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浅议论文_赵法东

强化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浅议论文_赵法东

德州市陵城区建筑工程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安全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防止事故发生,首先需要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只有企业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才有了可能。其次,要从市场方面入手,对不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设置相应的投标门槛,督促企业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监督队伍,加大施工安全监督的执法力度,施工安全才有了保障。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强化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监督;重要性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材料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不过,在跳跃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没有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工作量,部分监督人员无法适应现代化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完善、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和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仅仅停留在实体监督层面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现状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方式以执法人员现场抽查执法为主,由于监督执法力量不足、监督方式单一、科技手段落后等原因,监督工作效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监督执法人员较少,监督频率较低。据初步统计,工程项目监督频率目前平均在“一个半月检查一次”的水平,甚至个别项目监督频率为“超过三个月检查一次”,两次监督检查之间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监管空白期”。二是监督检查时间紧、任务重,往往存在很多检查不到的部位。由于现场检查内容多,但每次监督人员仅有一个多小时时间进行检查,每次实体检查只能抽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三是安全监督人员任务繁琐,大量精力消耗在与施工安全监督无关的事项上。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安全监督部门平均每个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处理投诉、编制方案,写各种总结,参加泥头车综合执法,参加各种会议,“一岗双责”考核及上报各种资料等方面。四是安全监督执法力度相对较弱。目前,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标准较高,大部分工地的现场管理水平还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中,如果严格依法依规监管会要求大部分工地停工整改,甚至对部分企业进行“红黄牌”处罚,对整体施工进度和地区投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总的来说,现在我市大部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处于“检查——发现问题——下发监督检查意见书(整改通知书)——下一轮检查”怪圈中,形成了“监管部门着急,企业无动于衷,监督执法人员现场排查隐患,而项目上的安全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平时无所事事,被动应付检查的状态”。

3、加强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为加强安全监督工作,可以增设专门的监理工程人员,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这个增设岗位则要求监理工程人员应常驻在施工的现场,随时掌控施工现场的情况和动态,如若发现错误的施工行为或者安全隐患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甚至应进行停工整顿,同时还应如实向当地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督机构汇报,以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监督系统。

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时需要有针对性,过分统一化反而不利于良好安全意识的形成。应分别根据建设、施工单位中不同工种、不同任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的安全技能培训,切实满足每个工作人员对不同安全技能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首先,要对新入施工单位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季、项目部级、班组级),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性质、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企业的典型事故及教训;本岗位的施工生产程序及工作特点、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其次,要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另外外包人员入场作业前必须接受入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施工生产特点、入场须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注意事项和事故训练等,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场作业。

3.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建筑现场的安全监控,是每项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一旦工程中出现安全出现了问题,将会使国家和群众损失严重。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该首先充分认识到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容易出现设备事故、伤亡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建设、施工单位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的内容要细致、到位,不可走形式主义。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是操作不得当等情况,应要求施工人员立即整改,情况较严重的还可以勒令停工整改。

3.4、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文化素质

建筑业的伤亡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工地上,而伤亡的往往是一线生产工人。因此,仅有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素质的提高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用工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的未经培训教育的人员,尤其是被补充到建筑队伍中的农民工,对他们上岗前一定要进行法规、纪律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还要抓好对特殊工种人员的专业培训,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坚持每天生产交底时的安全教育,是提高全体一线工人安全生产文化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广泛深入和经常不断地进行“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到保护。随着建筑业一步步迈入高科技、现代化,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如何搞,仅靠良好的愿望和花钱强化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提高工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驾驭安全生产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3.5、创新监管模式,实行差别化管理

质量安全监督巡查时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和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必须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并及时总结,不断创新。进一步转变监督方式,由定位检查向日常巡查转变,由监督服务向监督执法转变,在巡查为主、定位验收为辅的监督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巡查频率,提高巡查质量,增加突击抽查、飞行检查。实行差别化管理,做到分类监督,对质量安全业绩优的企业和项目减少监督检查的频率,反之,列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加大检查的频率。

总之,作为一个高危性行业,建筑行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其危险不仅包括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事故,也包括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中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导致许多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的重视,切实做好施工安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晨亮.简析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强化与创新[J].建筑安全,2009,04:41-43.

[2]罗振业.探讨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强化创新方式[J].江西建材,2014,13:289.

[3]王震,周振山.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探讨[J].河南科技,2013,24:137.

论文作者:赵法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强化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浅议论文_赵法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