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适度多元化”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为导向-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论文

以“适度多元化”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为导向-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论文

以“适度多元化”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为导向
——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齐鹏飞

[关键词] 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经济“适度多元化”;“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摘 要] 澳门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一国两制”之“澳门故事”精彩纷呈。“新澳门”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经济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继续保持国家对外经济联系之“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的传统、特色、优势,致力于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 “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即“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也就是继续“保持长期繁荣稳定”而致“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经济发展新履,进一步丰富了、深化了“一国两制”在澳门实践的具体内容。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澳门特区以推进国家统一为基础和前提、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指导原则、为根本宗旨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伟大探索和实验,已经走过近一半的煌煌之旅。 “一国两制”之“国家治理”模式在澳门探索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规律性的主要特征已经相对明确而清晰地反映和体现出来,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20年来,以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全力支持为坚强后盾,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同胞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科学理论成功付诸实践,成功探索并充分积累出了在“一国两制”大背景下、大框架下管理特区、建设特区、发展特区的丰富经验,向方方面面证明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科学理论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优越性的,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我们仅仅以经济发展领域而论,20年来,澳门特区踏着“变”与“不变”的“双重节拍”,在风险不辍和机遇不断之双重挑战面前,乘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的大势,走出了一条继续保持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全面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也就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而致“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行稳致远的经济建设新道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澳门经济的“现代化”之履逐步启动,经历60—80年代约30年年平均增幅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初步发展成为“九九”回归前以博彩旅游业、出口加工业、银行保险业、房产建筑业四大经济产业为支撑的“准多元”的经济格局和享有亚洲“第五条小龙”美誉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因为自身空间极其有限,资源高度短缺,基础非常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不得不过分倚重于博彩旅游业,因此“九九”回归前从20世纪90年代之初开始推进的宏观经济调节并不成功。据澳门相关资料,自1993年起,其经济增幅逐年放缓,自1996年起,接连四年出现负增长(1996年至1999年,分别为负0.4%、负0.3%、负4.6%和负2.4%)。(1)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是非常优秀的治疗药物,能够改善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正是直接针对着自“旧澳门”至“新澳门”交替之际这种经济总量不足、经济环境不好、经济基础不厚、经济质量不高的客观情况,担负着“开山创业”之重责的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第四届政府,在谋划澳门特区“保持长期稳定繁荣”之百年大计的奠基阶段,力避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急躁情绪,在自特首何厚铧《2000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至特首崔世安《2019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都始终秉持了“循序渐进”与从“固本培元、稳健发展”到“把握机遇、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基本原则,踏实稳健地进行经济恢复和经济重建的基础性工作,推动澳门特区经济一步步走出僵局和困局,开创出了经济快速复苏和全面振兴的新局面、新势头。

另外,在中央政府统筹谋划和部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和“补充协议”之一至之十以及“广东协议”、“投资协议”“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中,在中央政府统筹谋划和部署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在中央政府统筹谋划和部署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也均将支持和推动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进程,以全面强化澳门特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全面强化澳门特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作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博彩毛收入与博彩专营税的收入额,自“九九”回归前1996—1999年之159亿和49亿—130亿和48亿澳门元,至“九九”回归后2000—2018年之159亿和57亿—3 039亿和1 070亿澳门元,(3)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增长的曲线虽然也有反复,但快速的增长态势一直未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这些澳门特区整体性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过程中所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澳门特区政府从“九九”回归一开始直到当下,始终是保持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始终是高度重视不敢懈怠,从何厚铧、崔世安一直到贺一诚,澳门历届特首以及特区政府均把促进澳门特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朝着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预想、预定方向和目标跨越进而全面实现澳门特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他们的施政要旨和施政重心。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叶,澳门博彩业走过了近百年的“垄断式”经营的专卖和专营历程,尽管亦一步步地推进了澳门博彩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使博彩业逐步发展成为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然而,在步入自“旧澳门”至“新澳门”的“12年过渡时期”后,在澳门的邻近国家及地区均纷纷设立赌场全力发展博彩业挑战澳门在亚太地区的博彩业单一“垄断”地位的重重压力和挑战面前,澳门博彩业 “垄断性”的专卖和专营经营制度之“封闭和保守”、“呆板和僵硬”以及“漠视市场规律和机制”的短板充分暴露。“九九”回归后,特首何厚铧领衔的澳门第一届政府积极回应来自其内外部的强烈要求博彩业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高涨呼声,审时度势地利用和把握2001年年底澳门特区政府与当时唯一的博彩企业——“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澳娱”,又称“燊公司”)之间的博彩专营权合约届满的历史契机,审慎地“开放赌权”,开始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境外资本与国际竞争,将澳门原有的“赌牌”一析为三,于2002年上半年根据澳门特区政府《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及其相关法例以公开招标竞标的新方式,审批通过了三张为期18年或20年的博彩业经营牌照(其后在经营过程中,这三家原始公司又分别以“转批给”方式分拆其自身的“赌牌”,使得又有三家公司亦获取了在澳门特区经营赌场的权益,事实上导致了六家赌博公司同业竞争的复杂局面),并大幅度增加了博彩专营税与溢价金的额度:从31.8%提高到35%。这六家赌博公司(即“3+3”)在澳门特区博得“赌牌”以后,均无例外地加大了对博彩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营建的资本和资金投入,加大对新建和改建各种“娱乐场”的资本和资金投入,在2003年以来的近20年的时间里,“金沙娱乐场”、“永利度假村”、“威尼斯人度假村”、“新葡京酒店娱乐场”、“银河度假城”等一批又一批现代化的奢华赌场在澳门三地动工和竣工以及开业,澳门特区博彩业的经营规模,由“开放赌权”时2003年之11家娱乐场、424张赌桌、815台角子机,快速膨胀到10余年后的2018年之41家娱乐场、6 588张赌桌、16 059台角子机。(4)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博彩监察协调局网站(http://www.dicj.gov.mo/web/cn/information/DadosEstat/2018/content.html#n5)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5月10日。

