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改变你的性格缺陷,不如知道如何发展你的长处和避免你的弱点_性格缺陷论文

懂得扬长避短胜于改变性格缺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扬长避短论文,胜于论文,缺陷论文,性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的销售工作下来,王女士果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性格在销售行业具有更大的爆发力 和潜能。不出三年,她就当上了某大型地产集团的销售总监,年薪三十万元。

这样的例子,在当今职场已屡见不鲜。对自身的清晰定位,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真 有这么大的影响吗?人们最常用的了解自己的手法都有哪些呢?职场一族中,有多少人是 在懵懂中徘徊前进的呢,为此,国内最权威、最专业的人才媒体——《职业》杂志、搜 狐招聘频道、中青在线人才频道和智联招聘网共同联合发起“2005白领了解自己”职场 调查,截至发稿日止,共有1887位职场白领填写了调查问卷,相信在他们的选择中。我 们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全面了解自己的人不足四分之一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探究,而人也是最不可捉摸的。也许很多潜能没发挥出 来的时候,你从不知道自己拥有它;也许你时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 许你时而内向时而外向,感到自己有着双重的性格……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地了解自己? 调查数据显示,有41.55%的人认为“非常清楚自己的性格类型,”还有55.54%的人表示 ,即使不是十分清晰也“大概了解”;而不了解自己个性类型的人只有2.91%。

他们真正清楚自己的能力、优势和缺点吗?有21.99%的人“很清楚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状 况,懂得扬长避短”,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能力知道得并不全面,53.84%的人表示“模 糊地知道自己某些能力和优势”。还有19.34%的人“很希望自己有某些能力,但不知道 有没有”,4.82%的人表示并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技巧水平。

附图

那么,白领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呢?高达83.09%的白领通过家人、同事、朋友的评 价和自我反省了解自己,另有6.73%的人根据星座、血型或者是网上的娱乐测试题进行 自我判断。但是,采用科学专业的性格、职业测评工具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的白领只占 1.7%;更有8.48%的人表示没有科学了解自己的途径。

北森公司的测评顾问庄明科指出,每个人对自己性格的一般方面都会有所了解。像家 人、朋友的评价,对自己的探究等,但是这种了解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 某些关键时刻不能有效地帮助自己做出决策。

三分之一的人并不关注性格和职业的匹配

那么,有多少人在选择工作时,会重点考虑工作与个性之间的差异呢?数据显示,40.3 8%的人表示会认真考虑并综合各方面情况;26.13%的人把能否符合性格和兴趣作为择业 的第一要素。与此同时,29.09%的人表示“没想那么多,先找到工作再说”,不知道他 们是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还是根本就不打算思考这个问题。还有4.4%的人“不认为 性格对工作有太多的影响”。

附图

职场一族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正在从事或打算从事的职业对性格和能力的要求呢?本 次调查中,31.58%的人表示自己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而更多的人处在模糊的界限中, 约占53.1%。有14.04%的人表示很想了解自己。但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去了解。还有1.27% 的人表示既不了解,也没有必要去了解。根据数据分析,这部分人基本上属于职业生涯 即将结束,临近退休的45岁以上人士。

很多人只通过表面的想象了解自己期望从事的职业,实际上,这些人盲目地将职业更 换到一直期待的工作上时,往往会发现很多东西都跟原来的认识不同,慢慢地最初令自 己喜欢这份职业的那些亮点反倒成了厌倦的因素。因此,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职业和自 己性格、兴趣的差距,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十分重要。

如果有时间和条件,花一段时间去从事自己期望的职业,亲身经历和感受一下是最有 效的。如果没有条件,请教该行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和从事此项工作的资深人士也是一个 很好的途径。

但在本次调查中,只有12.45%的人有这种成熟认识并能付诸行动。还有44.14%的人通 过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和职位说明对职业进行解析。有25.44%的人只是通过自己的猜测 和想象来认识职业;另有17.97%的人采用了其他了解方式。

将近40%的人将工作视为鸡肋

记者的一位朋友曾经是一家大企业名噪一时的“销售明星”,在众人觉得她前程似锦 时,她突然转换了职业,因为她发现自己虽然能够在营销领域做得很好,但远远没有做 咨询顾问那么开心和高效。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不能很好地享受职业的发展,那么他的生 命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附图

所以,职场一族应该自问:是否了解过自己与从事的职业的匹配程度?如果用一组词语 来形容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还是痛苦的?

调查中,有24.85%的人认为“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从事目前的工作”,更多的人表示“ 虽然性格和工作不是很合适但没有太大影响”,约占42.496。有30.1%的人并不清楚自 己的性格和工作是否相匹配,似乎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另外,2.65%的人 表示不明白职业和性格匹配与否对工作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当白领在选择词语来描述自己和目前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时,高达39.6996的 人对工作的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们选择了“鸡肋、左右为难、茫然“一 组词;有12.93%的人选择的是”厌烦、倦怠、没有前途”。

测评顾问指出,性格、价值观和职业的要求不匹配的话,工作满意度会降低,尽管他 的能力完全胜任工作内容,但很难长期地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

另外,4.82%的人选择了这样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如鱼得水、融洽、充满 干劲”;14.26%的人指出自己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互相吸引、新鲜、磨合”,希望他们 能在磨合过程中找到良好的默契,学会长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新鲜好奇。

还有28.3%的人选择的是“和谐、高效、非理想目标”,这和记者的朋友的状态是相似 的。这部分人可以在目前从事的领域中做得很优秀。更多的时候是个人职业化素质带来 的高效。但目前的职业未必最符合他们内心的需求,因此总觉得还有另一个更合适的目 标等待着自己。只需要突破某个瓶颈或者抓住某个机会。

懂得扬长避短胜于改变性格缺陷

其实并不是性格中的所有方面都会对职业产生影响,但我们发现,某些性格和能力对 职业带来的帮助是非常显著的,同时自身固有的某个缺点往往轻易地就给工作或人际关 系带来致命打击。近年来,成功学专家一改以往的性格不可改变的论调,而认为性格是 可变的,只要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

附图

在“你是否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一题中,高达70.43%的人表示“正在完善 性格,希望能让自己更完美”;4.88%的人骄傲地宣称自己的性格缺陷“不需要克服, 我的长处和能力已经非常明显了”;同时8.48%的人认为“性格缺陷是没法克服的”。 还有16.22%的人对自己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为此很伤脑筋”。

那么,职场一族会选择改变什么来使性格和职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呢?32.43%的人选择 “改变自己的性格适应工作的要求”;49.28%的人选择“更换工作,寻找更适合自己的 职业”。还有14.68%的人“没弄清楚自己需要改变什么”,3.6%的人选择改变“其他” ,也许是根本不打算改变。

北森公司的测评顾问庄明科指出,性格相对稳定,改变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选择和 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改变性格来和工作匹配。

性格的40%源于遗传,60%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白领择业应立足于自己的个性特征和 优势。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同样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优劣势的转换,最重要的是懂 得扬长避短。当优势扩张到一定程度,缺陷不足以影响优势发挥时,没有人会在意到你 的缺陷。

标签:;  ;  ;  

与其改变你的性格缺陷,不如知道如何发展你的长处和避免你的弱点_性格缺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