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时期的欧洲列强与日本_抗日战争论文

甲午战争时期的欧洲列强和日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甲午战争论文,列强论文,欧洲论文,日本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欧洲列强对甲午战争的态度和同时期诸列强在其它地区的矛盾与角逐有机地联系着。当时英俄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列强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如不能说英国一贯支持日本侵略朝、中;也不能概括为沙俄一直反对或抵制日本侵华。欧美列强的纵容或支持,是日本胆敢发动甲午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把“三国干涉还辽”说成“丑剧”值得商榷。把“以夷制夷”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谬误的。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欧洲列强 殖民争夺

一、19世纪末,欧洲列强与日本对亚洲的殖民争夺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一时期世界的基本形势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发展不平衡性扩大了。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很快便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英、法。这从欧美列强在19世纪末工业生产总值排列对照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年代

顺序(1)

(2)

(3)

(4)

1860年

英 法

美德

1870年

英 美

法德

1880年

美 英

德法

1890年

美 英

德法

1990年

美 德

英法

由于列强间生产总值和国力的变化,导致世界贸易竞争和殖民争夺的加剧,欧洲列强扩大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1873年、1882年和1890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追逐新的世界市场的竞争和殖民争夺更加尖锐化。吞占落后国家领土的侵略战争、以及通过殖民外交划分和扩大势力范围,是这个阶段欧洲列强的基本国策。

欧洲列强对美洲和非洲的瓜分,在19世纪末已基本完毕。英法的争斗在继续,英俄的矛盾已从欧洲向近东和远东转移;新的矛盾,如日俄矛盾正逐渐激化。新的联合,如法俄的结盟和美日的联合,也在形成之中。19世纪末,国际矛盾在东方有三个集中的焦点地区,即:近东、中亚和远东。

在近东,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在巴尔干和南高加索均败,被迫签订了《圣·斯托法诺和约》。此约改变了巴尔干政治地图,损害了英奥的殖民利益。英、奥乃备战并提议召开了重划巴尔干势力范围的柏林会议(1878年6月13日~7月13日举行)。这是一次典型的“掠夺土耳其”(列宁语)和瓜分巴尔干的会议。会上在英奥施压、德表面“中立”、暗袒奥匈、法国支持英以便维护其在土权益,孤立的沙俄不得不作出让步,俄土战争后,英俄对立日趋公开化。英法也加紧了对北非的殖民争夺。英国继财政上奴役埃及后,1882年9月完全占领了埃及;法国则占领突尼斯,使其成为保护国(1881~1883)。

在中亚,沙俄侵入较早。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英俄争夺的目标是阿富汗和土库曼。英国发动了对阿富汗扩大侵略的英阿战争(1878~1880),使其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同时,沙俄于1884年占领麦尔夫(今马里)并推进到库什卡河谷,征服了土库曼。殖民争夺使俄英剑拔弩张,“1885年,俄国差一点同英国作战”(列宁语)①,最后,通过1885年9月的英俄协议,双方关系暂时得到了缓解。

19世纪80~90年代,英俄在波斯的竞争加剧。迄至1890年,波斯的北部和南部分别被俄、英所控制。

在远东,侵略朝鲜、中国是国际矛盾集中、且竞争者更多的焦点。除英俄美法之外,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美国鼓励下,便推行其“大陆政策”,走上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道路。1874年,日本企图军事进占台湾未逞。在英国的调停、偏袒下,于10月末日中签订《北京专条》,以中国承认台湾居民抗日侵略“有罪”和中国偿付赔银50万两给日本而结束。同时,日本在1872~1879年间又侵吞琉球群岛,废除琉球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将其更名为日本的冲绳县。并还在1876年2月,强迫朝鲜与其签订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为日本奴役朝鲜奠定了基础。

19世纪80年代,欧洲列强和日本对亚洲进一步瓜分的结果是:英国占领马来半岛和缅甸并控制阿富汗,沙俄奴役中亚和土库曼,法国占据越南,美国吞并了夏威夷又部分地控制了萨摩亚群岛,向太平洋西岸逼进,德国介入对所罗门群岛的瓜分,侵略据点也向远东靠近。日本吞占琉球,入侵朝鲜,觊觎中华。殖民列强之间,围绕远东和侵华,展开了明争暗斗。