20年来,“中葡论坛”正式成立并可持续建设,已经成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的一个成功典范,成为澳门特区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强化其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之区位优势和特殊地位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和助推力,成为澳门特区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化”进程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和助推力,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高水平的、稳定而深入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关系、共建“中国与葡语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纽带和重要桥梁。

20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在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一直奉行一个基本的发展战略——“远交近融”。“近融”者,主要是指全力推进与祖国内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远交”者,主要是指全力推进与葡语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当然,澳门特区政府的“远交近融”发展战略,其侧重点和主攻方向伴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加入WTO、签署CEPA、出台“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逐步递进是不断调整的:从最初“三大平台”到“粤西地区商贸服务平台”、“国际华商联络与合作服务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的全面铺开到近十年来逐步聚焦和集中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这一个优势平台的建设。这一指导思想及其发展演变,在澳门特区政府历年的施政报告中有比较全面而透彻的阐释。如何厚铧在《200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区域分工中发挥独特作用,必须发挥和强化本身的优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国际社会,尤其与欧盟、拉丁语系国家,包括东帝汶,保持广泛、直接、友好的关系,就是澳门的另一优势。”(11) 何厚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02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01年11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02/,2019年5月25日访问。 如何厚铧在《200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远交近融,是我们拓展对外关系的基本策略。我们将进一步创设机会,透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双结合的方式,并结合我们正积极推动的会展产业,努力构建各种合作平台。”(12) 何厚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0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02年11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03/,2019年5月25日访问。 如崔世安在《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特区政府顺应区域合作走向跨地域、多元化的趋势,继续运用大文化、大格局的概念,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多元合作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一个平台’及延伸的‘三个中心’建设,……合力驱动‘一个平台’的效用。”(13) 崔世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1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15年11月17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16/,2019年5月25日访问。 如崔世安在《2019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力落实区域合作与平台经济战略,以‘国家所需、澳门所长’为原则,发挥独特优势,增强综合实力。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与功能,继续以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着力点,统筹政策措施,凝聚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14) 崔世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19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18年11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19/,2019年5月25日访问。

另外,中央政府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从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层面,将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予以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和重点扶持。

澳门特区经济“对内”与“对外”之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的发展空间,有两个最主要的纵深面:一个是祖国内地,一个葡语国家。本文将重点梳理和阐释澳门特区对外的与葡语国家的经济联系问题。

主题定位是体验营销设计的重要内容,历史文化街区的主题定位必须符合街区文化内涵,与街区的文物古迹建筑相统一,形成一体化的协调氛围;旅游企业应围绕主题定位展开一系列的旅游要素设计,并围绕主题定位进行宣传推广,清晰明确的历史文化街区主题定位能够传递给旅游者鲜明的形象特征。

由于相近或相通的语言、文化、法律体系、政治体制包括族群关系以及历史传统等的天然联结,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密切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之互动关系。早在16世纪至18世纪约200年的以澳门为枢纽的东西方“海上丝银之路”大繁盛时期,从澳门出发经马尼拉至南美大陆、从澳门出发经果阿绕过好望角至南欧大陆的两大“海上丝银之路”航线,就已经构建起了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特殊的经济联系纽带。一直到“九九”回归之前,澳门仍然是葡语国家的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内地尤其是中国南方市场、中国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企业进入葡语国家市场的重要中介地和“国际通道”。“九九”回归以来,由于“一国两制”特有的制度性优势,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渊源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的历史传统,成为“新澳门”继续保持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之身份和地位的特殊历史资源,成为澳门特区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特殊历史资源,澳门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以规模化、体系化、制度化地进一步加强和全面提升。

20年来,澳门特区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工作,主要是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即“中葡论坛”为抓手而做细做实做大做强的。

