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论文_崔领召

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论文_崔领召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威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邢台 054700

摘要:基于目前电力企业发展的现状而言,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网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符合了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且对于电力企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要给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优化电网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对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能,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善于总结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经验,并做好相关的数据信息记录工作,使其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保障,进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

1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结合配电范围、容量划分,配电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配电自动化是指以配电网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在建设研究中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安全监督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特点

1)顺应了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配电自动化建设首先需要提高系统设备属性。我国在配电自动化设备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就,先进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企业中,如:开关装置。今后建设研究重点在于装置的优化与提升,为更好的适应架空配电线路、电缆配电线路、电力设备。

2)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我国不同区域环境差异明显,在配电系统建设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现阶段,一些国产配电设备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环境与温度条件,并且不少终端设备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保证了配电运行稳定,降低了故障率。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

3)光纤通讯。光纤通讯应用在配电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系统自动恢复,该项技术的应用提升了配电系统水平,提升了配电系统安全性,保证了供电稳定。此外,信息数据传输技术也在电力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信息搜集、整理更加便利。

4)配电系统研究。配电系统建设关系着配电网运行效果。现阶段,我国配电系统建设处于发展阶段,自动化主站系统逐渐成熟,配电系统的电网调度与监控管理有了明显提升,极大的满足了用电需求。同时,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对完善配电网系统也有着重要作用,为配电自动化技术营造了和谐氛围。

3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3.1配电主站自动化系统

配电网主站系统分为信息搜集、信息控制,关系着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搜集与监控组成系统较为复杂,其中包含远程终端、数据搜集、监控服务器、调度、报表工作站等。其中,远程终端属于配电系统前置服务器,目前一些设计将两者融合后出现了设备运行矛盾。对此,可以在服务器设计时利用多台服务器独立运行,让配电自动化服务器和智能电网前置服务器分离。随后,将各台设备产生的数据信息集中到主服务器端,防止设备运行受到影响。配电主站系统应用的软件系统是结合搜集的配网数据进行故障判断、电能调整、自动维护,在软件选择时选择技术成熟、故障率低、适合后期系统升级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

3.2终端系统自动化

终端自动化是保证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根本,在实际控制时根据变电站自动开闭自动化,利用光线双以太网连接技术接入数据库系统与服务器终端。随后,利用无线连接至主站控制系统,主站结合受到的数据信息和预定程序执行命令,从而达到自动化控制,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标准。终端系统自动化还要有信息搜集、处理控制系统,建设时通过智能控制器取缔服务器作用,有着运行稳定的特点,并能够达到终端设备的集成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子站自动化建设

配电自动化建设要以提升子站自动化水平为核心,借助子站自动化达到对配网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例如:连接系统控制全部配电设备,达到主站服务与配电主站系统设备的控制。配电自动化中,子站自动化发挥着数据搜集、终端设备控制、系统维护的作用。一些自动化系统和智能通信重复,对此,要求做好通信装置处理与控制,做好各系统的连接与处理,防止带来运行矛盾。监控系统设计时,通讯系统也具有监控作用,能够将系统问题传输到主站并输出,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方案。

4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优化策略

4.1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能

电力企业要想实现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建设目标,则需要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提升电网供电的整体安全性能,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在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根据电网运行的现状,根据自动化系统建设标准,加强对现有供电环境的合理优化,选择科学的供电方式。双电源环网作为当前作为典型的供电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网供电的整体安全性。而在应用双电源环网方式进行供电时,建立以相邻电路为单位进行连接操作,通过发挥双电源环网的优势,以此来促进供电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做好相关方面的安全防护控制工作。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电网配电系统运行检查,及时排除配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网配电系统运行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4.2优化电网配电系统网络结构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线路损坏是其最为常见的事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电力企业要想实现电网配电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则需要合理优化配电系统内部结构。其一,相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的配电信息远程操作数据中心,不但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实现智能电网的安全供电目标。其二,建立负荷管控操作平台。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供电需要,为了实现电力企业与用户的联系,电力企业需要建立负荷管控操作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立,不但可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电力用户的实际需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4.3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根据自动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标准,努力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目标,只有实现上述的建设目标,才能够充推动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步伐。其一,电力企业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借助信息技术完善信息自动化管理,并加强对配电信息管理与处理流程的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对配电电压与供电电压的综合调配,营造良好的电力企业供电环境,提高其供电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其二,加强完善电力系统检修制度,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自动化配电系统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检查配电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加强对配电系统检查工作管理。其三,建立远程监控数据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对其进行实施监控,做好相关监测记录,并针对监测的结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此来提升电力供电环境的安全性。

结束语

现如今,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是电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入进行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王军.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智能电网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153.

[2]陈军伟,李迪,郭志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措施[J].通讯世界,2018(10):187-188.

[3]宁伟红,严文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自动化应用,2018(10):97-98.

[4]李石,赵苏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8(30):167.

论文作者:崔领召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  ;  ;  ;  ;  ;  ;  ;  

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及关键技术论文_崔领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