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下促使农户增收的探讨论文_凌显祥

林下经济下促使农户增收的探讨论文_凌显祥

始兴县林业局隘子林场 广东始兴 512500

摘要:林下经济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立体、循环、可持续经济等特征,是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转变了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符合林区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农户选择林下经济的因素,并依据当前林下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指出促进农户增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林下经济;农民;增加收入

前言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事物,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林下种植和养殖,开展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绿色、环保、健康、安全、节约、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发展阶段,但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缓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如何利用林下经济的发展瓦解当前困局是重点。

1.影响因素

1.1 农户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为103.75 元,仅占其收入总数的1.31%。对于一般农户来说,林下经济仅为体能虚弱的留守者力所能及的额外收入,其生产经营大多处于粗放式的低级层次。在此状态下,一般农村居民家庭难以选择将有限储蓄过多投入林下经济产业。当前农户对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意识低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交通不便利和市场价格低导致粮食作物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易为农户家庭创造经济收入,农户即使提高生产能力也不能明显增收。第二,劳动力外出务工率2010年达到30%,劳动力严重缺失,留家的小孩和老年人也没有能力提高林地生产能力。第三,温饱满足后,农户认为林地只要种上树苗就能依赖自然条件生长,未来能实现低成本式收益,因而无须更多管理、投入。

1.2 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投入林下经济的行为。通常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农户投入林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与信心越高,林下经济的风险也就越低。如果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不仅会影响农户投入林下经济的热情,而且还会导致投资不足,影响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致使林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当前普遍农户承担林下经济发展风险的能力较差,在林下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主导因素。

虽然政策扶持与农户的林下经济增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配套政策实施的时间越长,对农户需求与林下经济发展把握程度越深入,政府也可以及时修订政策,从而运用政策性方式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完善,林下经济政策不仅包括着土地政策、税费政策,还包含着政府技术服务、技术监督、林下经济的种料监督等,只有形成完善的配套体系,才能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1.3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状况直接影响着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当农户越多地参与土地流转,林地进入林下经济模式的规模越大,越有助于林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林地细碎化程度与林业经济发展规模有直接的关系,政府更鼓励林地的流转,可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通过林地的流转,还可以带动相关税费的改革,从而减轻林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使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得到优化。

当前林地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以土地流转为基本前提的,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注入农户+公司的模式,或者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可以促进规模化林下经济发展。林地资源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林地资源,才能为林下经济发展带来基本保障,从而有效促进农户依靠林下经济增收。目前信阳市林地总面积69万hm2,林下经济的规模相对较低,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受土地因素制约严重,不能有效地实际规模化发展。

2.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

2.1 农户认识不足

当前农户还没能认识到发展林下经济对增收的重要性,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低附加值的农业生产上,这不仅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增收。虽然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入实施使农民思想意识得到极大解放,但是很多农户自耕自作的发展模式制约林下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少农户在小富即安的状态下缺乏主动投入林下经济的意识,还有的农户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自身文化智力因素不足以支持开展林下经济活动,又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因此,不敢冒然投入林下经济。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农户家庭经济创收速度增长慢,而且外出务工量明显增高,再加上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使得林下经济发展的人力、物力因素得到制约,没能实现快速发展目标。

2.2 难以把握市场

当前林下经济发展的问题还体现在对林下经济市场把握不足方面,林下经济不仅受自然条件影 响同时还受强烈市场因素干扰,准确的判断市场对提高林下经济水平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户对市场的了解较少,不仅缺乏相关市场信息的传递机制,而且农户处置市场经济带有较大滞后性。农户又缺乏专业林下经济指导,这使得农户适应市场能力不足。加上缺乏保护性政策,没能发挥林业合作组织作用,导致林业经济收益有限,林业资本回收较慢,因此,不利于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信阳市林下经济规模较小,林业经济场点分散,林业经济发展质量较低。

3.林下经济促进农户增收的策略

3.1 配套林下经济增收政策体系

当前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增收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配合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导向下,制定出符合发展需要的林下经济配套政策。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部分先行先试的城市和地区也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广东省政府,特别是山区韶关、肇庆等以山地为主的市、县也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规划先行、典型示范等方式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2010 年广东省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粤林〔2010〕98 号)鼓励发展林草、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业,林畜、林禽等林下养殖业,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产业。首先,应当增强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与开放性,让有意投资林下经济企业和农户可以大胆进入林下经济活动。其次,提高政策的配套性,制定出完善的林下经济发展配套政策体系。第三,完善融资渠道,简化相关融资手续,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第四,推动土地流转,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资源的规模化与系统化。

3.2 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为了提高林业经济发展规模,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问题,应当加强相关的技术培训工作,注重整合农林技术部门,形成专业的农林技术服务队伍,深入林下经济实地开展规模化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对具体林下经济项目的技术帮助指导工作。加强林下经济示范户的培育与管理,注重采用企业+农户或者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面实现林下经济的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注重由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在适宜地区广泛开展林下经济活动。例如,信阳市近年来集中把林药、林农作为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并且培育大量品牌林业经济企业,实现华英公司、新民公司等一批林下种植企业。例如,2016年信阳市推荐41家企业升级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复审19家重点龙头企业,从而为该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带动作用。

3.3 升级服务农户能力

地方政府要起到必要的保持支撑作用,全面增加林业经济组织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首先,注重保障林权制度与林业政策落实,成立专门帮扶协会,推进林改工作深入实施。其次,加强技术服务,注重联合科研院所,推动新型林下经济技术的推广,全面加强技术服务水平。第三,搞好市场服务,推广使用信息化服务方式,不断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例如,随着信阳林下经济快速发展,该市林业部门不仅在春季剪修,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方面加强技术管理与监督,而且围绕特色果业,油茶种植等林下经济项目,搭建展销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助推林业经济升级。

4.结束语

林下经济是一种高效的林业循环经济,也是地区的绿色经济、农业的特色经济、农民的立体经济形态。有效发展林下经济,不但是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推动了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的转变,使农民“不砍树也致富”,实现了生态环境受保护、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付继涛,曹思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J].甘肃林业.2017(05)

【2】刘泽英.林下经济,又一中国特色经济形态[J].中国林业.2011(23)

【3】袁永亮.发展龙岩林下经济 促进林农增收[J].福建林业.2014(02)

【4】刘志炜.浅谈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与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13(01)

论文作者:凌显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林下经济下促使农户增收的探讨论文_凌显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