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意义探讨论文_卓岩

60例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意义探讨论文_卓岩

(西平县人民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900)

【摘要】目的:对肾结核超声临床的诊断意义展开探讨。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6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并对肾结核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超声图像类型进行分类研究,观察超声检测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所选患者中,经超声检测检出患有肾结核疾病的患者有54例,检出率为90.00%;按照超声图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其肾结核类型可分为:钙化型10例,囊肿型11例,骨节型4例,积水型20例,混合型9例。结论:针对肾结核患者应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精准率,且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不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伤,是当前临床诊断肾结核疾病的首推方法。

【关键词】肾结核;临床诊断;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057-02

肾结核是近几年我国医学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在早期时期因临床特征具有隐匿性因此难以被有效查出,而在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后,患者会逐渐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血尿现象,此时患者的肾功能已丧失部分,若在此时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则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因此,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举措[2]。为深入探讨该话题,本文将超声检查作为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并对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展开探讨与分析,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6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经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2~70岁。在临床表现中,有34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症状,37例患者出现腰痛症状,22例患者出现血尿现象,仅有1例患者临床未出现任何特征,所有患者在入院初期均进行尿结核菌培养、PPD试验等检查,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采用在GEL7彩超仪作为临床检测设备,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并根据多方位检查所需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俯卧位等姿势,将超声探讨从肾脏的不同角度、不同切面观察肾结核的大小面积、形状等,对超声回声进行密切观察,观察皮髓质的实际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3.0,检测结果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肾结核的超声检出率

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所选60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测检出患有肾结核疾病的患者有54例,检出率为90.00%,其中,属于右肾结核的有25例,左肾结核20例,双肾结核9例;按照超声图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其肾结核类型可分为:钙化型10例,囊肿型11例,骨节型4例,积水型20例,混合型9例。

2.2 肾结核超声图像表现

囊肿型:经超声图像显示:肾器出现局部体积扩大,经探讨扫查可发现明显的肾囊回声,且肾囊壁厚度不同,在仔细观察下可发现回声斑点,且囊壁周围边界十分模糊,囊内会出现光点回声。

肾积水型:肾积水型可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重度和轻度积水,从本次超声诊断的20例肾积水患者中,轻度的有11例,重度9例,经探讨扫查可发现肾包膜不完整,肾盂出现扩张,内壁出现明显的边缘回声,且回声较强,输尿管出现狭窄现象,经图像显示会出现明显的低回声现象。

混合型:经超声扫查肾包膜表面不平滑,肾脏形状不同,内部无回声,在扫查出现斑点现象时,其会出现在明显的回声症状。

钙化型:肾包膜表面不平滑,经扫查可发现明显团块,且内部出现强回声,扫查后侧会出现明显的声影,和肾结石容易出现混淆现象,但与肾结石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在肾浅层区域发现宽声影。

3.讨论

肾结核疾病是诱发因素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在临床中属于血源感染。肾结核患病者在患病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特征,若在早期阶段中患者未及时发现异常或进行相关病理诊断,其会在疾病发病的4~8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后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而此时患者就诊时其病情大多都已进入晚期阶段,患者的肾脏组织纤维已发生增生现象,钙质累积于肾脏区域,患者逐渐丧失部分肾功能,并伴随结核菌对肾盏粘膜的影响给肾脏进一步带来损害,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完全丧失[3]。在此过程中,结核菌会随着尿液输送传播至膀胱、尿道等组织中,使得输尿管发生溃疡症状,膀胱开始出现肉芽肿及水肿,逐渐形成结核结节,导致输尿管出现狭窄,引发肾积水症状[4]。

当前,肾结核疾病在临床中的常见诊断方法为而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该技术的研发不仅为肾结核疾病提供了更优质的诊断方法,还能在无创方式下有效检出患者的病理部位、病理形态、病理面积等,且在临床中操作简单,能够从多角度、多切面了解患者的病灶部位,根据超声反映的图像特征判断肾结核疾病的发展阶段,同时还能为超声图像表现对其进行分型,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具针对性,在当前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的诊断环节中[5]。从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所选60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测检出患有肾结核疾病的患者有54例,检出率高达90.00%,由此可得出超声诊断在肾结核疾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肾结核患者应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精准率,且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不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伤,是当前临床诊断肾结核疾病的首推方法。

【参考文献】

[1]徐秀芳,付秀婷,许静晶.超声对26例肾结核及其分型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4,3(01):70+93.

[2]孙雅丽,何新立.肾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5(09):3712.

[3]刘明,陈久发,邹建安,华和元,邵明峰.中晚期肾结核诊断(附68例报告)[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4(02):216-217.

[4]衡佩祥,杜秋林,李俊松.B型超声与X线诊断肾结核的对比观察[J].吉林医学,2014,29(09):6017-6018.

[5]张亚雄,杨璐,周妍,刘武岩,朱胜.肾结核的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及CT的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4(06):536-538.

论文作者:卓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60例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意义探讨论文_卓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