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徐倪英强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徐倪英强

(身份证号码:33078119911121XXXX 浙江 310013)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很多先进技术运用到各行业中。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急速增加,输电范围愈来愈大。许多输电线处在复杂的地形与严峻的环境中,大幅增加了输电线的故障概率。为了确保稳定供电,提升输电线的检测效率是关键。采用无人机视察输电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风险,特别是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和人工检查难以抵达的地方。

关键词:无人机;输电线路;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最近几年发展如此迅速,除了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外,各行业的大力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逐渐完善,电网的覆盖面积愈加广泛,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电力服务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其中,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受线路长度、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巡检的效率降低。而无人机设备的应用,极大降低了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提高了对输电线路巡检的效果。

1无人机巡检技术

无人机检测系统根据无人机平台的精确定位、GPS与自主飞行能力,搭载高清摄像机等各种感应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实时检测输电线。该系统一般由航空飞行平台与地面站控制系统两部分构成。地面滑翔掌控部分重要用作航迹计划、上传、飞行姿势的实时同步表示、机上传感器的控制以及检查结果的表示等。依据上载的计划航线与航线点,对于航线成员展开数据搜集。

2无人机巡检的缺陷与优势

将无人机设备应用在电网输电线路巡检中,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往人力巡检效率低下、大量人员资源浪费的问题。一方面,无人机设备的体积小,电容量较低,导致巡检时间较短,难以使用在长距离的输电线路巡检中。另一方面,无人机设备的遥控范围较小,存在距离限制,并且系统较为低端,未能实现对拍摄线路缺陷的自动识别。但使用无人机进行输电线路巡检,与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无人机设备的基础是自主悬停技术和自定导航技术,可以起到防止碰撞输电线路的效果,提高了巡检的安全性。其次,在恶劣的天气中,可以有效的对输电线路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发生问题的位置,便于快速解决问题,恢复电路系统。最后,无人机设备分为手动和自驾两种,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用适合的类型,在两种操作方式在具体应用中,都可以降低以往巡检中对大量人力的使用,并且还提高了巡检的速度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无人机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3.1电力输电线路全方位巡检中的应用

在输电线路检测过程中,高性能无人机硬件包含地面站与无人机两个组件。几个部分的可视光相机难以加装可视光,相机不能发送路上的全方位摄制。检查员可使用专门的软件即时证实无人机摄制的影像,并且依据无人机摄制的影像辨别传输线路的运行状态。此外,对特定的线路检查要求,检查员可采用遥控器掌控无人机,躲避障碍物,迅速看到故障位置。此外,监视人员可通过遥控器掌控无人机的焦距,使目标位置更清楚,且可通过无人机进一步行进,将检查图像储存到计算机中。

3.2提升输电线路巡检的效率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及时间,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巡检人员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巡检的结果往往精度并不高,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且作业精度也不尽人意。但是,无人机巡检方式,不需要巡检人员在时时刻刻地跟着巡检线路,不仅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还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哪怕在环境恶劣、地形起伏大且复杂的情况下,无人机巡检也能像往常一样尽心高效的巡检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无人机设备接近线路巡检措施

让无人机设备接近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在操作设备时,通常使用两种飞行方式:一种是,固定高度飞行法。这种方式在使用中,首先,应选好适合的起飞和降落场地,其次,无人机在起飞点进行精准定位,并设置起飞高度。最后,对设备的起飞航向进行确定,然后进行巡检、悬停拍摄。这种接线巡检方式在使用中,由于相关操作参数都是固定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操作失误。另一种是,斜线飞行方式。这种接近线路方式,具体来说是对无人机设备进行精确定位后,直接从站点起飞,以斜线的方式方式飞行并逐渐接近巡检线路。这种操作飞行方式在使用中,可以快速接近巡检目标,提高了巡检的速度,但同时由于需要左右手同时进行操作,会增加操作的难度,出现较多的操作失误。

3.4电力输电线路异物清除中的应用

在输电线检查过程中,有时候输电线上常常出现异物。假如这些异物没被立即去除,有可能造成传输线路故障或是触电。为了防止这些问题,检查员需常常清除异物。无人机的出现对输电线中除去异物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无人机去除传送路径中的异物,常规方法是把激光器加装于无人机,软管模块通过光的聚焦作用把异物吹走。由于激光器是平行的,必需采用凸透镜对光展开聚焦,专注后的光必需准确导向于异物。

3.5输电线路的施工展放导引绳的应用

在我国电力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年来,无人机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无人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各个领域中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人工的不足。无人机展放导引绳在施工中比传动的动力伞、飞艇展放导引绳的操作,更为安全、经济并且十分便于操作。其经济效益与传统人工架线方式相比,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节约投资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3.6巡检拍摄流程

在使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巡检过程中,为了保证拍摄的效果,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异常问题,需要遵循一定的拍摄流程:第一,拍摄线路通道;第二,记录杆塔全貌;第三,使用过无人机设备水平方向拍摄杆塔塔头;第四,垂直拍摄塔头左右地线的挂点和地线的线夹。第五,拍摄三相导线挂点、绝缘子、悬垂;第六杆塔杆号牌;第七,杆塔基础部分;第八,线路上悬挂的异物。

4提升机巡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水平

目前,巡检数据智能化处理程度低、与业务数据耦合度不高,无法支撑基于数据流驱动的无人机为主的协同智能巡检模式。随着机巡业务的不断扩大,机巡设备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机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应用必将进入“大数据”时代。当前,无人机巡检数据量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海量学习样本。通过统一、完善影像标注规则,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图像识别技术,构建并迭代缺陷识别算法,实现电力设备缺陷隐患的快速智能化、标准化分析,并自动生成缺陷隐患报告。同时,探索研究基于AI的机载前端缺陷智能识别技术,结合线路实物ID信息识别等交互式现场作业技术,在巡检过程中可对缺陷及隐患进行实时智能诊断和识别,提高缺陷识别的时效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全面提升巡检数据处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有效分析和掌握输电线路缺陷及外部安全隐患,及时掌控线路设备运行状态,保障隐患消缺及时,提高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巡检成本。

结语

利用无人机来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工作,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失误的情况,不仅仅可以提高巡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及时的发现输电线路存在的隐患,这对于我国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寒,俞发强,谢志鹏,等.新型无人机多用悬挂接头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7):191-193.

[2]常虹.无人机线路巡视应用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3]王伊.输电线路巡检中多旋翼无人机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28):40-41.

论文作者:徐倪英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徐倪英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