二、侵华过程中欧洲列强的矛盾和争斗

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英国的殖民地版图最大,在全世界仍是海军最强,商船总吨位最高的国家。英在华势力居列强之冠,控制了中国70%以上的对外贸易,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职长期由英国人担任。英国对清朝的影响胜过其他殖民者。他们控制了长江流域,妄图独霸中国。

法国也是老牌殖民大国,1884~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进一步奴役越南及一部分缅甸,欺诈中国,伺机窥夺中国云南等地。在1885~1890年期间,因法德经济上争衡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双方备战和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高涨,法国未能扩大对华军事侵略。但法国觊觎和入侵中华的野心仍然强烈。法国驻华公使奥古斯特·杰拉德在所著的《奉使中国记》(1893~1897)中自诩道:趁中国忙于日朝事务,他1894年7月间在与清政府划分在越南的国境线时,对澜沧江与湄公河汇合点等地的疆域是频频得手的。②

后起的德国,向华大力出售武器和军舰的同时,积极扩大对华贸易。1880年在中国开设的385家外国商行中,英国占236家。德国为65家。比美法在华商行之和还多。③德国的东亚银行资金雄厚。90年代初渐与美国的汇丰银行竞争。德国还怂恿中国同英、法、俄频起冲突,力图把法、俄注意力引向东亚,以便削弱他们在欧洲同德国的竞争。德国曾企图进占中国厦门为其战略基地未逞。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沙俄,19世纪中叶强占中国东北、西北共144万平方公里。“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④(恩格斯语)。又于1882~1884年以“勘界”为名在西北吞并了7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沙俄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对华采取三项战略措施。即:(1)在海参崴设移民局,向远东新侵的原属中国领土大量移民,使阿穆尔总督辖区扩大;(2)筹建横贯俄国欧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使南侵;(3)妄图变朝鲜为其“保护国”,并进占中国东北,实现其最疯狂、贪婪的侵略计划。基于英法、法德以及俄德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英俄之间在亚洲矛盾的激化,法俄两国互相勾结利用,缔结了政治和军事同盟(1891~1893年)。

欧洲列强在侵华的殖民争夺中,利害冲突最甚的是英国和沙俄。双方都有既定的远东方针和侵华政策。沙俄为了实现东进和南下,力图改变旧秩序,一面警惕新起的日本对朝、中的侵略;一面又怕日本与争霸东方的劲敌英国结盟,乃对日本拉拢和纵容;而英国为了维护其在远东霸主的地位,竭力阻俄南下,不愿改变“现状”。英国起初反对日本控制朝鲜,企图利用中国清政府操纵朝鲜局势,唆使中国抗俄;后来为了借助日本箝制沙俄,避免日本南进对英不利,又纵容日本入侵朝鲜。

朝鲜地处中、日、俄三国之间,它在历史上与中国形成有东方型的宗藩封贡关系。日本把夺取朝鲜作为进占中国东北的桥梁,沙俄的东进南下政策中,也把中国东北和朝鲜作为其殖民“势力范围”,作为侵占的目标,因而朝鲜被称为是“远东争衡的战略据点”。⑤

三、在帝国主义支持或纵容下,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朝、中乃明治维新后的既定国策。明治政府最早的“征韩论”倡导人木户孝允,早在1869年元旦便提出“以朝廷之兵力,开拓朝鲜之釜山浦港”进而征服全朝鲜,“他日皇国之兴起”、“在东洋大发光辉,当以此为始”。⑥1870年7月,日本外务大丞柳原前光公然叫嚷:“朝鲜国北连满洲,西接鞑清之地,绥服此地,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成为今后经略万国之基石,倘被他人占先,国事休矣”。⑦最明显,具代表性的谬论是日本军阀头子山县有朋就任首相的翌年(1890)在日本国会发表的“外交政略论”施政演说,提出:“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是捍卫“主权线”(领土疆域),二是防护与日本“安危密切”的“利益线”,以防止别国的扩张。他把朝鲜、中国的东北、台湾等地均列为日本的“利益线”和“生命线”。甚至荒谬地主张朝鲜是日本“利益线的焦点。⑧