2)渭北中、北部海拔较高、水肥条件较好和采用矮化中间砧(短枝型品种)与4 m×1.5~2 m行株距定植的苹果园,宜采用细长纺锤形。

2003年,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支持、支撑澳门特区政府创立了以澳门为永久中介地的 “中葡论坛”。这是“由中国中央政府(商务部)发起并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承办,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等八个葡语国家共同参与,以经贸促进与发展为主题的非政治性政府间多边经贸合作机制。旨在发挥澳门联系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平台作用,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促进中国内地、澳门和葡语国家的共同发展。”(8) “中葡论坛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http://tga.mofcom.gov.cn/article/zt_zp2003//index.shtml,2019年5月21日访问。“中葡论坛(澳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网站http://www.forumchinaplp.org.mo/about-us/mission-and-objectives/?lang=zh,2019年5月21日访问。“中葡论坛”初创时,参与的葡语国家是7个: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东帝汶。2016年12月,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根据其通过中国政府提出加入“中葡论坛”的正式申请,并经“中葡论坛”与会国同意,“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第十二次例会于2017年3月29日讨论通过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正式加入“中葡论坛”。 中葡论坛的创立,“开创了以语言文化为纽带的合作新机制,这是我国对外合作机制当中唯一一个以语言作为基础的多边机制。”(9)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就中葡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有关情况接受媒体联合采访》(2016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http://tga.mofcom.gov.cn/article/zt_zp5/lanmufour/201610/20161001409849.shtml,2019年5月22日访问。

2003年,“中葡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特区举行。该届论坛以“构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框架、推动中国与葡语国家共同发展”为主题,“中葡论坛”八个创始国的经贸或商务部长以及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和经济财政司司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2003年部长级会议经贸合作行动纲领》,明确指出:“中国与葡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各具特点,同意在平等、互信、互利、优势互补、形式多样和利益分享的原则基础上,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10)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2003年部长级会议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03年10月13日于澳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http://images.mofcom.gov.cn/tga/201607/20160729160120185.pdf,2019年5月22日访问。

2006年,以“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通过《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07—2009)》。2010年,以“多元合作、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通过《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0—2013)》。2013年,以“新起点、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通过《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4—2016年)》。2016年,以“迈向更加坚实的中葡经贸关系:共商合作、共建平台、共享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举行,通过《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经贸合作行动纲领(2017—2019年)》。三年一度的“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的第六届本应2019年举行,但是由于2019年澳门的“大事多、要事多”,会期调整为2020年。

20年来,首任澳门特首和首届澳门特区政府在“九九”回归之始就已经非常坚定而明确地秉持“循序渐进”以及“固本培元、稳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各行业协调发展,使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化”的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在澳门特区逐步而有序地向前推展。

2016年9月,澳门特区政府正式发布并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特区政府落实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也把打造“一个平台”的内容单列成章,对“一个平台”的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划,指出:“建设‘一个平台’是澳门经济发展定位之一,是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5) 《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2016年印行,第70-71页。

铜冶炼过程硫化铜精矿经闪速熔炼处理后,冰铜送转炉进一步吹炼,而含SO2的烟气经收尘处理后送烟气制酸。在烟气收尘处理过程,烟气中所夹带的固态尘被电收尘回收,而气态的As2O3、氟化物、SO3及其他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等,因其在制酸过程将对制酸催化剂、制酸设施、制酸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必须优先脱除[1-2]。

在近十年来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逐步聚焦和集中在“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以后,澳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特别推动“中葡论坛”这一优势平台建设之内涵、功能和延伸效益的扩充工作。在这一优势平台建设的大框架下,澳门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以特首为主席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发展委员会”,逐步构建了“中葡信息共享平台”和“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即“一个平台、三个中心”)的四大支撑和延伸抓手,陆续创办了直接或间接服务于这一优势平台建设和“中葡论坛”的中葡合作发展基金、葡语国家食品展示中心、中葡文化交流中心、葡语国家产品及服务展(澳门)、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周、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辅助性机构、网络、建筑或相关活动,使“一个平台”建设真正成为特区政府不断提升澳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不断强化澳门对外交流与合作优势和特色的系统性工程。

自“中葡论坛”正式成立以来的16年间,澳门推进“一个平台”建设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进出口商品总值已经高达1 47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中国自葡语国家进口1 05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0.24%;对葡语国家出口41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0%。(16) 《2018年1—12月中国与葡语国家进出口总额1 473.54亿美元》,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网站http://www.forumchinaplp.org.mo/trade-between-china-portuguese-speaking-countries-nearly-us147-4-bln-in-2018/?lang=zh,2019年5月28日访问。

20年来,中央政府对于澳门特区政府充分利用其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尤其是与葡语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之区位优势和特殊地位,以做细做实做大做强“中葡论坛”为抓手而进行的“一个平台”建设,是高度重视、全面支持、鼎力推动的。除了历届“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央政府均派出商务部部长与会及进行“常态化”支持外,历届“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中央政府还都派出高级别领导人亲临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给予特别支持。

