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市_建筑论文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建筑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历程

1.1 历年检查结果比较

根据2005年以来历年检查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历程:2005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的执行率为53%,施工阶段才21%,也就是说当时大部分的新建建筑都不是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2006年,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大幅上升,但施工环节还有一半左右没有执行;2007年起,施工单位逐渐重视起来,到2008年施工阶段执行率已达82%。从21%到82%,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事业实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上出现如此巨大的跳跃性发展的阶段。

绿色建筑本身要取得市场的认可是非常艰难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最大的区别是,建筑节能侧重考虑在建筑中如何节约使用能源。发达国家在1973年能源危机时,从节能的目的出发建造了不少封闭性较好的建筑,但同时也造成住在建筑里的人患上“建筑综合症”,导致医药费用的增加,结果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到了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通过了相关的提案,提出了“健康住宅”的概念,倡议建筑物必须是开敞通风的、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

1.2 绿色建筑的四个关键词

绿色建筑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室内环境必须是健康环保的”。在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节能逐渐发展过渡为90年代的绿色建筑,发达国家进行了两次改造,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我们国家则是一步就跨越到绿色建筑——将居住者的健康、人与人的和谐与建筑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并列。

第二个关键词是“全生命周期”。据估计,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大约消耗了50%的能源、48%的水资源,排放了50%的温室气体以及40%以上的固体废料。从建材的生产到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这一过程动用了最大份额的地球能源并产生了相应的废气、废料。

第三个关键词是“绿色建筑必须是适用技术的”。以深圳的建科大楼为例,其中并没有运用非常复杂的新技术,而是通过采用不少合适、低成本的技术——如自然通风设计等,在深圳的过渡季节可减少三个月的空调使用。不仅所耗能源大为减少,而且通风带来了健康效应,使在此工作的人员接受并热爱这样的工作环境,更激发起工作热情,由此发挥更大的生产潜力和创新潜力。

深圳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上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深圳在最热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因此,在深圳做绿色建筑应主要从以上最简单的三项技术应用着手。

图1 全国新建建筑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情况

图2 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和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绿色建筑应尽可能地采用适用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我国传统的建筑都有意识地利用风能、太阳能,像皖南的徽派建筑就设有通风口、天井,夏天打开建筑里的地窑封口就有冷空气出来,非常凉快。这些建筑是非常生态化的,不消耗任何能源。此外,陕西的窑洞也是其中一种传统绿色建筑,它是冬暖夏凉、非常节能的传统建筑。

第四个关键词是“绿色建筑还必须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是能源使用的载体,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电梯下降的势能以及人活动产生的热能等等都收集起来,使建筑也可以是一个能源的发生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绿色建筑标识

以上是绿色建筑的四个关键词,那么,作为老百姓如何判断什么是绿色建筑呢?答案就是给建筑发绿色证书,通过相关测评机构对建筑的设计与实际性能进行评估之后来颁发。

在建筑能效测评方面,由能效测评机构对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的报告。依据能效测评结果,将建筑物能耗等相关信息向社会明示。

在绿色建筑等级认定方面,对新建筑开工前对设计进行预评价,对已建成建筑进行“四节二环保”性能的评价;将“绿色建筑”从一个专业术语转变为建筑项目管理的一般流程;取缔冒牌“绿色建筑”的生存空间。

1.4 绿色建筑组织

目前,上海、深圳、厦门、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新疆等三市五省(自治区)已成立绿色建筑委员会,广东、重庆、山东、福建、湖南等一批省市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2 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

2.1 城市已成能耗与碳排放的主因

城市是由建筑所构成的,从碳排放来讲,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600多个城市,20000多个集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48%,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84%。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把其余的城市、集镇都加进来,至少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10000多年以来人类历史进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从原始的城市化一直到工业化推动的快速城市化。去年是世界的“城市化年”,人类历史上首次有5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未来,城市人口仍将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将更加集中于城市。城市既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又可能成为摧毁人类栖息地——地球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城市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人们生活条件更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灾难之源。关键在于我们应如何控制建造城市的过程、如何有效地管理城市。

2.2 探索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为什么我们要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上下工夫?美国使用能源的方式是最不节约的,占全球总人口仅5%的美国消耗了全球25%以上的能源与其它资源。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由于工业化大国转移排放量大,已经成为全球能耗最大的国家之一。现在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倡导新能源的利用,更凸显了中国在全世界所占的能耗比例。中国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们走美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的人均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更加惊人。所以美国和国际社会都非常担心中国会走这条道路,这一结果将意味着全球需要的能源将是现在地球所产能源的3倍,那是非常可怕的情景。我们不能走美国式的发展道路,即A模式(American model),也不可能像美国布朗先生提出的B模式(Brown model)那样,即要求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停止发展、停止碳排放、停止进步,成为发达国家的后花园,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提供空间。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走自己发展的模式——C模式(Chinese model)。所以我们有一个均衡和谐的发展观:一是要发展,二是要减排,三是要改善,不断地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和自信心。