日本以中、朝为目标,积极扩军备战。从1886年起实行“兵役改革”。陆军设监军,在编制上设有常备队、补充队和后备队三种队伍,陆军兵力实际扩大一倍半。⑨迄90年代初,日本已拥有陆军22万人。日本参谋本部在甲午战前为了侵华,一直加紧调查研究中国,作各种准备。而同时期中国的黄遵宪等人的巨著《日本国志》,则全面介绍和赞许日本明治维新变法图强的经验,形成明显的对比。⑩日本军费剧增更是明证。1890年,日本军费占国家总预算的30%,1892年,日本军费开支增为3450万日元,占国家预算的41%强。1893年,日本从欧美进口的武器、舰艇用费,是1892年军费的3倍以上,1894年的军费又比1893年的军费猛增了4倍。日本从1885年起,在远东的国际关系中便开始执行了亲英反俄集中侵华的新路线。(11)它以中国北洋舰队为敌大力扩建海军。除发行海军公债外,又实行“海防献金”,日本海军为了打穿中国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舰(均7500吨)的铁甲,预定造出以松岛、严岛和桥立三个风景名胜命名的“三景舰”中,准备将炮身长12米、口径32厘米的大炮安装在4200吨的小舰上(12)。它说明当时日本虽财力不足,但侵华野心惊人。

甲午战争时的欧洲列强,纵横捭阖,情况十分复杂。综合看来,有几点基本情况需要认识清楚:(1)英、俄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其变化,决定和影响了甲午战争期间欧洲列强及与日本、中国关系的基本格局。(2)欧洲列强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列强在不同时期曾有过明显的变化。这一点,恰为日本侵略者所利用。(3)关于欧洲列强对甲午战争的态度及其与中日双方的关系,要和同时期诸列强在其它地区的矛盾与殖民角逐有机地联系起来观察和分析。(4)不可简单化地作出结论。即:不能够说英国一贯积极支持或阻止日本侵略朝中;也不能概括为俄国一直抵制或反对日本侵朝、侵华,或者反过来讲沙俄一贯赞成、支持了日本发动战争。

应当指出:沙俄决定自1891年3月起,将1887年勘察,随后制定了的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计划付诸实施,这在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是个重大事件,俄法两国同盟的缔结更不比寻常。这对英国外交政策的改变影响甚大。

英国1891年以前,一直希望保持清政府与朝鲜之间宗藩关系的现状,以便阻挡沙俄南下,也阻挠日本独占朝鲜。但1891年后,英国唯恐沙俄在远东得逞,为了切实遏制住俄国的东进、南下,乃改变政策,对华、对日都加以利用,而且侧重点放到依靠日益强盛的日本去箝制沙俄,乃与日妥协。于是英国同意了修改英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1894年7月16日《英日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是英国对日的让步,也是在关键时刻,英国支持日本侵略朝、中的明证。应当指出:这是“促使日本军国主义立即实施对华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13)

老牌扩张主义者沙俄,称霸远东,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夺取不冻港,乃其既定国策。俄国一向反对日本插手朝鲜和对远东扩张,但1891~1894年,俄国在近东与中亚同英国的争夺仍激烈,而且俄国在远东的实力不足,又兼在1891~1892年,出现了全国性大饥荒,蔓延欧俄21个省区,因而沙俄在甲午战前也企图维持朝鲜现状作为缓冲地带,同时也由于低估了日本,俄国乃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采取了谨慎的“不干涉”、实际是纵容的政策。当时,沙俄趁甲午战争的时机,加紧了对中国西部和西北地区的侵吞活动。1894年7月,沙俄仅向日本发照会,提出警告,如提出:应与中国从朝鲜同时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对战争“应负严重的责任”(14)等外交用语,并没有实际行动。但我们认为,还不能称“沙俄把日本作为工具,赞助和支持了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也不能说沙俄对日本向朝鲜扩张抱“表示支持”的立场,因为这一论点缺乏具体史实的根据。

其它资本主义列强,对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亦是纵容或支持。法国企图利用日本对华战争,在中国西南地区肆意扩张。德国则希望中日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以便插手远东侵占殖民地和借机占据中国海岸的战略据点。此中美国最为突出。甲午战前不但在外交、军事和财政上积极支持日本侵华,而且允许美国船为日本运送军事物资,默许日舰悬挂美国的国旗以偷袭。驻华美国公使、领事等公开包庇潜入中国的日本间谍。还公开以“公正”、“中立”面目,欺骗清政府和李鸿章,成为日本的帮凶。美国一方面企图援引日本之例,扩大“门户开放”的权利;另一方面还利用日本,以便牵制英、俄在远东的扩张。列强的上述态度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朝、中战争,无疑有促进作用。

