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王建军[1]2001年在《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之一,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研究山东城市体系的论着也日渐增多。本论文主要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整优化的对策。 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前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论文第一部分对主要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包括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带理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理论的内涵及其对于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意义,构建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第二部分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山东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山东省17地市及5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实力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并将部分运算结果图形化。根据计算,提出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四个特征:开放式扇形格局、双维引力不同、双核心结构为主导、经济重心向海偏移。 第叁部分运用动态分析和逻辑推理,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些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政策条件、经济条件、人口条件及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等,各种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而且每一种条件都有其促进和限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形成的双重作用。论文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根据以上5种因素,探讨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得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必须从城市系统的整体出发的结论。 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分析山东省城市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山东省的优越条件,科学的调整、优化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模式。第四部分在将山东省与全国主要城市密集区比较之后,认为山东省城市密集区存在经济集聚程度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内部不协调、内陆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山东省21世纪初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调整模式:城市带和城市区模式,该模式基于山东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标准。

郭玉明[2]2013年在《山东省城镇体系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和完善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也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城镇体系也进入一个激烈演变期,包括大城市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兼并以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当前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规模体系不正常,大中小城市的比例不协调,分布分散,特大城市的城市问题突出;职能体系重复,城市之间的竞争激烈,缺乏合作;空间结构不合理,布局混乱等,亟待优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省份之一的山东省,其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体系变化较快,并不断改变着区域整体的空间格局。因此,正确认识山东省城市体系特征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城市体系,优化结构,有助于带动山东以及环渤海地区城市与经济的发展。全文共分6个部分,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阐述城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对应着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第叁章为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演变与优化。选取199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县级以上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据,通过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及分形理论等方法分析出规模结构的演变,总结出规模结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规模结构的优化对策。第四章为山东省城镇职能结构演变与优化。通过引入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纳尔逊法进行城市职能特征与分类研究,选取2000和2010年两个时间截面的有效数据进行对比,最后针对其特征归纳出职能结构的优化对策。第五章为山东省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通过分析山东省城镇经济规模结构的影响力及城市流强度,来总结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规律,以期寻求到一种新的布局模式,同时还针对当前布局的特点归纳出优化空间结构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为山东省城镇体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总结第叁、四、五章分述的优化城镇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山东省城镇体系合理高效发展的建议。

刘新芳[3]2008年在《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和农村是人类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其中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对周边地区起着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区域差异,使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本文以山东省48个设市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包括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重心变动及调整优化的对策。主要研究方法及结论包括: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特征及空间分异。通过不同的计算公式,对山东省城市人口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山东省48个城市的人口规模金字塔、首位度、分维数、基尼指数,并将部分运算结果图形化。根据计算,提出山东省城市体系人口规模结构的特征:城市体系相对完善,双核心结构且城市首位度变大、分维数逐渐减小、基尼指数先变大后减小。最后提出山东省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异特征:城市数目东多西少、人口分布轴向性扩展、人口分布空间指向性明显。研究城市经济规模特征及功能分异。分别利用标准差和系统熵度量方法,研究经济规模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规模发展不均衡,1999年以前集聚作用较弱,1999年以后集聚作用较强。对山东省各城市叁次产业聚类分析后,运用区位商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细化产业分类来研究产业结构,计算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和各产业的关联度,并对山东省城市职能分异进行探讨。研究城市用地规模空间扩展特征及机理。首先定量研究用地规模空间扩展的时间、空间、效益特征。然后运用动态分析和逻辑推理,对山东省城市体系用地规模空间扩展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城市空间扩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这些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政策因素、经济条件、人口条件及交通和环境等因素,各种条件及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且每一种条件都有其促进和约束城市空间扩展的双重作用。最后运用凸壳方法对山东省用地规模空间扩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扩展主要为填充型,说明山东省这一时期城市轮廓平面形态逐渐趋于紧凑,山东省城市轮廓形态现有特点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发展趋势。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重心及重心移动距离。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地重心处于最中间位置,且变化幅度处于中间;GDP重心位于土地重心的东北方向,说明相对于土地重心来说GDP重心偏向东北部各城市,且GDP重心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人口重心位于土地重心的西南方向,且变化最剧烈。基于以上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优化的建议和对策。进一步强化济南、青岛核心地位,通过扩大人口规模和提升产业结构来实现;增加大城市数量,重点培养基础好、潜力大的一些中等城市,以迅速扩大这些城市的规模,使其尽快发展成为大城市;扩大小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重点加快叁大城市圈的发展和强化六大轴线辐射作用。

