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浅析_军事历史论文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浅析_军事历史论文

关于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初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主义论文,浪潮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民族主义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由民族矛盾激化所产生的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权益服务的一种社会思潮和实践运动。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人们所说的当代民族主义浪潮主要指的是当今渲染民族恩怨、挑唆民族矛盾、鼓吹民族至上、反一体化进程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这种民族主义要么分裂传统的民族国家、建立单一民族国家,要么不顾实际情况妄想把相同血统的民族后裔再组织起来、企图恢复昔日帝国,要么盲目仇视异族、暴力排外……。这股浪潮范围广、规模大、形式多样、冲突烈度强,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形成猛烈冲击。民族主义已作为冷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不安定的因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发端于苏东剧变,在席卷苏东地区后,又向西欧发展,并以极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蔓延。在其影响下,许多国家和地区固有的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明显加剧。它不仅使有关国家和地区动荡不安、蒙受重大灾难,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曾自称“已经充分彻底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民族问题”〔2 〕的前苏联实际上是把民族矛盾压抑掩盖了起来。当各方面危机出现时,民族问题骤然上升到突出的地位,包括俄罗斯民族在内的各民族的民族主义分离运动成为摧毁这座近70年的联盟大厦的最终力量。虽然苏联瓦解了,但民族主义仍似恐怖的梦魇一样困扰着前苏联地区。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发现自己依旧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民族冲突。在俄罗斯联邦,边疆的少数民族共和国纷纷要求给予更大的权利。车臣更是强烈要求从俄罗斯联邦中彻底独立出来,并为此爆发了血与火的战争。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独立的过程中,旧的历史恩怨和新的“分家”纠纷(领土划分、财产分配、军权分割、民族区域的处理等)相结合,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冲突也愈演愈烈,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克里米亚与黑海舰队的属权之争、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有关领土的血腥战争等。有资料表明,在前苏联版图内,新独立的共和国有约200处领土争端,波及700万平方公里和3000多万人口。〔3 〕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里,民族主义思潮开始泛滥,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各种政党也纷纷粉墨登场,活跃在俄罗斯政治舞台上。先前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自由党”因标榜民族主义而一度在议会选举中位居榜首,其党首日里诺夫斯基更是因为四处散布极端民族主义言论而声名鹊起。

80年代末,在东欧地区,随着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受苏联戈尔巴乔夫所谓改革“新思维”的影响,东欧国家纷纷摆脱强加于自身的苏联模式的束缚。然而,在东欧剧变中,民族分离主义乘机兴风作浪。捷克与斯洛伐克分道扬镳,而南斯拉夫则一分为五,并陷入了二战以来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原本亲如手足的3 个民族(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经历了3年多民族仇杀、 种族清洗和领土争夺的战争。受南斯拉夫联邦分裂和民族战争的直接冲击,巴尔干地区各国民族矛盾加剧,该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原本复杂的历史纠葛有可能重新演变成为现实的政治问题。目前该地区潜在的冲突点很多,如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之间的科索沃之争,阿与马其顿关于在马居住的阿族人问题之争,马独立后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关于西瓦尼亚地区之争等等。巴尔干半岛历来是欧洲的火药库,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马其顿人这几个跨境民族问题一旦解决不好,事态必将波及数个国家,并对整个欧洲的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这股民族主义浪潮同样也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以及其它地区的许多国家,这些国家的民族分离运动也正日益加剧。在加拿大,讲法语的魁北克省居民极力要把加拿大一分为二;在法国,科西嘉人和布列塔尼人要求分离出去;在英国,除北爱尔兰人要求独立的分离运动外,苏格兰人也加强了分离的压力;在西班牙,巴斯克人和加泰罗尼亚人为了分裂甚至不惜采取暴力行动;在意大利,北、中、南三部分之间的裂痕和分离倾向也日益明显;在比利时,佛拉芒民族主义分离运动使这个王国成为联邦制国家;在土耳其,东南部库尔德族分离主义运动使土耳其政府不顾西方的反对屡派重兵镇压,甚至越境到伊拉克进行围剿;在斯里兰卡,泰米尔族的独立运动难以休止,恐怖活动、武装冲突不断升级……。与此同时,西方种族矛盾继续加剧。在美国,继1992年洛杉矶种族暴乱后,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日趋尖锐。1995年爆发了百万黑人进军华盛顿的大游行。1996年以来,白人种族主义者焚毁黑人教堂的事件又屡屡发生;在西欧,中、东欧的移民浪潮已激起了排外主义与种族主义情绪,“光头党”和新纳粹分子趁机死灰复燃,排外暴力事件在德、法等国时有发生。

