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徐超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徐超

汉寿县恒基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汉寿县 4159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了解理论和路线,只有做好设计指导工作,才能提升资源利用率。水利工程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理念转变,融入生态化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中以生态水利工程理论建设为例,对路线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理论模式;路线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不仅有助于调节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而且对促进我国水资源利用与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源的浪费现象。生态理念下的水利水电设计,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的保护,对促进水利水电建设的绿色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主对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准确把握生态水利工程既是经济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也是河湖生态功能维护的重要手段,更是生态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物理载体的内涵要义出发,定义生态水利工程是指: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工作方针,在保护河流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的前提下,持续为经济社会提供生态维护、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服务功能,并传承、弘扬生态文化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树立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研究河流水系自然水循环要素的内在规律,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出发,规范和约束人类对自然水系的强大扰动,以节约资源、绿色发展模式统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利用的需要;重大水利工程更要考虑传承中国历史文化、弘扬水文化的功能需求。

2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特点

①可持续的特点。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与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密切,其具有的可持续特点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结合生态环境,设计出科学的建设方案,比如,将旅游项目增加到方案中,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还要正确估算工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资源,并优化配置资源,以此使能源消耗降至最佳,使当地环境得到保护,使我国社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②自然性的特点。生态理念的主要特点就是自然性,其指的是顺应自然的发展需求,不破坏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尤其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③社会性特点。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其具有的社会性特征,需要对社会价值进行考虑,比如,灌溉蓄水、抗旱防洪等,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与价值充分发挥。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论路线

由于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功能性不足以及其他负面影响等,为了保护环境的整体性,在实施阶段需要尊重环境建设的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后续设计阶段,对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注意事项,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后,才能促进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初期,工作人员必须深入到实践中进行调研和处理,对于收集和整理的地质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强化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的了解,结合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源等,以生态学作为基础,在对生态水利项目进行了解后,提前进行系统的筹划,一般情况下,进行系统的筹划,只有确定一套的完整的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方案,才能符合要求。在评估阶段,从宏观层面入手,此外兼顾到微观注意事项,进行资源合理化配置和管理。在优化配置的阶段,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当前基础上,进行区域经济建设和指导,一般情况下,在项目经济发展的阶段,了解经济指标,结合生态管理的注意事项,在保障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结合生态学理论知识,对主体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密切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环境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阶段,了解种群配置的组合类型,强调的是整体循环效果。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路线

4.1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体系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更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体系,加快推广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管理运用,提升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质量和效益;转变以往偏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前提条件,把环境影响最小化作为工程设计的重要目标;加强重大生态影响研究,切实减缓工程建设对河湖水文情势、水环境质量、水系连通性、重要生境及生态功能的影响;减少资源消耗与生态损耗,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要求,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中,强制要求水利工程承担生态功能维护的基本义务。

4.2生态水利的构建路线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了解区域承载概况,水源本身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在各项管理基础上,如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关键。根据建设要求和承载能力等,对各项指标进行确定,在生态水利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了解损伤类型,在安全管控的基础上,可能存在不可逆的损伤,在关键因素掌握的过程中,了解防护需求,只有做好线路分析工作,才能符合路线应用要求。根据结论形式和案例指标等,安全体系建设程度需要满足整体区域对众多不良灾害的防护需求。

4.3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综合功能的结合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应当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城市发电、防洪、调水、旅游、生态等,使水利水电的多功能发挥出来。城市河流有助于维持城市生命系统,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得到缓解,因此,开发与保护河湖生态功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应当将河湖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将其功能不断完善,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以此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生态设计理念的有序结合是关键,在正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从理论和技术的方向入手,从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的方向入手,按照可持续管理要求实施。只有完善合适的生态设计方案,才能确保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探究中从生态水利的构建路线、生态水利的相关技术标准、施工建设控制、实现工程设计和水利工程的结合等入手,保证设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龙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233.

[2]刘正茂,赵艳波,崔玉玲,王艳玲.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07(08):26-29+33.

[3]张燕平.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剖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6):130~131.

论文作者:徐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和思路探讨论文_徐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