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提高智力障碍学生识字量的实践研究论文_陈培娟

利用绘本提高智力障碍学生识字量的实践研究论文_陈培娟

陈培娟

惠州市特殊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当下绘本以其图文结合、极具生活性,以及简洁优美的文字,近年来在普通教育中应用广泛,常常被用来补充课堂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识字量,扩展课外阅读。那么既然绘本教学在普校的教育中成果显著,那笔者就在思考是否能在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提升他们的识字量呢,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在绘本可以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量。

关键字:绘本教学 智力障碍学生 识字量

绘本,即图画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以其图文并茂,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形象的描述,文字简洁重复,朗朗上口,在当下的普通教育中,常常被拿来补充教学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拓宽阅读视野。那么笔者就在思考,绘本是否可以用来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量呢?由于部分低幼绘本的内容与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相适应,适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可以给予智力障碍学生一个轻松的认字环境。鉴于智力障碍学生识字的特点与绘本学习的共同性,笔者也大胆地在课堂上尝试了以绘本为媒介的识字课,发现绘本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教学很有帮助。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无意注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有意注意处于缓慢的形成过程之中,智力障碍学生注意的范围狭窄,可接受的信息量少,注意的稳定性及广度都不及正常儿童。感知觉记忆的广度远不及正常儿童,记忆再现困难。我校开展启智部的职业化教育以来,发现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量的提升尤为重要,这关系着他们以后能否融入社区能否更好的融入社会。可以说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习了识字,才可以成词成句成文等,并为智力障碍学生的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鉴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视觉学习占优势,无意注意发展较好,并结合绘本的特色,笔者在选取绘本时多取材一些低幼绘本,语言简洁,多有重复,郎朗上口便于识记的绘本用于识字教学。由于结合本校教学主题时,一些绘本资源缺乏,所以也创编了一些绘本进行识字教学,以证明绘本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帮助。

经过一学期的绘本教学,学生识字量有提升,本文选取一部分课堂实录,探究绘本的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识字能力。

一 、利用现有绘本提高识字量

绘本的选择:由于本校课程的选择都是基于班级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来制定,从而选定学期或本月主题。在绘本的选择上,结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个别化教学目标,结合主题选取;另一方面绘本本身也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韵律性强,琅琅上口,易于记忆,而且语言重复性比较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绘本是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因此绘本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选取符合智力障碍学生情感体验的不同主题绘本,提升兴趣,进而增加识字量。例如:贴合学校主题的有 “我的家人”系列: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妈妈》;礼仪教育的有日本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系列绘本《你好》、《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等;生活自理类的有小熊宝宝系列绘本《收起来》、《拉粑粑》、《我会穿短裤了》、《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我的身体主题下的有乐乐趣出品的立体书《我们的身体》,传统节日传承方面的有乐乐趣出品的立体书《中秋节》、《过年了》等。这些绘本都极具生活化,趣味性,深受智力障碍学生的喜爱,经常翻看,反复记忆,进而提高他们识字兴趣,增加识字量。

例如,我们学校4月的主题为《快乐的游戏》,我们班(二年级)也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学目标制作了本班主题,为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认识汉字,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量,选取了蒲蒲兰译制的绘本《蹦》进行课堂教学。并围绕着"蹦”字,设计一系列的有关蹦的游戏。

《蹦》这本绘本,图文并茂的向我们展示了怎么样蹦,书中都是常见的动物,主要讲述了青蛙,猫咪,小狗,蝗虫,小兔子,鱼等动物蹦,我也能蹦,蜗牛蹦不了的故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本绘本的文字已经简洁到极致,每一页反复出现的“蹦”字,最多也是像“蹦不了”“不会蹦”这样的简单句,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语言的重复性和语言的简洁使他们学习起来更为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这本绘本符合智力障碍学生学习的特点,使他们“跳一跳,轻松够到果子”,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如此不仅识字比较容易,同时也培养了识字的兴趣。

参与教学的A组学生为自闭症的学生,视觉记忆,机械识记能力强,通过图片认识很快学习的汉字。B组智力障碍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较弱,图片和文字配对能力较好,检查是否习得汉字的途径也是做图文配对的练习。C组智力障碍学生对汉字之类的符号文字没有概念,但是可以理解简单指令。所以根据教材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各组目标设计如下:

A组学生目标:认识“蹦”字并会书写。

B组学生:能将图片与文字配对。会认即可,不要求书写。

C组学生:理解蹦的意思,听到“某某蹦”这样的指令可以做出相应动作。

游戏设计:

(一)角色扮演

准备好与绘本中相同的动物头饰,当出现绘本中的小动物蹦的那一页时,同时利用PPT多媒体,显示出“蹦”字,重点根据智力学生视觉记忆占优势的特点,为“蹦”字设计动画效果,颜色渐变效果,突出“蹦”字,那么扮演这个小动物的同学就要蹦起来。在貌似轻松地游戏中,很好的利用智力障碍学生无意注意发展较好这一特点,使其能乐于学。

(二)拆字组字

“蹦”字对同学们来说是新字,但组成它的都是之前学过的,所以把字的各个部分,拆开来,玩快速组字游戏,从学生需要屏幕提示到自己能找对,说明学生可以完全认识“蹦”。

在以后的课堂复习检测上,学生对“蹦”字的认识较深,其中A组学生可以默写,B组智力障碍学生也达到了可以图文配对的目标,C组学生可以听指令做动作。此次绘本教学的实践证明,可以在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教学中与绘本结合,以提升其识字量。

二、 自制绘本提升识字量

九月的主题为《美丽的惠州》,分为吃在惠州,玩在惠州等几个子主题。惠州是我们生活的城市,那么我们要学习我们居住的城市,这时候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我们班级结合学校给出的大主题树,选取其中的一个点,即离学生生活情境较近的旅游景点或惠州的地标性建筑,自制成绘本,进行教学。把识字的目标也确立成惠州、丰渚园、合生大桥、东江大桥、高榜山、红花湖、西湖等惠州的著名景点的名称,然后搜索网上的图片资源,下载装订成册,作为学生《美丽惠州》主题下的识字教材。

当学习“丰渚园”三个字时,将丰渚园大门,丰渚园龙形的假山,丰渚园的荷花,全部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并打印出来装订在一起,并均出示文字“丰渚园”,同时在课前也向家长收集一些学生去丰渚园玩耍的照片,也都注以文字“丰渚园”。由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较弱,需要适当利用图片提示。相同文字重复出现,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智力障碍的学生将自己之前的生活经验与课堂高度结合,二者互联,提升识字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分别运用现有的绘本和通过自制绘本进行实践研究,笔者发现,不管是现成的绘本,还是自制绘本,因为它们不仅图文结合,语言简洁多重复,而且都是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现学现用,生活中的运用及时对课堂进行了巩固和反馈,有效的提升了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增加了智力障碍学生的识字量。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6.

[3]邹小丽,范雪贞,王林发.绘本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论文作者:陈培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利用绘本提高智力障碍学生识字量的实践研究论文_陈培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