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与干扰素联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何华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6557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恩替卡韦给药,研究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给药,连续治疗1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及治疗不同阶段HBV-DNA转阴率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恩替卡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相较于单一给药在提升HBV-DNA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关键词】恩替卡韦;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经由血液、性接触传播,同时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患者主要以恶心腹胀、乏力肝区疼痛为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尚缺乏有效治愈办法[1-2]。恩替卡韦及干扰素在本病的治疗中均较为常用,我院近年来对部分患者开展了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的治疗,应用效果显著,现结合部分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30例,年龄23~71岁,平均(43.17±2.48)岁。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者[3];治疗依从性高者;药物治疗耐受者。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肝脏其他病变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及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单一恩替卡韦(批准文号:H20100019)给药,单次给药剂量0.5mg,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2个月。

1.2.2、研究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批准文号:J20120075)给药,恩替卡韦给药剂量同对照组,干扰素单次给药剂量为180μg,每周给药1次,连续治疗1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肝功能水平评定[4]: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功能水平的测定,主要测定指标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

1.3.2、HBV-DNA转阴率统计[5]:分别于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抽取每位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血清HBV-DNA水平的检测,其中HBV-DNA水平低于291copies/ml表示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HBV-DNA转阴率比较:治疗3个月两组均出现一定比例的患者HBV-DNA呈阴性,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均较3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治疗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进一步提高(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较为常见且高发的一类传染性病变,我国已将慢性乙型肝炎纳入计划免疫,但受我国人口基数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较多。本病早期多无特征性表现,多以全身乏力、睡眠障碍、发热等为主要表现,易被患者忽略,延误治疗将会增加患者继发肝硬化甚至癌变的风险。目前临床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干扰素是一类广谱抗病毒药物,直接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生成抗病毒蛋白,从而干扰HBV的复制转录过程,同时具有较好的机体免疫稳定的效果,本次研究每周给予一次干扰素的注射给药是因为干扰素给药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恩替卡韦能够有选择性的抑制HBV的复制过程,从而发挥较高的抗病毒功效,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6]。本次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给予了连续12个月的药物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均显著提高,且肝功能ALT、AST、TBiL等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在改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方面效果确切,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王爱玲.干扰素α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7):99-101.

[2]翁蒋丽,赵卫国,劳国琴,等.某院2010-2014年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5):601-603.

[3]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8):1185-1192.

[4]郭斯敏,王晖,周惠娟,等.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短程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抗病毒疗效和影响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1):14-19.

[5]陈玲燕.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1A):71-73.

[6]Wu X,Cai S,Li Z,et al.Potential effects of telbivudine and entecavir on renal fun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Virol J,2016,13:64.

论文作者:何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恩替卡韦与干扰素联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