2003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第一届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并发表了主题为“推进新的合作、谱写新的篇章”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吴仪指出:在澳门举办首次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对于澳门进一步发挥联系祖国内地与葡语国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17) 《在中国与葡语国经贸联系中吴仪谓澳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华侨报》(澳门),2003年10月13日;吴仪:《推进新的合作,谱写新的篇章》,《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讲话汇集》,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2003年印行,第5页。

2016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对“中葡论坛”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和要求: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扩大产能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在主旨演讲中,李克强还宣布了未来三年(2017—2019)间进一步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的十八项新举措。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对于以澳门为中介地的“中葡论坛”之“跨洋大桥”的形象比喻——“来过澳门的人都知道,桥是澳门的‘生命线’。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桥。……澳门还有一座更长的‘跨洋大桥’,那就是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这是一座无形的桥梁。它以语言文化为纽带、以经贸合作为主题、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和平台作用,对推动中国与7个葡语国家加强联系发挥了并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18)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6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网站 http://tga.mofcom.gov.cn/article/zt_zp5/lanmuone/201610/20161001407571.shtml,2019年5月29日访问。 成为“中葡论坛”这个澳门特区的优势和特色品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权威评价和对外宣传语。

由于自身属于没有腾挪空间和自由发挥余地的“微型”甚至是“超微型”经济体,因此,澳门特区在新世纪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的取向与定位,“没有选择的选择”——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依凭其“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地区”的原有地位和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中探索和构建其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的经济坐标系。20年来,在澳门特区政府以及广大澳门同胞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中,澳门特区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取向与定位、特色和优势一步步地凸显和彰化。

中央政府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正式将支持和保持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的问题纳入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设立专篇专章,具体论述支持和推动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进程,以全面强化澳门特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国际通道”与“超级联系人”之区位优势和特殊地位的问题。

博彩旅游业的元气复原和全面振兴是澳门特区经济情形逐步回暖的最集中和突出的反映和体现。据澳门相关资料,在“九九”回归前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状态的博彩旅游业,在“九九”回归后一步步地走出低迷状态,跨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快行道”:入境的游客数量,自“九九”回归前1996—1999年之815万—744万人次,至“九九”回归后2000—2018年之900万—3 580万人次,(2)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大幅度提升。

由于博彩旅游业在澳门特区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格局中“独享半壁江山”之“龙头老大”的显赫地位,博彩旅游业的元气复原和全面振兴,有力拉动了澳门特区经济整体性的趋向回暖,曾经极度落寞的娱乐业、零售业、酒店业、餐饮业、手信业甚至传统的几大产业再次恢复生气和活力,澳门三地的各种基建工程逐一开工上马。澳门特区的对外贸易亦全面勃兴,据澳门相关资料,自“九九”回归前1996—1999年总货值之318亿—339亿澳门元,至“九九”回归后2000—2018年之350亿—1 023亿澳门元。(5)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澳门的GDP,自“九九”回归前连续四年的负增长,至“九九”回归后2000—2018年总值之490亿澳门元(增长5.7%)—4 403亿澳门元(增长4.7%),(6)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年均递增两位数。人均GDP,自“九九”回归前1996—1999年之135 657澳门元(17 029美元)—117 620澳门元(14 718美元),至“九九”回归后2000—2018年之119 911澳门元(14 940美元)—666 893澳门元(82 609美元),(7) 相关数字统计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公布的相关资料。访问时间:2019年1—7月。 一跃而跻身亚洲乃至是世界范围内最富足的经济体。

研究结果显示: 医学生的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王涛(2008)的研究也发现当代大学生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结果可能与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有密切关系。

