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论文

京津冀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

赵惠娟 教授 范千千(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51)

内容摘要: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关系,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地区2001-2017年的数据,同时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两种收入差距衡量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并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对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均衡相关;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都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起负向作用,但这一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尚未充分发挥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 流通业 相对收入差距 绝对收入差距 VAR 模型

引言及文献综述

京津冀地区作为北方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集群,其城乡和经济一体化建设在区域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历史上,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市场普遍呈现条状分割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上都相对滞后,无法与城市地区发展水平相比(楼前飞,2017);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水平下,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增长要快于农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包括财产转让、资本利息、股票红利、劳动分红等,薪资收入结构比农村居民全面且安全(邓金钱和何爱平,2017)。这导致我国依然面对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最终则可能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却有可能阻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流通业作为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基础环节,正逐渐发挥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流通业不仅在产业链上实现业态创新,更是连接城乡双向流通业的重要抓手(靳大伟和蒋斌,2019)。

在近年来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研究中,于晓雪(2012)通过建立VEC模型对湖北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单向的原因关系;李先玲等(2014)和余臻蔚(2017)研究了流通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认为影响效果在农村和城市存在差别;王婷(2018)结合了城镇化发展因素构建联立方程,认为三者的关系存在动态相关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对流通业与城乡收入间动态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多的研究集中于经济发展或者居民收入,并且,现有研究较少区分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这两种衡量方式。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动态关系上,同时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城乡收入差距衡量方式。

京津冀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一)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也呈现总体上升趋势。2001年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总额为2138.8亿元,2017年已达到13329.04亿元,增长了5倍多。流通业增加值近年来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009 年流通业增加值达到了较快的增长,增长率达29.734%,这与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关,之后一直到2014年都呈现明显的回落趋势,2014年后则略有回升。总体而言,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流通业规模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二)京津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图2给出了京津冀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收入差距现状。在2000-2017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了6685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8855.6元,两者平均绝对收入差距达到了3.8万元,相对收入差距约为2.34。从趋势上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总体先上升后下降,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并不一致。2009年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为2.46,但到2017年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已降至2.26,说明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但从相对收入差距角度看,京津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减小的趋势。

图1 2001-2017年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00-2017年京津冀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收入差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1 京津冀地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表3 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不同滞后阶数的AIC值和SC值

表4 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不同滞后阶数的AIC值和SC值

表5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表9 lncs与lnjgap的VAR稳定性判断

数据、变量和模型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研究京津冀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动态关系,因此本文选取了商贸流通业增价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数据,计算生成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CS)、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JGAP)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XGAP)作为代理变量,来反映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数据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将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处理(不影响数据变量特征)。

从上述研究来看,三峡旅游存在空间发展不均衡现象,特别是长江沿线景区如名山、石宝寨、张飞庙等边缘化问题严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塑造不同区域主题,一个主题一个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亲民、种类多、效益高、层次丰富的产品系列。打造多元体验才是解决结构失衡问题的方法。

(二)模型建立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超历史。共完建各类水利工程32万余处,完成土石方11亿m3。完成37座中型、2 5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抓紧推进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已实施的7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全部完工,并完成绩效评估。35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3个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完成63个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并连续三年被水利部、财政部考评为优秀等次。出台《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全年可再解决26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850km2。完成47个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试点绩效评价工作。

表6和表7分别给出了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与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VAR回归结果。从表6可以看出,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都显著地受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但是两个变量之间互相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从表7则可看出,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都能显著地促进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说明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影响的估计系数为负,说明能降低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但是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

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信道、明道,要先受教育。面对新环境、新任务和新目标的挑战,辅导员自身的知识、素养、眼界和能力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不然就会出现“本领恐慌”。“打铁必须自身硬”,克服本领恐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学习。学习是辅导员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通过ADF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lnCS)、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lnJGAP)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lnXGAP)皆为I(1)。本文接下去利用信息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表3和表4分别给出了城乡居民收入用绝对差距衡量和相对差距衡量时不同滞后阶数的AIC值、SC值和FPE值,这三个值都表示当值越小时,对应的阶数为最优。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使用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作为代理变量时,最优滞后阶数为一阶;当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作为代理变量时,AIC值和SC值显示需滞后4阶,根据FPE值则需滞后2阶,由于滞后4阶时会损失较多的参数,且AIC可能高估滞后阶数,滞后2阶则不能保证扰动项为白噪声,因此本文在折中后选择滞后3阶。

