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显国 1 宁家亮 2,王晓杰 3

小学语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显国 1 宁家亮 2,王晓杰 3

【摘要: 】观察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世界,丰富阅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观察就不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观察是一种有针对、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学习《空气的性质》一课当中,需要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来了解氧气的制作过程,来了解氧气的性质。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思维 意义 目的性 针对性

观察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这样有助于开阔眼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由此可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还有助于小学语文的课堂实际教学。

一、指导学生观察的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能力,就是指人体大脑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洞悉能力,比如在观察新事物时,在具体的过程中对形状、气味、湿度等有一个崭新的认知。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还是粗枝大叶,不注重观察。所以在写字或做练习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不是多写一笔就是少写一划的,这些都是不注重观察的结果。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多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观察的必要性。比如: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叫《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讲的是在1922年,列宁由于工作的原因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有个养蜜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找他聊天。可是有一次,列宁非常想和那个养蜂人聊些东西,但是经常去找养蜂的那个人又被去做别的工作了,一时半会回不来,其他人还不知道那个养蜂人的具体方位。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就决定自己去找。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么多的蜜蜂采完蜜,都往同一个地方飞去,于是,他沿着蜜蜂走的方向,发现附近有园子,园子的边上有一个小屋,当他轻轻推开小屋门的时候,发现正是那位经常和自己聊天的养蜂人。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知道列宁所具有的非凡的观察力。由此我们得知,在日常的生活中,观察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能让我们深刻的洞察事物的特征,还有利于个人观察能力的提升。

二、观察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维活动,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想象等形式来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由于观察是具有选择的,这就导致它又受观察目的和观察任务所限制的,因此,在观察前我们一定要把观察的任务、想法详细地向学生阐明。这样做的益处在于,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全面集中。比如,我们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在介绍翠鸟活动特点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细致观察翠鸟的捕鱼的动作,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可以采用慢放或反复播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来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等描写翠鸟的机灵与敏捷。在这篇课文当中,翠鸟捕鱼之所以这样迅速,与它的爪子、身材、嘴和眼睛的是特点是分不开的。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上到下进行观察的,分别写了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又细致观察了翠鸟捕鱼时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具体捕鱼过程。这样实施的好处在于学生在具体观察时就有明确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如果事先教师不明确观察的目的,就会让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技巧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只有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这些方法与技能,才能对事物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这些观察方法。首先我们要让学会有针对性的观察,要让他们带着目的进行收集一些重要的信息,与此同时,还要把这些信息与其他事物进行比对,这些方法的执行都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切忌不要让学生漫无边际的进行观察,这样既浪费宝贵时间又不会有好的效果;再一点就是我们要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很多学生通常易犯的一外错误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毫无头绪。所以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我们在学习《记金华双龙洞》这篇课文时,这篇文章的特点是紧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进行写作,条理非常清楚,层次也格外分明,我们读着文章的同时,就如同和作者一起身临其境游览金华双龙洞一样,听他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从中也就清楚地掌握了双龙洞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特点,两条浏览线索与作者游览的顺序及泉水必经的路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写的益处在于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重点突出,对于中心内容细致观察,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四、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兴趣的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学习的不竭动力,良好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要充分为学生营造教学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与实践, 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精力集中,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我们在学习《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时 ,在这篇课文当中主要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的游戏这件事。为了让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视频感受,我们可以从网上下载关这个实验的flash动画,在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动画演示,了解整个游戏的全过程,我们还可以通过白板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观看结束后,教师要作适当的总结,并结合这个实验,随意找几组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演练,通过实验演练与观察,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设计安排就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小学的实际课堂教学当中,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注意从观察教学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表达,并指导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不仅不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玉.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34):118.

 [2]许益宏.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J].学周刊,2019(32):139.

 [3]安民花.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45-46.

论文作者:刘显国 1 宁家亮 2,王晓杰 3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论文_刘显国 1 宁家亮 2,王晓杰 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