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水墨画辅导论文_邓红宇

浅谈新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水墨画辅导论文_邓红宇

邓红宇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瑞致小学 湖南 长沙 410300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部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育体系,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①。在城市小学开展结合自然教育的儿童水墨画课程,既是对普遍患有“自然缺失症”儿童的一种弥补,也是为了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

【关键词】新自然教育;儿童水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142-01

“新自然教育认为,我们应该着力创设丰富的自然的环境、并结合自然环境营造特有的文化意境,采用兴发教育方式,让儿童在活动和课程中感知、体验和经历天地自然的节律和多样性,唤起儿童整体感性与美好的校园生活审美性相遇,使儿童和自然、社会建立起积极的连接,为儿童构建一个整体而有关联的世界,以此敞开个体发展的可能性。”②我校从建校开始,一直围绕“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办学。这是因为,现如今大部分城市里的孩子对自然的缺失日益严重,而开展“自然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此观点在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有很详细的论述。坐落在长沙市芙蓉区东岸街道的大同瑞致小学,不仅有邻居湖南农业大学这一得天独厚的校园外资源,为开展自然教育起到了指导与共享的便利;更有精心打造的四时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的校园内部环境,为实施自然教育课程提供了资源保障。

基于新自然教育理念下儿童水墨画教学该如何开展,本文试着三个方面浅显地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亲近自然的教学

古今中外,自然与艺术,历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唐代张璪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历来为我国的书画界称道。“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对大自然美的转化与提升。儿童水墨画教学内容以自然对象为主,指的是以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鱼虫走兽,山水风景等为主要描画对象,不仅范围宽广,可供学生取之不尽,更是与古代绘画理论一脉相承。当然,取材范围虽然宽广,但还得从最接近学生的自然题材入手,我校的自然环境便为此做好了前提准备:校园内种植有杜鹃花等三十多种花卉,杨梅等十多种果树,开心农场更有时令蔬菜,轮替种植。除此之外,校园内还有一处水景生态乐园,不仅有多种水生植物生长茂盛,更有鱼虾蝌蚪等水生动物可供学生时常观赏。学校有如此亲民、便利的课程资源,我们怎能视而不见?水墨画校本课程组的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写生,收集水墨画创作素材。有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经历,学生作画时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妙笔生花”也不再是难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儿童水墨画教学内容以表现自然对象为主,在孩子与自然的互动之间,亲近自然,爱护自然,表现自然之美。这是贴近生活,迎合童心,与传统画论一脉相承,值得我们沿着此方向继续深入地为此付出实践与研究。

二、游戏情境的教学

现阶段校内外的儿童水墨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完全不考虑孩童的年龄特点,将“依葫芦画瓢”的一套教学方法照搬到孩童面前,教出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创造力。面对天真稚拙的小学阶段孩童,当然不能将传统高深的水墨画知识与技法以生硬的传授或直接灌输给学生。《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一书提出:自然教育法的5个目标,其中第3个目标是游戏教育法。通过有目的的游戏创造充满欢乐的教育情境,从而使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体会和收获。游戏是让孩子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游戏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既化解了教学中知识的重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知识与技能在玩游戏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学生的内在的本领,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根据书中的提示,我在水墨画教学时,会经常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

“自然教育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开发、高于一切。”③这与美术核心素养中的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的能力是相符相通的。“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法,通过有目的性的游戏,让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如何设置有效的游戏,是对老师智慧的考验,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心思。

三、凸显个性的教学

如今校内外美术教育对儿童水墨画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教学效果却参差不齐,一部分老师或教学观念陈旧,或急功近利,一般采用按部就班临摹教学法,这样的教学,虽能保证每节课都有作品,且作品看起来都还“不错”。但这些大同小异的仿成人水墨画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毫无个性,真是有点“揠苗助长”,儿童的画就该有儿童的样子,儿童画出成人画的模样,实在有违教育的发展规律。自然教育注重个性化的单独培养,而不是群体模式的同质化培养,主张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故结合自然教育的儿童水墨画教学目的的重点,应是保护儿童个性,保留画里的童趣。

名家或成人的画作不是不能学,而是考验老师,应该怎样教。如果只是机械模仿画面图像,而不教导孩子创造性地运用画家的技能方法,这将与自然教育法背道而驰,更谈不上保护孩童的个性,收获与众不同的精彩作品了。

“结合自然教育的儿童水墨画教学”此项研究目前并不多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待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3月.

[2]孙晗.儿童与自然的美好相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7月.

[3]斯特娜.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论文作者:邓红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儿童水墨画辅导论文_邓红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