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小龙

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小龙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退休党员是我们党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九冶发展历史上,曾镌刻着他们奋力拼搏的动人篇章,他们为九冶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对于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

一、社区化管理的必要性

全公司现有退休党员741人,占全公司党员总数 的43.5%,其中机关退休党员63人,西安公司公司退休党员41人,山东公司退休党员81人,宝鸡公司退休党员198人,汉中公司退休党员357人。退休党员已成为公司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这部分党员切实管住、管好、管活,是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认真探索的现实性课题。

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是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社区党员队伍的整体构成亟需改变“三多两少”的传统格局,即年龄大的党员多、体弱多病党员多、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多和在职党员少、年轻党员少。这些退休党员与社区居民党员相比,他们离岗不久,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进入社区后,必然会成为一支数量多、层次高的社区工作潜在力量。

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是加强退休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相当一批退休党员由于家庭、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原因,或随子女生活,或返乡定居,远离原工作单位,参加组织生活比较困难,使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属地化管理后,一是退休党员可就近参加组织活动;二是社区党组织对退休党员可实施有效管理;三是可发挥退休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对企业党员退休、失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实行属地管理的工作尚在探索之中,目前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对企业党员转入社区管理的认识还不够统一。

一是部分企业党员对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心存顾虑。由于受旧观念影响,一些人认为将党组织关系由企业转入社区是“屈尊降贵”,不愿意放弃企业党员身份。有的则担心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后会失去与企业的联系,影响自己在企业中应享受的待遇。也有人认为社区条件较差,党组织力量较弱,难以组织高质量的活动,自身权益难以保障。

二是部分企业党组织忽视对党员的管理,存在“甩包袱”的思想。一些企业特别是停产、关闭、破产企业认为,企业党员退休、失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实行属地管理是企业甩包袱的好机会,只要求社区接管企业党员的组织关系,而不愿意为社区接转企业党员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是部分社区党组织对接管企业党员认识不足。有的社区不能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认识接管企业党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对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企业的责任,转入社区管理,将增加社区的经济压力和管理难度。有的社区担心企业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后,将把企业与党员的矛盾带到社区,增加社区工作的困难,因而不愿意接管。

2.社区接管企业党员的承载能力不强。

企业改制后,转入社区的下岗职工党员常常多于社区原有党员几倍、甚至几十倍,使得社区的党员数量迅速膨胀,社区党组织的承受能力有限,党建经费、活动场所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党员活动阵地紧缺。按照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每个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场地应不少于100平方米。但目前大多数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远未达到要求。二是社区党建无工作经费。目前大部分社区的党建经费除少部分由单位赞助外,再无任何经费来源,组织党员活动往往要挤占社区其他经费。

3.企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不规范。

一是缺乏计划性。大部分企业在破产改改制中事先没有制定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的计划,转移组织关系中随意性较大,其中有的企业存在超范围、跨地区、乱转移的现象,增加了社区的接转工作量。

二是在接转前企业与社区缺乏衔接。大部分企业没有与社区党组织就接转的有关问题提前进行衔接,而是通过上级组织部门一纸介绍信无条件转入,社区党组织难以接受。

三是大部分企业在转出党员组织关系时,只向社区提供一份名单,没有党员个人的详细情况,使社区难以与所接管党员取得联系。

4.社区对接管的企业党员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一方面,企业党员情况较为复杂,转入后管理难度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党员居住地、工作单位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三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状况十分严重,社区党组织难以跟踪管理到位。加之失业、解除劳动关系的企业党员大多数忙于生计,四处奔波,生活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作变换频繁,流动性较大,平时难以取得联系,即使能联系上,也很少有时间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

另一方面,社区对所接管的企业党员在管理上缺乏有效措施。部分企业党员对社区认同感不强,在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后,如果组织不找他,他就不愿找组织。不过组织生活,不参加组织活动,形成了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状况,导致党员组织关系空挂的现象日渐增多。

三、对策与建议

做好企业退休、失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的接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全局考虑,深入研究,整体部署,稳步推进。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

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党员退休、失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实行属地管理,既是加强和改善对这部分党员管理的需要,也是维护稳定的需要。企业不能消极对待这部分党员的管理问题,一推了之,而应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就有关接转问题进行衔接,并积极做好企业退休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社区提供必要的接转条件,确保企业党员组织关系顺利转入社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退休党员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党员退休、失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实行属地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其次,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转入社区的企业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政治权益,享有与社区党员同样的待遇,消除他们的顾虑,促使其自愿转入社区,积极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应更多地看到,接转企业党员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壮大社区党组织力量、促进社区建设的需要,要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做好企业党员接转工作,并保证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党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社企对接,稳妥做好接收工作。

一是实施“组织对接”。建立下岗和离退休职工党员的动态管理档案,实行实时变动报备制度,对党员的基本情况、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五清”,即:党员的人数清、生活基本情况清、交纳党费底数清、参加组织活动清、社会表现情况清,并将相关情况报组织部门备案,随党员组织关系一并转到社区,为社区党组织顺利接收、管理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做到“经费对接”。党建经费不足是困扰社区党组织有效教育管理服务下岗职工党员的“瓶颈”。

3.加快社区建设,增强社区承载力。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社区党建经费和活动场所。一方面,可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党建经费问题。即:在转出党员组织关系时由企业划出一点;把社区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上拨一点;组织部门从党费中留存解决一点,多方面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二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拔充实社区党务工作者,可从企业下岗党员中选出一批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年纪轻的党员进入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

4.创新管理方式,实行有效管理。

一是改进管理方式。结合社区党员活动规律,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离退休职工党员,要引导他们发挥余热,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对下岗失业、买断劳动关系的党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加大再就业培训,为他们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二是严把党员“出口关”。对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接转组织关系的党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缴纳党费、不尽党章规定的义务的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对社区党员的属地化管理有一定的意义,进而促使我国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姬爱军.离退休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8).

[2]黄伟俊.关于企业离退休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J].当代广西,2012(06).

[3]洪国维,陈鑫辉.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党员分类教育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07)

论文作者:苏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_苏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