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主要是对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概率分布关系进行比较,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一个变量前期信息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前期信息的变化。表5给出了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使用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变量的情况下,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和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互相不是格兰杰原因,所对应的P值都大于0.05。在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变量的情况下,LnCS不是lnXGAP的Granger原因对应的P=0.419>0.06,无法拒绝原假设,说明LnCS不是lnXGAP的格兰杰原因;lnXGAP不是LnCS的Granger原因对应的P=0.0000<0.01,拒绝原假设,说明lnXGAP是LnCS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京津冀地区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动会带来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的变动。

表1给出了京津冀地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流通业生产总值平均达到6931亿元,增长速度平均为12.6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了66856元,远远超过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8856元。京津冀地区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平均为38000元,相对收入差距为2.34。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进行var模型估计前,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需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当内生变量为同阶单整时,说明平稳性检验通过。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lnCS、lnJGAP和lnXGAP的T统计值均大于 5%的置信水平,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未通过单位根检验;因此对这三个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可以看到D.lnCS、D.lnJGAP和D.lnXGAP的T统计值均小于 5%的置信水平,故能在5%的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这一结果说明这三个变量皆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现今大部分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获得感比较低,尤其是高三的复习课。对于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习以及高三复习课的效率,笔者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中得到启发,在教学中尝试切实实践,颇有收获。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京津冀区域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计量模型设置如下:

表6 lncs与lnjgap的VAR回归结果

表7 lncs与lnxgap的VAR回归结果

表8 lncs与lnxgap的VAR稳定性判断

图3 lncs与lnxgap的VAR稳定性判断

图4 lncs与lnjgap的VAR稳定性判断

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VAR回归结果

式(1)中,yt为内生向量,xt为外生向量,yt-n为被解释变量的n阶滞后项,εt为误差向量。区域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分别用CS、JGAP和XGAP表示。

其中,为了数据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商贸流通业增加值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之和,这三个行业是商贸流通业的典型组成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衡量则有两种普遍的方法,即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目前普遍认为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方法所得结果更为稳健。本文同使用了这两种方法对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测算。

(二)VAR模型的稳定性判断

要分析京津冀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还要确保VAR模型的稳定性。VAR模型的稳定性判断主要是依据矩阵的特征根是否在单位圆内。如果矩阵的特征根落在单位圆内,则说明该VAR模型是稳定的,如果矩阵的特征根落在单位圆外,则该VAR模型是不稳定的。图3和表8给出了lncs与lnxgap的VAR稳定性判断,图中每一个特征根都落在了单位圆内,每一个单位根对应的模数(Modulus)也都小于1,说明京津冀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和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同理,根据图4和表9中lncs与lnjgap的VAR稳定性判断可知,京津冀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和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VAR模型也是稳定的。

(三)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是一个变量的冲击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图5和图6分别给出了lncs与lnxgap的脉冲响应分析和lncs与lnjgap的脉冲响应分析。图5中的左图lnxgap为脉冲变量,描绘了lnxgap对lncs的动态效应;右图lncs为脉冲变量,描绘了lncs对lnxgap的动态效应。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会引起商贸流通总额速度的增长,但是长期内这种影响会趋于不显著;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则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说明能缩小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但是这一影响并不显著。图6中的左图lnjgap为脉冲变量,描绘了lnjgap对lncs的动态效应;右图lncs为脉冲变量,描绘了lncs对lnjgap的动态效应,可以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互相几乎没有作用。

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太空是电磁发射装置大显身手的好地方,若以某个初速度发射物体,这个速度几乎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图5 lncs与lnxgap的脉冲响应分析

图6 lncs与lnjgap的脉冲响应分析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关系,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地区2001-2017年的数据,同时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两种收入差距衡量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并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对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均衡相关;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都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起负向作用,但这一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尚未充分发挥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拉动农村消费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仍然不够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发展规模较小,因此要加快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刺激农村流通业及其产品附加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不论是京津冀地区还是全国范围内,我国商贸流通业都呈现地区发展不均衡现状。对于此,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等,扩展路宽、延长里程,方便城市向农村的物流运转,满足农村居民日趋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村居民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更有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地区的仓储容纳能力,保证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使农产品由农村向城市运转时更加灵活与安全,也让“工业品下乡”过程更加高效和快捷;最后,要增强城乡流通业的衔接能力,加强城乡流通业的沟通与合作,关键在于要加快城镇与农村物流交往的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前飞.论商贸流通业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2.邓金钱,何爱平.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结构转型—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7(6)

3.靳大伟,蒋斌.京津冀区域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10)

4.于晓雪.基于VEC模型的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2(30)

5.李先玲,童光荣.流通溢出效应与城乡收入差距:机理和渠道[J].商业时代,2014(19)

6.余臻蔚.流通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5)

7.王婷.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估计[J].商业经济研究,2018(8)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联动发展的路径选择”(编号:HB18YJ039)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  ;  

京津冀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