从巴尔干向东、沿中东到北非和西亚,以及从原苏联外高加索地区到中亚,又形成了一个民族主义异常活跃的地区。在这一地区,有两种民族主义势力特别引人注目,即种族民族主义和宗教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以土耳其为中心,最初它是土耳其为了和伊朗争夺中亚这个冷战后的“思想真空”而树起的一面旗帜,目的是争取中亚地区操突厥语的各民族的认同感,并以各突厥民族在历史、语言、宗教与文化上的共性来联络感情,在中亚各国极力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鼓吹它们“走土耳其道路”,企图建立一个“从亚德里亚海到中国的突厥世界”。宗教民族主义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最具代表性。10多年前还处于投石问路的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如今已演化成一种来势凶猛、发展极快、波及面广的的冲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原教旨主义的恐怖活动时常激化阿以矛盾,干扰了中东的和平进程;苏丹南北种族冲突和民族内战不断,与原教旨主义的直接介入不无关系;阿尔及利亚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和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也与伊斯兰极端分子密切相关;此外,在阿富汗内战、塔吉克斯坦民族冲突以及纳卡冲突中,都活跃着原教旨主义者狂热的身影。毋庸讳言,原教旨主义在世纪之交的民族主义浪潮中起着推波助澜和火上浇油的作用。

二、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特点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与以往的民族主义运动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如它们都是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国际社会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为背景,民族主义运动伴随着帝国势力的衰弱和瓦解而兴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使世界的国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自决原则发挥主导作用等等,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分裂性: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分裂性,即在多民族国家中,非主体民族要么试图从母体中分裂出来、要求实行民族自决、建立“纯而又纯”民族国家,要么在一个国家中谋求更大的民族权力、实行民族地区自治。

苏东地区的民族分离主义对于世界上其它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民族带来一种恶性示范效应。这种示范效应加速了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传播,使民族主义这股潮流像瘟疫般蔓延开来。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主义问题,斯里兰卡的泰米尔独立运动,以及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的库尔德人问题等,都借这股潮流的推动而进一步活跃起来。这股多半以原有国家内部裂隙的扩大为特征的民族主义狂潮,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0个民族,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试想,如果各少数民族都不愿意留在迄今生活的国家内而要创建独立国家,那末动用武力和重新划分国界将是不可避免之事,这势必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大动荡,人类历史将出现大混乱和大倒退。当前闹民族独立猖獗的地方,已经向人类预示了这种灾难性的前景。

二、宗教性:由于宗教文化构成了有宗教信仰民族的主体文化,在那些宗教势力占据国家主导地位、宗教影响广泛深入的民族中,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的崛起,从一开始就同宗教传统有着血肉联系,民族主义往往借助宗教来发展、壮大自己。

冷战后,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较以前大为减弱。在一些具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各种类型的政治势力不失时机地打出宗教的旗号来吸引群众视线和扩充势力,填补因精神领域内信仰危机而留出的空白。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在推行社会改革、仿效西方模式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实现国家富强、独立与发展,反而滋生出政治腐败、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一系列弊病,公众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情绪同样刺激了传统宗教思想的重新复苏。

此外,不同宗教信仰和教派间存在着的分歧与矛盾,一旦与彼此间的政治、经济、领土等矛盾相混杂,就很容易诱发国家内部或国家之间的民族战争。

三、国际性: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活动起初只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但是,随着其活动范围的扩大、冲击力的增强以及外部力量的介入和干预,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已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首先,这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端于前苏东地区,范围逐渐扩大至西欧乃至整个世界,全球多民族国家都面临它的挑战。