崔学刚[4]2016年在《高速交通背景下山东省城市职能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采尔曾言:“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交通能够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城市之间的联系格局乃至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等产生深刻影响。兴起于20世纪初叶并延续至今的高速交通建设革命,正在促进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快速变革,其中城市职能结构变革最为剧烈。在区域和城市复杂系统内部,高速交通作为一个循环子系统发挥着重要的通道功能,城市职能因交通引发的要素集聚和扩散效应而不断演化,中国制造业的空间迁移态势、高铁外交战略的实施等也深受高速交通建设的影响。鉴于高速交通对城市职能演变的重要影响,本文以高速交通大省——山东省为例,尝试探究高速交通背景下区域职能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而提出基于高速交通建设的合理优化对策。本文在汇总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山东省高速交通建设现状及城市职能结构的基础上,先是构建了高速交通优势度评价体系,并明确了“整体倒‘T’型、局部团块状、洼地居四角”的山东省县域高速交通优势度分布格局,进而揭示出山东省城市职能存在人文关怀及特色职能欠缺、同质竞争大于差异化发展、中心城市现代职能和交通职能滞后等问题。随后,以相关性分析、中心性职能测度等方法重点分析了高速交通影响下山东省城市职能结构的4个层面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速交通建设对山东省城市职能结构影响显着:(1)城市产业结构由“正菱形”加速向“倒锥形”演化;(2)城市发展内涵逐步由机械增长转向质量提升;(3)城市交通辐射力和要素交换能力显着增强;(4)中心性服务职能的加强导致城市职能多中心度步入离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研究了高速交通作为影响的作用机理,包括城市职能腹地扩展、产业集聚与内生增长、资源集约利用效应、产业布局优化、枢纽效应5类机制,其对城市经济联系、产业虹吸效应、生产要素流动、产业布局均衡化、增长极形成等方面意义显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速交通建设的山东省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对策,主要包括:(1)区域职能分工与市内职能分区结合;(2)综合职能与特色职能并重;(3)注重城市潜在职能挖掘。

于巧红[5]2012年在《基于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中心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功能的区位布局和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在旅游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东半岛基于区位优越、政策支持和基础良好等因素,近年来旅游业获得了跳跃性发展,在整个山东省旅游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省政府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8+2)旅游合作协议》等政策文件促进半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鉴于此,论文以山东半岛10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研究的角度切入,对10市所辖范围的旅游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布局,以求对依据资源、市场等因素进行旅游规划的传统思路有所创新。论文首先对山东半岛10市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遵循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的研究思路,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性地建立了旅游中心城市体系中心性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山东半岛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据此对山东半岛旅游区空间结构进行了规划布局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山东半岛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计算出了各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隶属度,从而得出山东半岛旅游中心城市空间布局总体上呈均匀分布,具体到地区级则偏向烟台威海两地集中的结论;计算出了山东半岛各市旅游业发展专门化水平,对主要城市的旅游功能进行了定位。2、根据1中的研究结果,遵循点、轴、面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思路,将山东半岛旅游区规划为由2个一级节点、8个二级节点、6个叁级节点;山水圣人旅游发展轴、济青沿线旅游发展轴、黄海沿线旅游发展轴和渤海-黄河叁角洲旅游发展轴四轴;山水圣人旅游功能区、海滨海上运动旅游功能区、烟台威海旅游功能区和潍坊东营淄博旅游功能区四区组成,构建了完整的半岛旅游空间结构。