“中葡论坛”的正式成立以及可持续建设,充分表明了中国中央政府支持澳门特区政府在科学与辩证地把握和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葡萄牙殖民统治历史”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立场和原则以及“化腐朽为神奇”之“去殖民化”的国家治理艺术——即有机地把“葡人治澳”之“旧澳门”时代中国的“开放”城市——澳门与葡语国家多个世纪以来的历史性联系与缘源自沉重的“历史包袱”转化为“澳人治澳”之“新澳门”时代对外开放和进行中西沟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历史资源,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发挥澳门之“纽带和桥梁”与“通道和平台”作用,挖掘、利用、发挥澳门的“一带一路”之“中介地”作用,全面加强与遍及亚非拉欧四大洲、总人口逾两亿的葡萄牙及其前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和沟通,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原则基础、主要通过经贸合作实现中国与葡语国家包括中国澳门的共同发展,共建“中国与葡语国家命运共同体”,极大地丰富了、深化了、拓展了“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极大地加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在该地域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现科学、良性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整个办学过程应该被放置于政府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监督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快推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示公开制度,要将整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许可、教育过程、资金使用等等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进行公开,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有效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积极作用,逐步推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办、评分离,努力形成办学者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部门有效监督的监督机制,促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20年来,我们一方面既要充分肯定“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漠视或否认“一国两制”已经在澳门特区由科学构想、科学理论演进为活生生的客观存在,漠视或否认“‘一国两制’已经真真切切地融入‘新澳门’的生活”之客观事实,肯定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们亦不应该回避澳门特区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也包括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存在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正视、不承认 “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之探索和实践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样是不正确的。这种居安思危和“居危思危”的忧患意识,正如第一任、第二任特首何厚铧在2009年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所客观审视澳门特区“第一个十年”发展之历史经验及教训时自省和反思的那样:“在看到特区成就的同时,我们亦清楚知道,特区十年发展也存在不少有待改进和不足之处。……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推动经济多元发展的努力尚未产生明显的成效,经济社会快速的、未够协调的增长,亦使特区产业未能得到均衡的发展。”(19) 何厚铧:《2009年财政年度政府工作总结及2010年财政年度预算安排》(2009年11月18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http://www.gov.mo/zh-hans/news/42629/. 这一切正如第三任、第四任特首崔世安在卸任前的几份“施政报告”中解析前进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难和挑战时所论述的那样:“我们深知,前进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是美好的未来,越要付出辛劳和努力。”(20) 崔世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19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18年11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19/,2019年6月4日访问。 本地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中,特区政府的“许多工作与居民的期待仍有距离”。(21) 崔世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17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16年11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17/,2019年6月4日访问。 “我们的施政还有不足,仍然面对新旧问题重叠的挑战。”(22) 崔世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2018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2017年11月14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https://www.gov.mo/zh-hant/content/policy-address/year-2018/,2019年6月4日访问。 面对内外环境变动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特区政府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持续改善民生。这一切正如新一届候任行政长官贺一诚在其《参选宣言》和“参选政纲”中分析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所指出的那样:“澳门回归二十年来,‘一国两制’实践积极推进,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要充分估计到,在新的发展阶段,澳门仍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妥善加以应对。”(23) 《贺一诚推变革创新》,《澳门日报》2019年6月19日。 因此,我们必须要“坦诚地面对澳门历史遗产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稳固成功态势,稳续和谐大局。”(24) 《贺发表变革创新政纲》,《澳门日报》2019年8月11日。

20年来,澳门特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遭遇的最严峻最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即突出矛盾,就是其处于“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支柱性产业——博彩旅游业之“健康发展”和澳门特区 “经济适度多元化”的特殊关系问题,这是澳门特区自“九九”回归20年来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和涌现出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之根本症结所在。

无论是技术培训师、还是汽车制造商,他们都非常关注钣金维修中的焊接技术。I-CAR也提供焊接技术认证课程,虽然通过率不低,但是参与培训的人数很少。国家对于完成学徒期的钣金工人,没有任何规定要求他们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然而对于豪华高端品牌的车型,制造商们都提供技术培训,而且在维修设备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例如,混合材料车身结构需要专业除尘除烟技术,也需要专门的操作区域进行维修。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旧澳门”经济近代化与现代化之履起步以来,如何妥善和有效地认识和处理博彩旅游业之“科学发展”、“健康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就始终是困扰“葡澳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谋划和拟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政策的一个非常棘手之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并且一直未能够探寻到一个标本兼治的破解之途。“九九”回归之前的若干年间,“旧澳门”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窘境,突出反映和体现在“独享半壁江山”之支柱性“主业”——博彩旅游业的日渐式微而连累相关辅助性“副业”——出口加工业等的凋敝,直接肇“旧澳门”的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低迷徘徊。“九九”回归以来的20年间,澳门特区经济发展和全面振兴过程中所遭遇的严重问题,则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和体现在“一业独大”的支柱性“主业”——博彩旅游业“大跃进”般的超常规发展极其严重地影响和压制了相关辅助性“副业”——房产建筑业等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会展商务产业、中医药产业、教育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正常发展甚至是基本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澳门特区经济体系、经济格局中日渐严重的或显性或隐性的矛盾、风险、挑战重重,而且还连带着派生出一个又一个的严重社会问题,直接肇整个澳门特区经济之“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向和形势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20年来,以往“独享半壁江山”的支柱性“主业”——旅游博彩业,由于体制性调整和变革——“赌权开放”的直接而有力的带动,以及其“外部”——祖国内地部分省区对澳门特区开放“自由行”的虽则间接但同样有力的促动,澳门特区经济的增幅呈现出了“大跃进”式的“井喷”现象,旅游博彩业进一步加剧形成了在澳门特区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格局中“一业独大”之“全面垄断”态势。一则,这一新变化直接拉动了澳门特区的经济发展情形自“冷”至“暖”至“热”,从“九九”回归前接连四年的“负增长”和持续低迷,演进到“九九”回归后之“恢复性增长”和“超常规发展”以及经济繁盛;二则,澳门特区处于“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支柱性“主业”——博彩旅游业的元气复原与全面振兴,却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有效地拉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包括诸多新兴产业的同步振兴和繁盛,并没有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澳门特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预想和预定目标。不仅澳门特区博彩旅游业以外的相关产业与诸多新兴产业未能实现同步同频的跨越式发展,而有机构建澳门特区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格局 “百业俱兴”各行各业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之“协调发展”与“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新局面,而且,即使在博彩旅游业的大系统内部,除却博彩业之外的“大旅游”各行业亦没有能够实现同步同频的跨越式发展。换言之,“九九”回归前“旧澳门”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和流弊——严重依凭博彩业的极度单一、单调的经济体系与经济格局,亦没有在“九九”回归后的“新澳门”时代得以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有效调整和变革。