其次,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民族分布的国际性,它们往往借助同源同宗的宗教、历史、文化等精神性力量的维系,在国际舞台上延伸触角,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泛伊斯兰教和泛突厥主义。例如近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除在许多国家内部扩充势力外,也开始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波黑战争中,伊斯兰世界不仅在道义、军备和财力上支持波黑穆族方面,还在伊斯兰教星月旗的感召下组成敢死队奔赴波黑战场。

第三,由于目前不少国家、地区民族冲突的不断加剧,更由于民族间的长期敌视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信任感,外部力量介入和干预民族冲突已成为必要。为了帮助恢复正常秩序,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对那些陷入民族纷争且难以自拔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外部干预(联合国维和部队甚至动用过武力),这就使得地区性质的民族主义国际化并接受国际规范。

三、当代民族主义浪潮与世界和平发展

冷战结束后,人民期待着世界和平的到来,向往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前提就是各民族的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然而,受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冲击的国家和地区,原先固有的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明显加剧。经久不息的民族战争、日益尖锐的宗教冲突、纷繁复杂的领土争端、此起彼伏的难民狂潮、死灰复燃的种族排外、日趋严重的地方分离,都在这股浪潮的冲击和推动下演绎发展。这股浪潮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和人类的进步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是一种历史性倒退,是热爱和平与进步的世界人民所不愿意看到、也不可能接受的,它必然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以分裂、破坏和战争为手段来维护、谋求和扩大本民族的权益,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在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中心前苏联地区,新独立的国家经济普遍不景气。在前苏联最大的共和国俄罗斯,也出现了本世纪和平年代最严重的经济灾难,经济严重衰退,比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还严重。〔4〕在波黑,穆、克、塞三族为了自己多分一些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进行了欧洲二战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到1994年初已有20多万人丧生,200 万人沦为难民,35%道路被毁,40%桥梁被炸,2/3住房不能居住,工业产值比1990年下降95%,人均收入下降80%,据欧盟估计,波黑重建需要50—60亿美元。〔5〕在饱受民族分离主义之苦的国家斯里兰卡, 前总统普雷马称民族战争是“一场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的战争。”〔6〕民族对抗只会导致国家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经济衰退和民不聊生。而当对抗演变为战争时,无情的战火带来的只会是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这不仅对其他民族构成危害,而且也对其自身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随着世界范围内商品、贸易、技术、信息、资本及人员交流的飞速增长,跨国公司、地区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以及迅捷便利的现代化通讯手段、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世界正被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昔日远隔重洋的人们如今已成为小小“地球村”里咫尺天涯的近邻。而大量跨国难题(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恐怖活动、毒品泛滥、核武器扩散等)的解决,也更有赖于各国政府的通力合作。全球意识、国际合作正成为人类发展的趋向。而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分裂性,无疑是与当今全球化趋势相背道而驰的。

近、现代历史表明,任何种族、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封闭地发展。追求发展的愿望,只有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以及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开放带来的共同因素的增多,发展需要的广泛合作的加强,以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相互适应的趋向,其前提和结果都只可能是一个,即求同存异。因此,极端民族主义重建壁垒、种族主义排斥异己的悖逆行为,既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而且在全球化大趋势下也难以持久。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兴起于冷战结束前后,从根本上说,这种潮流反映的是多极世界中各个集团的不同利益。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加强,人类交往的日益密切,在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必将受到遏制。

就在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兴起之初,某些西方学者曾经预言,“在迈向21世纪的过程中,民族分裂加强,在今后的20年至30年间,世界上的国家将增加50%以上,总数可能会超过300个国家”。〔7〕从当代民族主义浪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西方学者的这一预言无疑有点危言耸听。但是,如同潮起潮落总有一个过程一样,当代民族主义浪潮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中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的美好目标仍然是全世界人民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注释: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2〕勃列日涅夫:《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五十年》, 载《苏联民族问题文献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 页。

〔3〕毛振发:《当代世界的边界争端探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3期,第41页。

〔4〕美国《商业日报》,1996年11月14日。

〔5〕耿立强:《波黑战争史鉴》,《国际政治》,1996年第10 期,第54页。

〔6〕李云龙:《斯里兰卡出现和平曙光》,《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3期,第39页。

〔7 〕转引自郝时远:《冷战后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及对我之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印,第33页。

标签:;  ;  ;  ;  ;  

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浅析_军事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