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绿色理念;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浪费问题
1.1供水压力过大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带来巨大的供水压力,人们的用水需求越来越高,然而水压升高却没有伴随相应供水设施质量的提高,一些供水距离较近的供水设备就会用于高压作用而遭到破坏,出现漏水,进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目前,这一问题带来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在逐步放大,在中西部城市尤为突出。由此可见,供水设计理念以及供水设施无法跟进时代发展步伐是目前我国水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问题。
1.2给排水设施质量不达标
目前,城市在设计给排水设备的过程中,缺乏对给排水使用性能的具体分析,并且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其给排水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部分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设计规划,导致给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加大了给排水的难度,并且影响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此外,给排水系统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城市建设中却没有做好这一工作,导致给排水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无法正常使用,进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1.3排水系统不合理
供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例如建筑物中排水系统缺乏合理的设置,造成二次污染,即指供水管道由于排除的废水而遭受到污染,导致供水无法正常使用,进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在进行建筑物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给排水管道交叉的问题。
2、绿色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应用
2.1合理选用供水设备
目前加压供水方式主要分为四类:水泵+高位水箱供水、气压给水设备供水、变频调速供水、管网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是目前工程设计中最为普及的方式,而叠压供水则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方式。在市政允许的条件下,选用管网叠压供水,可充分利用市政水管网的余压,可以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叠压供水系统节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市政管网供水压力的稳定情况及泵组选择的合理性。因此设计选用这种供水方式时,应首先征得当地市政供水主管部门的批准。在此基础上选择叠压供水设备的扬程,就可以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使水泵的工作真正达到叠压节能的效果。如果当地市政供水主管部门的不允许采用叠压供水设备时,应尽量采用水泵+高位水箱供水方式,它不但供水可靠,而且水压稳定,因而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
2.2合理设置热水供应系统
首先,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建筑当地日照时间在1200h以上的可以将太阳能作为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太阳能应该分散设置,将集热板热水箱设置在建筑屋面。高层建筑可以采用上供下回式的供水方式,将屋面布置成为太阳能聚热板,将换热器设置在建筑地下室,利用变频泵将热水送到用水点。其次,加强热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设计者可以将循环系统设计成为同程式,防止水流出现算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取集中供热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局部加热设备,减少热水供应管道的长度,确保冷热水起点压力的一致性,适当的放大管径,控制出水点压力,避免热水超压出流,最大限度的节约热量。再次,设计者要对建筑厨房和卫生间的热水供应系统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加热以及蓄热设备,减少水量的浪费,扩大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在节水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浪费。
2.3设置消防储水池及加压
因为消防用水储水量要满足一定时段内的持续出水的总出水量,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用水量远大于生活用水量,因此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建的储水池比单建的生活储水池体积要大的多。合建的储水池由于体积较大,池中的水储存时间较长,水中的余氯耗尽而导致水质下降。为了保证储水池中水质符合生活用水的标准,要定期更换储水池中的水。如果合建的储水池和单建的储水池体积相差较大,应该分建消防用水储水池和生活用水储水池,这样不用频繁更换消防用水,又可以降低生活用水的储存时间,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生活用水的质量。同时,可以建立一个以消防储水池、游泳池和水景池为一体的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住宅区和高层建筑群可以共用加压水泵和消防水池。根据最高层建筑的用水量确定消防储水池的存储量,可以节省设备和工程建设投资,便于集中管理,降低运转费用,同时避免建筑设计中有关消防加压的技术问题。
2.4排水系统节能设计
首先,近年来,废水和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水源和环境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回收利用势在必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较简单,投资少,屋面的雨水只需经过简单过滤沉淀之后即可直接使用,地面的雨水相对杂质多,对过滤要求高,初期弃流后可设置2道过滤装置,再经过沉淀后,可直接使用。雨水收集利用还能减少对市政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因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从技术、经济上分析是可行的。中水的回收利用是对生活污水和废水进行适当处理,将处理后的水作为小区杂用水,有效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废水和污水的排放量,减轻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缓解城市下水道的超负荷运行。在建筑中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要避免中水管道和生活饮用水管道的直接连接,两者水平间距应该在0.5m以上,中水管道要设置在饮水管道的下面和排水管道的上面。其次,设计者要逐步采用真空节水排水技术,提高下水道和卫生洁具的冲洗效果,使用高速气水混合物代替单纯的水冲洗,实现排走污浊空气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再次,采取更加合理高效环保的排水处理技术,利用重力能、生物能和太阳能设置微生物生物圈系统,采用高科技技术,实现污水的零排放和系统运行的零费用。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设计者要提高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高科技技术和新型能源在系统中的应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二次污染。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将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植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当中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绿色节能型给水排水系统是一项综合性很高的工程,为了完善系统设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做好各种设计细节。设计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环保意识,确保系统的使用性能和环保。
参考文献
[1]郦武君.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3.
[2]张元营.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4.
[3]胡朝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绿色环保节能问题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
论文作者:姚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用水论文; 系统论文; 理念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