我们知道,欧洲的城市是密集型的,而美国的城市是低密度的。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于:欧洲是先有城市化、后有机动化的,而美国则是两者同步进行,是一种车轮上的城市化。人们一旦拥有了小汽车,在地理范围上就有了自由的选择权,所以美国在短短100年的时间里,城市人口密度从每平方英里8000人下降到3000多人,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二,这一趋势现在仍在继续。这种低密度城市带来的结果是:仅从油耗上来讲,同样的人均GDP和生活质量,一个美国人所消耗的汽油相当于5个欧盟人或7个日本人的消耗量。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副作用。美国人因为依赖汽车导致肥胖症增多,美国是肥胖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因为肥胖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所以美国又是医疗支出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医疗保险费用每年上升35%,已成为美国历届政府都不愿面对的巨大包袱。这都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模式,即A模式所导致的后果。遗憾的是我们有很多官员,还有建筑师、规划师,都非常崇拜美国的模式。必须特别强调的是——A模式是走不得的,无论是从人类的健康还是地球的健康来说,我们都不能选择A模式。我们到美国学习,从宏观上看美国只能作为一个反面典型,许多美国学者也指出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模式。当然美国在绿色节能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创新点,但其放任自由的发展模式没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3 各国能源消耗比较

2.3 小结

总之,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方面从每个家庭的居所——绿色建筑入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的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即打造生态城、低碳城。

3 低碳生态城的类型与各地的初步实践

3.1 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技术创新型生态城市。进入20世纪后,人类所有的科技创新都产生于城市,城市聚集了最有创意的人才;城市提供了人才相互交流学习、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平台及创意转变为生产力的孵化器。有了城市就有了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细化,知识积累的快速进行,从而产生科技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可以解决城市带来的问题,所以才有由英国人设计、阿拉伯国家准备花费220亿美元建造零排放生态城区的计划。这个生态城区使用了所有我们能想像到的科技,220亿美金的造价,只有5万人居住,其昂贵程度惊人。该计划于2008年动工,当前因金融危机现已停止。这样的项目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推广性,代价过于昂贵,只有那些因采油产生了巨量二氧化碳、自感应对此后果负责的石油巨头们才有兴趣去建造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城市。

第二种是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寄托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用的“战斗武器”,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才有了中国与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合作来建设生态城市的项目。这类生态城市一般设定居住人口为30万左右,以实用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或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以可以复制、可以持续、可以改进为目标主体。这种模式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是可以推广、可借鉴的。国务院领导再三强调,我国现在建设生态城要选择土地贫瘠、非常缺水的地方,如果人类可以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就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那无论什么样的地方都可以做到。所以,第一个生态城就选在不毛之地的盐碱地上建设。

图4 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

第三种是逐步演进式生态城市。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等各种元素在有限地理空间相互交织的网络系统,是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生态城战略能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城市,只要确立了生态城的发展目标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刺激,协同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其健康发展,就可以使之逐渐演变成一个生态城市。城市比较“老旧”不是主要障碍,因为城市自身可以演进。

第四种是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促使受灾城市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正在修复中的四川汶川、青川等城镇将逐渐被改造成灾后重建型的生态城市。

3.2 我国各地低碳生态城的初步实践

目前我国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长株潭和湖北武汉“两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到低碳生态城实践中。据估计目前有十几个城市已经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有20多个城市已经在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世界上生态城市最多的国家迈进。比如,温家宝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定。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体现了复合生态原则——经济蓬勃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业注重生态环保,并以服务业为主体。在生态评价上,体现了生态能量的要求,必须是紧凑的、宜居的、自我创造就业的城市,探索在盐碱地上构建社会的生态网络,而且由生态河、生态链、生态走廊逐步向沿江、沿渤海湾延伸,交通是低能耗、低污染模式,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在那里,水资源非常缺乏,但这也是选择新加坡合作的原因之一——新加坡是世界上水资源节约和淡水利用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再如曹妃甸生态城,占地80平方公里,在荒滩上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尝试,主要从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生态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并致力于生态城指标体系的建立完善。在这方面,创新使用了多种评估工具,从零排放城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开发新能源、中水回用、回收利用废弃物等理念,来探寻生态城市的开发模式。

图5 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

4 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生态城规划与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生态城规划与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其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需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第一,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分步骤、分阶段、重点突出地开展以城市为单位的“碳减排”与“碳补偿”行动,短期内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中长期力争实现保持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二,把低碳城市和生态目标结合,使城市的增长模式发生转变,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第三,通过低碳生态城建设,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与升级,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引导低碳消费模式;第四是要建立全面的合作平台,在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成本高、技术起点高,经测算,这些国家降低1吨排放要付出150~200欧元的成本,而中国只需几十欧元,成本仅为欧美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4.2 发展低碳生态城的总体思路