也正是因为澳门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格局极度依凭博彩业之单一性、单调性现象和局面在“九九”回归前与后没有能够完成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调整和变革,因此,新旧澳门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并不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始终没有得以妥善化解,并且还伴随着近几年、近十几年澳门特区的经济总量与规模之“大跃进”式的增长而被“超常规”的放大。例如,澳门特区整个经济体系、经济格局之抗冲击能力、抗风险能力非常差的脆弱性和易反复、易波动性,澳门特区内外部的或经济性或非经济性因素的任何一点“微风习习”,即可能肇其经济发展反复出现“大开大阖”和“大盛大衰”之不正常现象,“九九”回归前澳门社会内部之“治安不靖”的动荡、外部之亚洲金融风暴,“九九”回归以后澳门特区内部的非典型肺炎肆虐、外部之全球性经济危机波及,都曾经直接或间接肇澳门经济发展的跌宕起伏,而导致其经济复苏的效果不彰。因为处于“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博彩旅游业对于澳门特区经济发展原本就极其有限之资源与空间(典型者如土地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生态资源等)的“超常规”占用和极限挤压,一些传统产业如服装业、零售业、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的复苏和全面快速发展没有形成新的助推力和支撑力,一些新兴产业如休闲旅游产业、会展商务产业、中医药产业、教育服务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既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也没有找到新的突破口。而澳门特区如果真的在其经济发展方面没有能够如期如愿实现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之“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战略目标,所谓的“转危为机”和“扬长避短”式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谈。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澳门特区近几年、近十几年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跨越了原本是有度、有序、有规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才能走完的路,而且还派生出一个又一个极端严峻而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例如,社会资本、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和高度洋溢,并没有能够直接带来广大澳门同胞整体性、全面性和普遍性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准包括幸福感与满意度的趋利趋好,全体在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悬殊不是在逐步消弭而是在日益加剧,“基尼系数”不是向低走而是向上升,全体在地居民的“和谐感”与“易居度”不是向好、向善而是向坏、向恶。再就博彩旅游业自身而论,近几年、近十几年“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直接导致了在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经营方面的实际困难和严重滞后,博彩旅游业经营方面的相关监管措施、监管制度、监管法律、监管规范存在诸多空白点,而澳门特区在近几年、近十几年来所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虽则偶然实则必然的所谓“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例如,澳门特区的本土就业者与境外来的输入就业者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澳门特区的本土资本、本土企业与境外来的输入资本、输入企业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澳门特区的博彩业“大鳄”与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等,恰恰正是澳门特区整体性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过程中“久久为功”、长期积淀之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的直接反映和具体体现而已。

“知彼”首先要研读考纲,所谓“心有考纲,备考不慌”。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总则,也是我们备考复习的总纲。教师研读考纲,才能熟悉考卷框架,清楚命题趋势,掌握题型与分值,落实各知识点的构建,抓住典型题目和创新题目……一句话,研究考纲的好处在于让老师对高考的各种题型了然于胸,甚至推测到一些接下来有可能的变化。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删繁就简,把最需要学生掌握的题型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什么澳门特区的博彩旅游业能够在“九九”回归后短短的20年时间里重新出发并实现令人称奇的“大跃进”,在稳固其在澳门整个经济体系中支柱性产业之“龙头老大”的显赫地位,其深层次的综合因素是值得探究的。例如:“九九”回归后社会治安态势的根本好转,使入境的游客恢复了对澳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九九”回归后中西文化交汇合璧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和彰显,使入境游客对澳门的思想兴奋点不再停留在单一的博彩方面;“九九”回归后“祖国内地因素”在澳门特区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积极影响,其中包括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支持澳门开放其航空市场,包括祖国内地有部分城市开放了对澳门特区的“自由行”,使入境游客的资源增加了宽度和厚度,等等。当然,至关重要的根本性因素,是澳门特区博彩业内部之体制改革与创新——适度“开放赌权”,从“垄断式”经营到“自由竞争式”经营,为澳门特区博彩旅游业完成“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在澳门特区的“第一个五年”,特首何厚铧以及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重点和反复强调是在首先把具有“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支柱性产业——博彩旅游业“做大”和“做强”的前提和基础上,进一步来推进实现澳门特区经济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预想、预定目标。

