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何欣怡

湖南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探究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对其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探究。结果: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抑郁、焦虑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且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不良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孕不育;不良心理;生活质量

目前,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承受的心理负担也随着增加,致使不孕不育患者的人数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1]。在传统的观念作用下,不孕不育患者饱受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就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介于25-42岁,平均年龄为(30.2±3.5)岁,婚龄为1.5-15年,平均婚龄为(6.5±2.2)年,心理护理组患者年龄介于24-44岁,平均年龄为(30.7±3.3)岁,婚龄为1.7-14年,平均婚龄为(6.2±2.5)年,经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心理护理,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讲、健康指导、放松训练。首先,心理疏导。责任护士的举止言谈都会对患者心理带来影响,所以责任护士应注意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言语轻柔,应用眼神、表情等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体贴。同时鼓励患者将内心烦闷都发泄出来,理顺自己的情绪。鼓励患者家属、配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在温暖家庭的关怀中逐渐消除心理障碍。由于不孕不育患者长期未能受孕,在传统思想的作用下,多数患者都会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不自信等状态,这时责任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主动与患者接触,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在与患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说出自身的诉求,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其次,健康宣讲。告知患者关于不孕不育方面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受孕的最佳时间段,嘱患者注意自身情绪的掌控,指导患者使用转移法,避免情绪的抑制,更不能过于重视妊娠。指导患者在休息时间,通过增加体育活动来缓解心理压力,并使其身体素质增强,以此来适应长期诊治。再次,健康指导。不孕不育患者治疗的基础保障就是健康指导,责任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生育技术的正确指导,让患者及其配偶一起在责任护士的指导和讲解下,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的知识内容,把握行房时间和最佳受孕时间,并对胚胎发育的过程进行讲解,使患者及其配偶充分掌握健康方面的知识,对受孕机会的增加十分有利。最后,放松训练。责任护士指导患者通过训练,使身心得到放松。如果出现烦躁情绪时,可以通过以下训练进行调节:吸气时慢慢握紧拳头,待十秒钟后吐气让身体放松,从上之下,反复进行十次,期间还可以配合音乐进行训练,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当分值>50时,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严重,两项评分数值越小,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越轻;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行以心理护理的影响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值对其予以检验,只有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层面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利用SAS、SD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后,并且常规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心理护理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效果明显。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心理护理组的三项调查总评分为80.29,常规护理组三项调查总评分为61.26,两组评分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明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下,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孕不育患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升,除生理因素影响之外,不孕不育患者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孕不育患者会受到不同的歧视和偏见,使得患者身心俱疲[2]。由于不孕不育患者长期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失望悲观等不良心理,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3]。在医学模式不断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临床中心理护理备受关注,并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理念就是尊重患者,使患者的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能达到健康的状态,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4]。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通过患者的心理干预,让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来应对疾病,特别是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让患者勇于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5]。

本文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护理组的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且心理护理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总之,对不孕不育患者行以心理护理,使得患者抑郁、焦虑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得到改善,并且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嵘.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52-2254.

[2]骆玥瑜,黎敏英,陈雪敏等.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32-132,133.

[3]葛琪.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绪影响的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43-44.

[4]吴春兰.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5,21(09):99-100.

[5]王爱军.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3):120-121.

论文作者:何欣怡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探究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何欣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