1894年夏,日本第六届国会上,针对执政的伊藤博文第二届内阁的舞弊和涉外问题,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进退维谷,为了以对外冲突转移日本的经济危机和舆论视线,于是在日本明治天皇的直接支持之下(15),于7月悍然发动了不宣而战的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之初,英、德、意、荷、西、葡、瑞典、挪威、丹麦以及美国都宣布“中立”,而俄、法、奥虽未公开发表声明,也表示了持中立立场。沙俄外交大臣在致其驻北京公使函(1894年8月8日,第192号)中指出:从沙俄自身考虑,李鸿章所吁请的俄国出面干涉,不符合俄国利益。俄国应与其他列强共同行动,促使战争尽快结束,以便维持朝鲜的现状(16)。英国在甲午战争前夜便同日本进行过秘密交易。1894年7月22日,英国向日本提出:“今后中日两国若发生战事,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希望取得日本政府不在该地及其附近作战的保证。”(17)这里显然默许日本可以放手北进。7月24日,日本内阁复照同意了英国的这个条件。甲午战争爆发以后,英国在1894年10月愿出面调停促使中日停战。因为英国担心日本将战事南移到天津、上海一带,损及英国在华的殖民利益。英国的建议是:国际保证朝鲜独立和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媾和。这实际是让中国承认已是战败国。英国之所以支持日本北进,不仅是希望日俄冲突,也与它和法、德因对非洲和印度支那殖民瓜分而关系紧张有关。

甲午战争爆发后,美国态度依旧。美国国务卿格莱锡在1894年7月28日,拒绝了李鸿章在7月3日向美国提出的请求美国干涉日本侵华的提议。美国在声明中写道:“美国只能保持‘中立’,对日本采取‘友好的态度’,并在任何情况下,美国也决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干涉冲突”。(18)当时,几乎美国所有的报纸都支持日本,《纽约先驱报》甚至宣布美国希望强化日本,以便在远东同俄国对抗。(19)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爆发后,除美国外,欧洲列强表面上“不干涉”和“调停”,实际上或纵容默许,或鼓励支持日本的侵略,其出发点是只要不涉及列强在华的殖民利益。就可从中日战争当中再捞一把。

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起,在第一阶段中,先有丰岛海战和成欢陆战,继有中日陆海决战的的平壤之役和黄海大战,主要在朝鲜半岛及朝鲜海面展开,迄9月17日止日本侵略者的优势已十分明显。第二阶段从9月18日至11月22日,中日战争主要在鸭绿江北岸和辽东半岛进行,有著名的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甲午战争的第三阶段是从11月23日到1895年3月29日,计有辽东、辽南和辽河下游及山东半岛、威海以及澎、台的战争。尽管多数中国军民血染疆场,但由于清廷政治极端腐败,在军事指挥上又严重失误,特别是祸国殃民的慈禧集团骄奢淫逸,挪用海军经费,造成财政支绌,终致中国惨败。

四、俄德法干涉还辽和日本反干涉的失败

甲午战争第三阶段之初,西方列强各怀鬼胎,对战争基本上仍取观望态度。

1895年2~3月,当中国威海卫失陷、北洋舰队彻底覆灭,李鸿章赴日乞和时,欧洲列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

沙俄统治集团在1895年2月1日曾召开过第二次高级大臣宫廷特别会议,鉴于日本胜局已定,沙俄警惕日本势力的强大,重新考虑俄日关系,沙俄的决定是:(1)增强俄国在太平洋的舰队,务使太平洋上俄国海军超过日本海军的军力;(2)争取与欧洲列强联合行动,促使中日缔和,徜日本的要求侵犯俄国利益时,则争取列强共同对日施压。1895年3月,德国外交大臣公开表态道:“对于东亚时局之前途甚为关心,对于俄国之观点亦完全赞同。”(20)

1895年3月,当李鸿章乞和抵日,日外务省训令日本驻欧各公使对欧洲列强加以麻痹,表示日本割取中国辽东半岛和台澎以后,各国可以效尤再瓜分中国作为补偿。例如,英国可占舟山群岛、俄割占中国东北北部以便缩短西伯利亚铁路,德国可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展,法国当然也应占领一部分中国领土,等等。