一方面,术前牵引能使侧凸凹侧挛缩的软组织蠕变松解,改善脊柱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等小关节的柔韧性,能使弯曲的脊柱伸直,可简化手术操作;本组7例侧凸患者均只采用低级别截骨(Ponte截骨),也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牵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了解牵引状态下脊髓耐受能力及脊髓神经损伤发生的情况,降低术后脊髓、神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本组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术中唤醒试验及SEP监测也未见异常,其中1例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合并脊髓不全性损伤(ASIA分级C级)逐渐得到恢复缓解(ASIA分级D级)。

在澳门特区的“第二个五年”,特首何厚铧以及澳门特区第二届政府,重点和反复强调是在具有“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支柱性产业——博彩旅游业“可控而有序有度”以及“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上,进一步来推进实现澳门特区经济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预想、预定目标。

在澳门特区的“第三个五年”,特首崔世安以及澳门特区第三届政府,在前任特首和前任特区政府已经开始下大力气对具有“龙头老大”显赫地位的支柱性产业——博彩旅游业逐步向“可控而有序有度”以及“健康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调整和全面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上,将实现澳门特区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具体目标,由以往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建设三大服务平台”,进一步明确和聚焦为中央政府所率先提出并且已经在澳门特区内部形成基本共识和主流意见的“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发展路向和定位上来,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以落实和推进。

在澳门特区的“第四个五年”,特首崔世安以及澳门特区第四届政府,继续坚持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发展路向和定位,坚持澳门特区经济“科学发展”、“健康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努力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的实践行稳致远创造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产品显示功能模块还支持多要素叠加显示,提供数据空间过滤功能,可对气象要素、地图、区域、色标、填色、线条等所有显示要素进行精细化调整,满足预报员制作预报产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平台中所有展示色彩可设置固定色彩,也可根据要素值采用分段、点对点、连续过度等方式色标填充。展示符号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可根据地图比例自适应缩放,确保平台各要素能得到清晰展示。

与此同时,从澳门特区的“第二个五年”开始,对于这些澳门特区整体性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过程中所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一直是高度重视、高度警觉,始终都在全力支持和全力推动澳门特区政府居安思危和“居危思危”,加以正确对待和有效破解。

早在澳门特区政府“赌权开放”之新决策、新政策刚刚付诸实施的时候,其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稳定之态势初露苗头,中央政府就已经富有前瞻性地适时提醒澳门特区政府要“未雨绸缪”,要“防患于未然”,要对澳门特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预作研判,要积极而稳妥地探寻应对之策和破解之道。2004年12月,赴澳门特区视察的胡锦涛富有针对性地指出:“近几年,澳门经济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仍然存在。要谋划长远,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同时,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对博彩业的管理,促进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25) 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12月21日。

在进入“九九”回归10周年之际,在澳门特区政府“赌权开放”之新决策、新政策已经实际推进了一段时间,其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稳定态势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更是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统筹谋划澳门特区经济发展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向和定位问题,明确提出澳门特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努力目标迈进、必须朝着构建“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努力目标迈进。2009年12月,赴澳门视察的胡锦涛富有针对性地指出:“要清醒认识澳门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深刻认识澳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26) 胡锦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0日。

另外,在此之前的2009年1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澳门特区视察,他对于澳门特区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也是其“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指出:“中央政府全力支持澳门特区政府实施多元化发展。”“澳门经济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适度多元发展之路。因此,澳门各界应当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奋力开拓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7) 《为了澳门的明天更加美好——习近平副主席考察访问澳门侧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月14日。 习近平强调:“澳门经济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适度多元发展之路。澳门各界应当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奋力开拓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28) 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月11日。

陶器的制作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在古代,作为生活基础品的陶器,除了作为简单的盛放器皿外,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更迭,在陶器的器型与外在纹样的描绘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时代性。无论是单纯为了实用,或者描绘图腾用以祈求风调雨顺,都是人们对于陶器这一器物的人性温度。说明了手工技艺体现人类文明和人类劳动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手艺的实用品格是它最本原也最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又如日本学者柳宗悦所说:“实用的工艺是最正宗的工艺。”

其后,自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习近平利用每年出席全国“两会”与澳门特区代表团进行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自2012年至2019年连续八年,利用在北京会见来列席全国“两会”和来接受新任命的澳门特首崔世安、贺一诚特别是亲赴澳门特区视察的机会,利用会见来述职的澳门特首崔世安的机会,再向澳门特首以及澳门特区政府、向澳门特区各方面人士阐述和重申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正视和高度重视澳门特区整体性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过程中所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必须正视和高度重视澳门特区经济发展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努力目标、朝着构建“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努力目标迈进的问题:“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保持澳门繁荣发展稳定的根本途径。……要保证澳门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推动博彩业适度有序发展和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两大课题。”(29) 《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分别参加审议》,《人民日报》2010年3月8日。 澳门特区要“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30) 《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人民日报》2011年3月7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澳门社会各界要同特区政府一道,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31)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和讨论》,《人民日报》2012年3月9日。 必须“继续统筹谋划,积极推动澳门走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年来,澳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一些长期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也随之显现,发展面临的风险有所积累。要放眼世界、放眼祖国、放眼未来、放眼长远,合理制定澳门发展的思路和蓝图,推动澳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要善于从长计议,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这是关系澳门居民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区域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大事。……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和完善对博彩业的监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32)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1日。 “当前,澳门经济受多种因素影响连续下滑,但澳门经济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社会保持稳定,发展也有许多新的机遇。希望澳门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增强信心,抓住国家发展提供的重大机遇,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可持续发展。”(33)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崔世安》,《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4日。 “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相信,澳门同胞一定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34) 《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崔世安》,《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8日。