陈延斌[6]2013年在《山东省外资企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城市网络体系变化》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全球的经济、社会与空间景观。以外商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力量对区域经济与社会过程产生重大影响,表现为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的持续演化。地处东部沿海的山东省,是我国主要的外资流入地之一。这些外资在山东省城市与区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城市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新生因素。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外商投资在山东省的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对城市体系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论文以山东省域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GIS、社会网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评估了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两组影响因子,借鉴社会网络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城市网络体系的结构特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该部分从国际投资理论、外资的区位选择、外资对投资地的影响、服务业对外投资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区位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基础理论,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外资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该部分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政策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为理解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格局演变提供宏观背景。其中,对外开放政策、市场化改革与地方分权、产业结构调整与外资企业的发展最为相关。第叁章: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在分析山东省外资企业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与空间统计方法对外资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识别了制造业外企与服务业外企的“热点”地区演变。运用变差函数研究了外资企业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了随机性因素与结构性因素对外资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第四章:外资企业的区位影响因素。以新古典主义的企业区位理论为基础,利用多元回归方程评估影响外资企业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研究中通过空间非均质性变量与集聚经济变量两组区位因子来解释不同行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区分了先天属性作用与后天属性作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不同影响。第五章:外资企业对城市体系的影响。以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省的投资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企业联系的城市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中心性、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网络派系结构等叁个角度研究了山东省城市网络体系的结构与特征。从经济发展、市场化、制度等叁个方面选取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网络发展的因素。

高岭[7]2017年在《山东省城市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加剧了城市的空间联系,信息化、交通便捷性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和扁平化,有关城市联系的研究也经历了由城市等级联系到城市功能联系及网络联系的转变。山东省是我国沿海经济大省,也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一环,西部连接内陆,东部半岛地区优良海港是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桥梁,但其内部海陆差距巨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国家、山东省分别提出多项发展战略指导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而城市空间联系结构是空间优化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山东省的城市联系对统筹区域发展具有实际意义。论文在总结城市联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山东省17个省辖市区2000-2014年15个年份的数据,借助Arc GIS、Ucinet、Spss等软件工具,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辐射模型、复杂网络模型从节点、连线、网络叁个层次对山东省城市空间联系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通过逐步回归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区域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时空格局演变节点层次特征:(1)整体上,城市流强度稳步增强,但发展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体化程度不高。(2)空间格局上,东部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沿海地区趋于高水平扁平化发展,而内陆地区低水平城市较多,发展极不平衡,且差距呈扩大趋势,形成以济南为中心高地,四周洼陷的格局。随时间发展,各省辖市区城市流强度以济南、青岛、烟台为首,总体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增长速度先慢后快。(3)城市流强度结构上,经济实力大于城市流倾向度型城市数量较少,城市流倾向度大于经济实力型城市数量较多,多数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受经济实力的限制处于较低水平。时空格局演变连线层次特征:(1)从轴线分布及演变看,山东省城市联系格局经历了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极核式发展阶段到以济南-青岛内陆线和威海-烟台-青岛-日照沿海线为发展轴的走廊式发展阶段再到高强度互动发展的网络化发展阶段的过程。(2)在联系量及联系方向上,离心式对外联系量大于接受其他城市的向心式联系。对城市联系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呈两头较稳定、中间变化大,等级内变化大、等级间变化小的时序特征,最终导致叁大版块的差异,即沿海经济区最高,济南都市圈次之,鲁南经济带最低。时空格局演变网络层次特征:(1)中心性方面,从空间布局看,以省会、副省会城市以及距离省会较近的实力较强的城市为核心,由核心至外围呈梯度递减。从时间演变看,城市中心性整体逐步提高,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变化较小,半边缘城市变化较大。从点入度与点出度来看,每个城市的点入度、点出度总体较为接近,并保持共同增长的状态。(2)集聚系数方面,城市网络联系渐趋紧密、成熟度稳步提高,但整体仍较松散,城市间的联系依赖于中心城市的桥梁和中介作用。随时间发展,城市联系网络越来越完善,中心城市的邻接城市集聚性日渐增强并发展为新的中心,边缘城市的互动能力也逐步增强。(3)凝聚子群方面,2005年以后各子群内部联系较紧密、子群间联系较松散,逐步发展至成熟。济南-淄博子群是影响全省的核心子群,也是山东省城市凝聚子群发展的源头和基础。随时间发展,凝聚子群数目变化不大,但结构划分十分不稳定。城市联系及发展影响因素:代表城市综合实力的城市基础规模、对城市联系具有直接牵引作用的产业服务以及作为城市联系必要载体的资源流通力对城市联系潜力起着主要作用;新时代下文化教育水平、信息科技水平、城市化质量在影响城际联系格局中的作用呈上升趋势;交通可达性对城市联系潜力的影响力有所削弱,而城市位置则不是影响城市联系的主导因素。城市空间联系发展对策与路径:首先,缩近济南、青岛联系,促成两核心相互支撑的局面,提升双核心的牵引力;其次,发展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整体互动能力;再次,强化主要联系路径,促进联系网络内部集聚;最后,借助交通设施网,形成“井”字形发展格局,推动山东省各城市协调发展。