1895年4月10日,当日本侵略头子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强逼李鸿章割取中国辽东半岛、台、澎群岛等地,索取巨额赔款,且称此乃“最后方案”,中方只准作出“允、否”二字的答复时(21),清政府被迫准备接受,这时以俄国为主谋,德国为先导的“三国干涉”终于出笼。

1895年4月11日,在彼得堡的特别会议中,根据财政大臣维特和新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公爵的提议,并得到陆、海军军部的支持,沙俄终于作出干涉日本的最后决定。这时的德、法都已表示愿同俄国一致行动。

德国是最先向俄提议联合干预日本的。因为德国担心日本强大后,很难在亚洲插手争夺,便企图通过“支持”中国,向华索取港口作为“海军停泊或屯煤之所”(22)。想趁机与俄接近,在俄法联盟中打入楔子,缓和德国东陲形势。法国为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南方的贸易特权,也不愿日本称霸东方。又由于俄法缔结同盟不久,故也参加了联合反日的行动。俄国也曾向英国建议联合干涉日本,但根据1895年4月8日英国内阁的决议,英主张“日本的条件不能成为我们进行干涉的理由”(23),认为可以分享到日本侵华后的“最惠国待遇”,可以靠日本占据辽东半岛增大日俄的矛盾和对抗,故拒绝参加联合干涉。

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的草签日,俄国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向德、法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主张“为使朝鲜独立和远东的持久和平免受威胁,日本必须放弃辽东半岛。”俄国还宣布:“如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切断日军在大陆上与本国的一切交通。(24)4月23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联袂向日本外务省致送备忘录。俄国公使在讲话中指出:若日本永久占领辽东半岛,“恐有招致冲突之虞,希日本“善体此意,采取保全名誉之策”。(25)德国公使还警告道:“日本必须让步,因为对三国开仗是没有希望的。”(26)

与三国干涉还辽的外交活动的同时,三国军事活动频繁。俄国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对中国驻俄公使说:“在华俄舰数十艘已足当日,法十余艘,德六艘、新拨二艘在途。”(27)俄国为了应付对日本万一的事变,向远东边境派遣了一支29500人的军队。(28)“时俄舰泊烟台港内者凡十舰,皆整衣理械卸去舱面碍战诸物,若即开仗状。”(29)而德、法舰队均奉本国命,开到黄海,与俄海军协同行动。

4月24日,日本召开御前会议,仔细分析了日本同欧洲列强之间的形势。甲午战争中,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8个月的侵华战争,使国力已精疲力竭,海陆军备匮乏,财政拮据,不仅无法应付俄德法三国海军,即使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亦无把握,于是日本决定通过外交活动,力图维护住占领辽东半岛不变。

日本为了反三国干涉还辽,广泛开展了欺骗外交。日驻俄公使向俄表态,日占据辽东决不损害俄国利益,而且还会满足对朝鲜独立的要求,维护日俄之间的友好。日建议召开列国会议,处理辽东半岛问题。俄国的答复是:“不予考虑”。日驻英公使对英国政府游说道:俄国的干涉充分暴露出俄国的称霸野心,希望英国对日给予支持。这时英国正纠缠于英德在欧、非的对抗之中,也兼顾忌日本在亚洲势力的膨胀,乃答复:“英与三国和日本都有友谊,如劝告俄国同样是一种干涉,有碍中立,希日本注意到俄国干涉还辽确实有“真正的决心”。(30)英国郑重表示,切望日本勿与欧洲及中国再发生战争。日本驻美公使要求美国以日美友谊为重,美应对俄进行反劝告。美国这时正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又看到俄德法联合的力量远超日本,乃明确表示不能进行实力支援,只能“在与局外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给日本以帮助。(31)过去曾积极支持过日本侵华的意大利,也改变了初衷,仅只表“同情”。日本这时感到了在“危机一发之际”,“背后无可依赖之强援。”(32)再想拖也拖不下去,于是在“对俄德法三国完全让步,但对中国一步不让”的方针下,在1895年5月5日终于向三国复文表示“放弃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33)5月8日,中日在烟台互换了批准“马关条约”的手续,日本强盗虽然不得不“还辽”,但又向中国勒索去3千万两白银作为还辽的赔款,至此,贪无厌的日帝的侵略面目暴露无遗。(34)