取采血后动物的心脏,冰浴生理盐水洗净,弃除脂肪、血管及心房组织,将心室(自冠脉结扎线下方至心尖处)平行切成厚度相同的5片,置37℃环境下加入0.1%NBT染色15 min。通过数码相机采集图像,利用ImagePro Plus 7.0软件测算心室总面积和梗死区面积(正常心肌呈现蓝色,梗死心肌呈现灰白色),并计算心肌梗死率(%)[6]。

而正是依循此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包括在此期间正式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中央政府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并逐步将“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方向明晰为构建“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发展路向和定位上来,(35) 如“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人民日报》2016年3月18日);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19年2月19日),等等。 为支持和帮助、促进和推动澳门特区政府将澳门特区经济发展整体性、全局性之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各行业协调发展”即“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努力目标、朝着构建“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努力目标迈进,指明了方向。

目前,澳门特区内外部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已经在促进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发展战略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形成了主导性意见,而且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有效的系列举措加以切实贯彻落实。然而,这些澳门特区整体性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博彩旅游业“大跃进”式的“超常规”膨胀过程中所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要得以全面性和根本性的彻底破解和消弭,绝不是旦夕之功,绝不是在短时期可以奏效的大工程和系统工程,对于此一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包括可能出现的种种反复、曲折甚至是“阵痛”,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预期和精神准备。

自2015年来,我市充分借助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的大好契机,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累计开展了近两百个地质灾害隐患勘查、应急处理与治理工程项目和828户搬迁避让项目,3年来,共争取上级投入资金约1.5亿元。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创新思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2017年为例:各县市区本级财政投入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的项目累计达到76个,总计投入的经费约6000万元。此外、交通和铁路部门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境内铁路、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和治理。

20年来,澳门特区“一国两制”大背景、大框架下的经济恢复、经济发展、经济繁荣的探索之路,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期间种种的跌宕起伏、千回百转之甘苦,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求一国之大同、存两制之大异”的“一国两制”经济磨合、经济整合、经济融合的过程,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大历史之长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的实践,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冲击新挑战,充分考验着中央政府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充分考验着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同胞恪守和践行“一国两制”的政治智慧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抗压能力。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九九”回归20年来,以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全力支持为坚强后盾,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同胞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科学理论成功付诸实践,成功探索并充分积累出了在“一国两制”大背景下管理特区、建设特区、发展特区的丰富经验。尤其是其经济发展方面, 澳门特区政府和广大澳门同胞直面各种机遇和挑战、直面各种预料中的和意料外的困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趋利避害”、不断“化险为夷”、不断“转危为机”,不仅卓有成效地维护了、巩固了、发展了澳门特区经济恢复、经济发展、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使澳门特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迈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地,为澳门特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国两制”建设之“第三个十年”的“再铸辉煌”,夯筑了一个比较扎实的基础和底蕴、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且在推进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和构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从而使澳门特区的经济“科学发展”、“健康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并谱写更加精彩的“一国两制”之“澳门故事”的正确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站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瞻前顾后”“继往开来”,我们对“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区实践行稳致远的光明前景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这一切,一如2018年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所指出的那样:“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港澳同胞继续以真挚的爱国热忱、敢为人先的精神投身国家改革开放事业,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36) 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3日。

Guided by “Appropriate Diversification ”and “One Center ”and “One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20 -yea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Characterist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Macao ’s Return to China

Qi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Key words ]20 years of Macao’s return to China;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Moderate Diversification”; “One Center”; “One Platform”

[Abstract ]In the past 20 years since Macao returned to China in 1999, the practic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the Macao SAR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he “New Macao” has explored a trad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windows, bridges, international channels” and “super contacts” to maintain the country’s foreign economic ties. Macao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moderate diversification of economy” and building “world tourism and leisure center” and “business and trade cooperation service platform between China and Portuguese-speaking countries”. That is to say, it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long-term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which further enriches and deepen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practic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Macao.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思想研究》(项目号:18BDJ010)、“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之“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 李文苓]

标签:;  ;  ;  ;  ;  ;  ;  

以“适度多元化”和“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建设为导向-澳门回归20年“一国两制”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