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论文_闫新鸽

“互联网+”论文_闫新鸽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逐步普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抓住“互联网+”背景,分析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思想政治的积极影响

(一)互联网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老师强制性的灌输,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教知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接受到他想要的任何知识,且信息量远大于老师教的。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断实现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如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特征,通过开通个人的博客、公众号随时和学生交流思想,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互联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仅是依靠教师的自身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向学生面对面地灌输,但很少有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思考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加之教育方法缺乏创新,使得学生创造性难以发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了教育方式和手段,如通过各级部门、学校建立传统文化主题网站、红色主题网站、革命传统网站、微博、校园论坛、手机报、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乐于耳濡目染的接受引导和教育,

(三)互联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源比较狭窄,内容也比较枯燥乏味、陈旧呆板,理论过多缺乏实践案例,所以很难产生好的效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创新、不断增加,教育理念更加开放,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来自互联网更多信息,使大学生能够接受更多更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互联网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由于互联网信息共存共享的同时,良莠不齐,不少信息都有可能违背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态,有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例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试图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同化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而互联网就成了它们进行文化侵略的最好选择。他们通过宣扬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低俗、淫秽、暴力等低级趣味的东西来博取大学生的眼球,加之青年大学生思想观念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和鉴别能力都需要在大学完善,在多元的环境下产生价值观混乱、理想信念缺失。

(二)互联网环境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和心理障碍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扩大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流和获取信息方式,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社会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然而网络平台无门槛、人人可参与的民主性和匿名性,导致了网络监管的力度加大,容易经常出现欺骗行为和虚假信息,引起社会信任危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例如,有的部分大学生沉浸在虚拟网络当中无法自拔,产生人格问题和心理障碍;有的

轻信他人引发一系列危及人身财产的实例;有的网络消费数额巨大,推崇拜金主义和盲目消费攀比,出现心理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传统关系,师生关系和长幼尊卑被忽视,并且没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地域限制,双方交流更为直接,心理距离不断被拉近。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得我们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发生变化。因此也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知识储存,灵活运用互联网工具,掌握前沿信息,逐步引导、迁移默化引导社会正能量舆论传播。

三、“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当前整个社会都处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技术扩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通过建立健全完整的校园网络体系来提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如利用好校园网这个广阔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影音、图片等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利用手机app、微博、微信、QQ 等交流平台来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在当前互联网为主流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适应当前教育方向新的变革。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特点,探索和发掘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实现教育方法的与时俱进,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变革,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例如,探索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的方法,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淡漠人际关系形成心理障碍、建立健全信息监控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不断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

(三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互联网+ ”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正确认识互联网的特点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提高互联网技术的素养,能够把互联网技术深入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够走在教育工作的前沿,才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论文作者:闫新鸽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8月总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论文_闫新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