉牛高产群。到2000年,使农垦成为面向全省和京津市场的重要“菜篮子”基地。

(四)壮大支柱点

采取有力措施,培育、壮大5个产业化经济。一是以现有8个乳品加工厂为基础,培育龙头企业,组建河北农垦乳业集团公司,形成奶牛饲养、乳品加工、销售一条龙,创出名牌产品,形成产值2亿元,利税2千万元的规模。二是以大曹庄农场为基地,以小麦良种为主导产品,建成农作物种子选育、引进、生产、加工、检验、销售、服务、示范为一体的农作物良种基地,到2000年,内部统一供种率达到95%以上,外销种子2万吨以上。三是以省农垦科研所为依托,以柏各庄农场为龙头,建成水稻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四是以柏各庄、中捷、南大港农场的水产品基地为依托,依靠科技,开发新品种,增加水产品产量,组建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到2000年,海、淡水养殖面积达到30万亩,精养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3.5万吨。五是在柏各庄农场建成规模达到200万只的肉鸡养殖场,形成雏鸡孵化、饲料生产、喂养、加工、销售一条龙,开展一体化经营。

(五)开发新增点

1.开发两个新兴产业。第一个产业是坝上马铃薯。充分利用坝上牧场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巩固发展牧场与美国、荷兰的合作关系,争取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技术,建立马铃薯栽培、加工及销售基地,使之成为坝上创汇农业和高效农业的示范区。第二个产业是花卉。“九五”期间计划建成三个花卉生产基地,总建设规模400亩,力争年创利800多万元。

2.发展生态农业,抓好绿色食品开发。扩大现有绿色食品大米、奶粉、对虾、鸭梨、饮料、酒类的生产规模,着重开发蔬菜、肉蛋禽类以及其他水产品和饮品等绿色食品种类。到2000年,绿色食品品牌发展到300个,建成50个绿色食品基地,产值达60亿元。柏各庄农场的绿色食品大米作为我省的第一大绿色食品项目,要由现在的5万亩发展到10万亩规模,搞好稻蟹混养,实现“米袋子、菜篮子、钱匣子”的三位一体。这一模式前不久得到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标签:;  ;  ;  ;  ;  ;  ;  

加快农业复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