第一,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过程型、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第二,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像绿色建筑一样,使设计师、建造师、物业管理、房地产商、材料供应商,包括业主均参与在内(业主的态度和行动是最重要的),使各方形成共识,才能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市民的意识,生态意识必须先行。生态城市尽管提出了30年,但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是生态化过程中尚未定型的城市,因此低碳生态城的规划并无成功先例可援,必须本着“干中学”的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注重“自下而上”的创新途径。对深圳而言,其崛起的第一阶段主要依赖于香港的产业转型。现在深圳在再次创业,其持续发展不可能照搬香港走外向型、全球化城市的道路,因为过分依赖出口不是城市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深圳要从依赖香港、面向全球转为思考深圳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什么贡献,这是深圳新的增长点、创新点所在。深圳未来的发展和机遇,在于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城市,在于积极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为全国做出巨大贡献,深圳的产业必须是为全国服务的,才能保证自身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第三,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模式,而是应该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敬天、顺天、法天、同天的原始生态意识,上万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中华各民族进行过大量天人同物、天人相付、天人一体、天人同性的原始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国几千年积沉下来的文明,是世界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我们要传承并弘扬千百年来聚积下来的地方建筑文化传统。东方民族独有的“背景观野”也有利于推行生态城发展模式。

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现在陕北一些地方在建设新楼房,让住窑洞的老百姓搬进去,结果发现冬天取暖烧的煤是过去的三倍。后来旅游部门发现了商机,把空置的窑洞开发成宾馆租给游人住,反而很受欢迎,这说明盲目“上楼”的居住理念需要纠偏。又比如,曾有一位德国建筑师“发明”了一种在建筑上覆土的节能好建筑(Soil-Cover Building),实际上我国两千年前就有了这样的建筑。此外,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中国的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而西方的园林是几何的、宏大的、反自然的。中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在西面的墙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在正厅,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西方则不然,其建筑和园林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中国从自己的生态文明的基因里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艺术,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图6 我国传统建筑

第四,生态城必须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

第五,低碳生态城应当是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城市。通过这类“先锋”城市的实践,应当能够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

5 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具体要求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Garden City(田园城市)的国家,是第一个颁布城乡规划法规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出“生态城市”的国家。现在,英国在全民范围对生态城的设计原则进行讨论。英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田园时代,第二个阶段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提出“新城”的建设,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提的“生态城”。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在环境与碳排放问题上,要求通过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和社区设施全部纳入系统中,实现全面的低碳排放控制。包括街道、公共场所,所有建筑必须是绿色建筑或高性能节能建筑,所有的公园或公共空间都应进行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而且必须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这些设计和控制内容必须纳入生态城镇社区远期规划管治的范畴,能够长期监控和指导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

第二,在交通问题上,要求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将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作为生态城镇的整体发展目标,至少减少50%的小汽车出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住宅的规划和区位设置的标准具体规定为:10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能够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或地铁车站;设置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卫生健康、社区中心、小商店等。在生态城镇各种设施的整体布局规划上,不能出现依赖小汽车的规划模式和空间布局,即美国南部的郊区化模式。

第三,在住宅问题上,要求目前应首先依据65%以上建筑节能标准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要求在房屋内配置实时的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的通信、高速度的宽带。在建筑材料上必须体现高标准的节能性。相关具体的要求包括:通过综合节能,在当地产生低或零碳排放的能源;通过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低和零碳排放的供暖系统和供热计量等措施,实现在现有建筑标准基础上再至少减低70%的碳排放。住宅建设的另外一个具体要求是提供不低于全部住宅数量30%的低价、可负担住宅(包括社会保障性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过渡性的出租房)。

第四,在就业问题上,要求生态城镇内部应当实现混合的商务和居住功能,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钟摆式的通勤出行的生成。同时还要求保证每一个新的住宅与就业岗位有良好的可持续的交通联系,能够很便利地通过步行、骑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实现工作的出行。

图7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与水生态修复技术

第五,在服务设施上,要求建设可持续的社区,提供为居民的富裕、健康和愉快地生活有所帮助的设施。这些设施必须是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并与城市的发展规模相匹配。具体的设施要求包括:娱乐、健康和社会护理、教育、零售、艺术与文化、图书馆、体育和游玩以及社区志愿者相关的设施等。

第六,在绿色基础设施上,要求生态城镇绿化空间不低于总面积的40%,且其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绿色空间要求具有多功能和多样化,例如可以是社区绿地、湿地、城镇广场等,可以用于游玩和娱乐,可以安全地步行和骑车,能够提供野生憩息功能,可以是城市纳凉之处,也可以是雨水蓄积与排散之地。