范毓[8]2015年在《江苏省沛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指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在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形成的一种空间排列、联系与组合形式。对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来说,其优化研究有利于城乡统筹,提高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因此是城乡规划学研究的新热点。随着区域空间整合趋势的加快,依据国家、江苏省及徐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城镇化的新要求,以及沛县城镇体系的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所涉及概念和理论辨析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模型、纳尔逊区位熵法、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等测算方法,主要应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逐层对沛县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进行剖析研究,找出沛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特征,结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趋势,提炼出沛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并得出以下结论:近期,沛县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时期,城镇空间分布以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为点——轴开发模式。远期,沛县城镇空间分布应呈现高水平均衡分布特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可考虑核心——腹地模式。本文对小范围区域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及时解决了沛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县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体系。

邹丽君[9]2016年在《新疆城市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且与八个国家接壤,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近年来,新疆的城市数量增加,但城市相关性不足,使得该城市体系的整体功能发挥的不充分,影响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体系是一个涉及城市群体内部的组织及组织成员关系的社会化概念,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社会进步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地区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以新疆为区域范畴,以城市体系结构为研究主线,在西方城市体系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进行梳理,合理归纳和总结城市体系结构的涵义,分析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计算首位度、区位熵、关联维数及集聚维数等值,对新疆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比较静态分析2000年与2014年新疆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后,发现呈典型的首位分布,结构不合理,缺乏超大、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较少;第二,新疆城市职能过于集中,结构趋同,突出职能单一,专业化指数偏低;第叁,新疆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主要呈局部带状、整体环状布局,小集聚、大分散,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等七个大城市的聚集维数均小于2。通过以上的分析,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新疆城市体系结构:第一,培育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扩大大城市规模,增加中等城市数量;第二,进一步明确各城市的职能定位;第叁,以乌鲁木齐市等7个城市为中心,建立核心城市群,发展沿交通线城市带,扶持沿边境城市带。科学合理化新疆城市体系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李春慧[10]2006年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时空结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众所周知,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而城市群则是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特别是商品经济与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日趋发达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典型研究区域,研究了城镇体系的时空结构,希望对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能起到指导作用。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与职能结构、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状况以及对策建议。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群以及城镇体系的概念,并简述了国内外在城镇体系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另外,引言部分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做了评估。第二部分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近代、建国后、改革开放后这八个时期详述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演进历程,并预测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叁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在规模等级结构这一部分中,计算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以及分维数。在职能结构这一部分中,用区位商和职能强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镇的职能状况。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形态的分析,提出了在空间结构方面半岛城市群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优化空间结构的原则及措施。第五部分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王建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01

[2]. 山东省城镇体系演变与优化研究[D]. 郭玉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 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 刘新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 高速交通背景下山东省城市职能结构优化研究[D]. 崔学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5]. 基于旅游中心城市体系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 于巧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6]. 山东省外资企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城市网络体系变化[D]. 陈延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 山东省城市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D]. 高岭. 河南大学. 2017

[8]. 江苏省沛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范毓. 中国矿业大学. 2015

[9]. 新疆城市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 邹丽君. 西北民族大学. 2016

[10].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时空结构研究[D]. 李春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