由沙俄导演的“三国干涉还辽”,以日本反干涉的失败而告终。在干涉与反干涉的全过程中,中国处于被宰割的悲惨境地。“三国干涉还辽”,虽然是欧洲三列强同日本之间的矛盾所引起,但毕竟在客观后果上暂时挫败了日本独吞辽东半岛的阴谋。这一点是不容抹煞的。我们认为:把这一历史事件笼统地称之为“丑剧”、“闹剧”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当然,应当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以后,帝国主义之间在东方殖民争夺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还应着重指出,这一事件助长了欧洲列强以“还辽有功”为借口,向清政府加重了勒索和压榨(35)。从此,埋伏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甲午战后,沙俄等列强侵华活动的加剧,便是铁证。

从甲午战争的血的经验教训中值得总结、探研和借鉴的问题极多。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把主要基点放到“依赖列强”和“以夷制夷”的方针上,是谬误的。

收稿时期:1994-10-20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9卷,第775页。

②奥古奥斯特·杰拉德著,佐佐木扬译,《奉使中国记》(1893~1897)(一),第二节,见日本(近代中国)22,严南堂书店1991年7月日文版,第233~235页;

③法国为16家,美国为31家,参见纳罗奇尼茨基、古贝尔等著《远东国际关系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14页。

日本军政首脑谒见日本天皇简表(1894年〔“明治27年”〕6月2日─8月10日)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页。⑤阿·吉·布朗:《远东控制权》一书的序言

⑥东亚同文会编《对华回忆录》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⑦《日本外交文书》日文本,卷二,第7页。

⑧大山梓编:《山县有朋意见书》日文本,第196-197页。

⑨、(12)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9页。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之注所作的对比甚好。

(11)参见大泽博明:《天津条约体制的形成与崩溃》(1885~1894)(一)(二),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东京大学社科研版,1991年第43期。

(13)津田多贺子:《修订日清条约之准备与日清战争》载于日本《历史学杂研》1993年11期(总652),1993年11月日文版第73页。

(14)、(16)俄罗斯外交大臣上沙皇奏,1894年6月29日,见苏联《红色档案·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9-20页,第66-67页。

(15)日本学者桧山幸夫在《明治天皇与日清开战》一文中,结合大量史实,驳斥了某些人的所谓明治天皇反对日本进行甲午战争之说。桧山专门列表将明治天皇在战争爆发前接见日本军政首脑的情况列表如左。载于《日本历史》日文版,1993年4月号(第539号)第57~73页。

(17)、(30)、(31)陆奥宗光:《蹇骞录》伊舍石译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页,162页。

(18)纳罗奇尼茨基、古贝尔等著《远东国际关系史》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27页。

(19)参阅纳罗奇尼茨基:《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的殖民政策》,第595~596页。

(20)参见:王光析:《三国干涉还辽秘闻》第8页。

(21)《李文忠公全集》译署电稿,详见《中日战争》,(四),第338~345页。

(22)《巴兰德节略》见《中日战争》(七),第347页。

(23)转引自《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英)杨国伦著,刘存宽等译,《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24)《俄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开端》,《中日战争》(七),第351页。

(25)、(26)、(33)《日本外交文书》,第28卷,第675页,673页,787页。

(27)《清季外交史料》第110卷,第20页。

(28)伊藤博文编:《机密日清战争》,见《中日战争》续编(七)。

(29)《中日战争》(一)第66页。

(30)甲午战争后,日本用巨额赔款,大肆扩军。1898年,陆军为确保其“利益线”,从平时的7个师扩增为13个师团,海军实行“六六舰队计划”,仿英、法、俄在远东的舰队标准(战舰和装甲巡洋舰各配六艘),又购15000吨级战舰。见小林道彦:《日清战后之大陆政策与陆军》载《史林》,日文版杂志,1992年第75卷,第2号,第107~108页。

(35)据法国驻华公使所记,“三国还辽”后,“我的主要使命之一,便是补订好中法在印度支那的国境界线”。1895年6月20日中法协定缔结完成。“1895年8月时,法、俄在北京的势力显著扩大和巩固了。对此,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有明确的报道。”详见日本,近代中国研究会编,《近代中国》,第23期(奥·杰拉德:《奉使中国记》(二)1993年1月日文版,第184~187页。

标签:;  ;  ;  ;  ;  ;  ;  ;  ;  ;  ;  ;  

中日战争时期的欧洲列强与日本_抗日战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