第七,在水资源问题上,要求生态城镇在节水方面需要具备更为长远和实效的目标,特别是在那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具体要求包括:开发建设应当在考虑未来发展的同时解决和改善供水的质量;明确水循环战略;要求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不会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冲击,不会恶化水源质量;要求生态城镇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

最后一点,在废弃物处理问题上,要求实施市政垃圾的处理程度和回收水平达到100%;所有的开发建设应当通过规划设计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处理本地区的垃圾废弃物时,应当考虑如何将其作为燃料,获取生态城镇的热能和电能资源。

6 最具潜力的低碳生态城的关键技术

在生态城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应集中力量,突破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一批低碳生态城核心技术:

第一,太阳能屋顶计划。目前,太阳能电板价格只有金融危机前的1/3,原料价格只有原来的1/4。我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已居世界第一,主要依赖出口,此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因此应该大幅度扩大内需来促进其发展。近期李克强同志批示要加快扩大内需,国家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太阳光伏发电建筑应用每瓦可获补助20元,而现在太阳能电板、组件产生每一瓦电能的成本基本上也就是20元多一点,希望这些政策能促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快速发展。

第二,低冲击开发模式。低冲击开发模式的主要含义是让城市与大自然适应性共生。共生的概念最先是从城市的规划建设前后应不改变原地表水的径流量开始的。如果城市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建筑、小区、道路都可充分渗透吸收雨水,那么暴雨来临时雨水溢出要很长时间。现在有许多城市因为大部分建成区的地面完全不渗水,下雨几分钟后街道就变成了河道,雨量再大一点就会引发严重的内涝性洪水,城市内部出现水灾习以为常。而自然界森林从第一滴雨开始植被和土壤都能吸水,水漫出来到小溪需要三天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城市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模仿自然界的模范城市。

第三,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水再利用的问题不仅是水量和水质问题,有足够的水量和洁净度还要有合理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废水的就地再生、就地利用。

图8 TOD模式与“双零换乘”相结合的绿色交通

第四,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也就是在一个小区内,把太阳能、风能,电梯的下降势能、沼气能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部的可再生能源网络。这样就使居住小区从能源消费场所转变成为能源的生产体,把依赖大电网的能源供给减少到最低程度。

图9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

图10 深圳建筑能耗动态监测

第五,交通导向的开发模式(TOD)与“双零换乘”相结合的绿色交通。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骑自行车是一种非常好的交通方式,其优点首先在于健康和环保,有利于每一个骑车人保持健康,同时自行车又是通过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对于同样的道路条件,其通过能力是小汽车的12~20倍。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过去城市没有多少汽车的时候,很窄的路面上能通行早上所有上班的自行车流,现在马路大大加宽了反而经常堵车。所以我们提倡把地铁、主干道的公交与自行车的换乘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地铁到一般公交的零换乘,以及地铁或一般的公交与自行车也实现零换乘,下了公交就可以租一个自行车,刷卡或投币就可骑到家或邻近的自行车停放站。这种零换乘系统建设起来后能够大大降低交通能耗,而且可以大幅度地净化城市空气,从而鼓励更多的市民骑车或步行出行,形成绿色交通的良性循环。

第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应该强调从源头处理,走3R(Reduce,Reuse,Recycle)即减量化、再利用、循环经济的道路。所有可以化解的垃圾如肉骨头、蔬菜、鱼刺等剩菜剩饭每天由专人收集,送往小区的生物化解器,过几天就可变成肥料用于绿化。同样,报纸、杂志、纸板、木箱、玻璃瓶、建筑垃圾等也应全面分类回收,高效处理,再生利用。

第七,建立各建筑单元排放动态监测评价系统,比如目前在深圳建科大楼里运行的深圳大型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尝试。在深圳,目前已经有60多栋绿色建筑实现了动态的监测,使我们能够动态、实时地观察和控制这些建筑的能耗情况,并能针对性解决某些超耗能建筑的问题,最终使整个深圳市的建筑能耗逐年减少。

结语:挑战与机遇同在

全球没有人能够置身于气候变化的挑战之外,气候变化已经把人类首次凝聚起来应对共同的敌人。我国面临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集约化使用的巨大压力,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机遇,不仅可以推动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思路的全面创新,而且也会创造众多崭新的产业和技术岗位,所以责任、挑战和机遇是同在的。我们非常有幸地生活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所做的一切都要经受得起下一代的评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进而打造生态城市,我们其中的不少人可以成为创新者、实践者,就是为人类、为子孙后代做出了贡献。

收稿日期:2009-07-06

标签:;  ;  ;  ;  ;  ;  ;  ;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市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