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李京荣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李京荣

北京国环益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100025

摘要:本文论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分析了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分析,详细阐述了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区域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开发越来越普遍,区域开发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对区域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防止区域开发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手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整体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和制约区域发展的环境因素,依据评价选择和制定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良性循环的最优行动方案或规划,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因素很多,层次比较复杂,和单个建设项目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有如下特点:

(1)复杂性和广泛性

区域开发活动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比较复杂,其范围在时间上、空间上都远远地超过单个建设项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小到几十平方公里,大到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等;评价内容涉及到区域内所有开发行为及其对社会、自然、生态和经济的全方位的影响。

(2)战略性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对区域开发的各规划方案,包括区域功能区划、发展规模、产业布局和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规划、污染综合治理、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方面论述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规划。

(3)评价时序的超前性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制定区域开发活动详细规划、区域环境规划以前进行,以保证在确定区域开发活动中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区域建设真正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的发展。

(4)不确定性

区域开发一般都是逐步发展的,在开发初级阶段只能确定开发活动的基本规模、性质等,而具体入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污染源种类等不确定因素有很多。所以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5)评价方法多样化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景观影响评价等等。环境影响评价既要在宏观上评价开发活动的规模、性质、布局的合理性,又要评价不同功能是否达到微观环境指标的要求。既要评价开发活动的自然环境影响,又要考虑其对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采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其评价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它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的一种表示。区域环境承载力具有可变性和客观性的双重性。对某一区域来说,在某一时段内它的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量;同时,区域环境承载力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而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出了环境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可以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衡量区域开发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协调程度的判据。

3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通过对区域现状调查分析,识别确定评价目标。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区域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分析和预防规划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协调自然生态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规划环评环境承载力分析

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建立规划环评量化分析指标体系,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小于等于0-2时,表明该区域的开发强度高,开发状态处于超饱和状态;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大于0.2小于等于0.6时,表明该区域开发状态饱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当环境承载力指数大于0.8时,表明该区域处于低级开发状态,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环境承载能力高。

(3)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用以评价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不仅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替代方案的环境效应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从源头减少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建设项目规划前期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对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危害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的过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重视公众参与环节,公众参在规划分析、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和实施监测的各个程序中。

4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1)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

环境承载力容量分析和规划环境影响环境评价有重要的联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容量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环境承载力将单个要素和综合研究成果应用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这些成果应用使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可以应用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

(2)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环境承载力全面的反映人口、资源与环境综合系统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支持能力,它能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在经济技术区域决策和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分析和预防规划项目建成运行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5、结论

当前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普遍,将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加入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利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更接近于实际情况,通过对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分析,更详细的阐述了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龚星,陈植华,孙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02):95-99.

[2]蔡守秋. 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12):12-17.

论文作者:李京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_李京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