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社会资金运行分析及政策取向_投资论文

我国全社会资金运行分析及政策取向_投资论文

我国全社会资金运行分析及政策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社会论文,取向论文,资金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近年来全社会资金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全社会资金分配格局和运行态势呈现了新的特征:经济货币化程度明显提高,资金总量快速扩张,资金结构明显重组,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银行积聚资金的能力显著增强,国民储蓄保持较高的水平,资金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利用外资快速增长。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供求总量失衡,通货膨胀比较严重;资金分布过于分散,国家财力严重不足;资金粗放投入,产出效益不高。

(一)全社会资金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资金规模迅速扩大,但资金供求总量失衡,通货膨胀比较严重

资金总量和结构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全社会资金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全部资金,其总量大体可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全社会资金总量持续快速扩张。1991年全社会资金总量为21618亿元,1994 年达到4500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7.6%;1995年达到55400亿元,为1990年的3倍。整个“八五”时期全社会资金总量为173730亿元, 分别是“六五”和“七五”时期的5.5倍和2.5倍。

然而,伴随着资金总量的快速扩张,近年来我国资金供求出现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1992年至1994年全社会资金总需求连续几年较大幅度地超过全社会资金总供给,供需逆差率分别为6.5%、7.3%、6.2%, 高于5%的警戒线水平,由此导致连续几年高通货膨胀。1993 年物价上涨率为13.2%,1994年高达21.7%,1995年为15%左右。

(二)各部门资金快速增长,资金结构明显重组,但资金分布过于分散,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削弱

全社会资金总量通过分配与再分配形成各部门资金。按照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参与资金活动的主体可分为五个机构部门:居民、企业、金融、政府(财政)和国外。一个部门所拥有的资金实际上是该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该部门所拥有的实际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资金总量的快速扩张,各部门所拥有的资金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94年,居民部门的资金达到31627亿元,是1990 年的2.49倍,平均每年增长25.6 %; 企业部门的资金达到7016 亿元, 是1990年的2.32倍,平均每年增长23.4%;政府部门的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及其它收入,并扣除对其它部门的转移支出)达到7458亿元,是1990年的2.44倍,平均每年增长25%;金融部门的资金(指金融机构自有资金的年增量)从1991年的343亿元逐步下降到1994 年的45亿元。

突出的问题是资金分配在80年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个人倾斜,资金分布呈进一步分散态势,国家宏观调控财力进一步削弱。在全社会资金中,居民部门资金由1991年的68.9%逐步提高到1994年的70.3%,1995年进一步提高到70.4%;企业部门的资金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17.8%下降到1994年的15.7%,1995年为16.1%;政府部门所占资金比重基本稳定,最近两年呈下降态势,1991年为13.3%,1992年为14.3%,1994年下降到14%,1995年进一步下降到13.5%。在政府资金中,财政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1991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1993年下降到16.2%,1994 年进一步下降到12.2 %。同时,从政府分配方式来看,目前我国政府分配除正常的财政收支外,还包括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地方部门自行设立的各种基金、收费等制度外收支,以及一些部门和单位非法进行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体制外收支,分配行为很不规范,缺乏统一性。据测算,目前政府外财政性资金约占GDP的10%, 大体相当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这些财政性资金脱离预算监督和管理是导致近年来预算内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下降和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国民储蓄特别是个人储蓄保持较高的水平,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但储蓄结构不合理,个人储蓄比重过大加大了社会投资总成本

“八五”期间,我国社会总储蓄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较高水平上,其中,1991年为39.2%,1993年高达41.6%,1994年为40.8%。特别是居民储蓄近年来快速增长。1991—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2.2%,其中,1994年比上年增长41.6%。居民储蓄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一是由于居民实际收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1—1994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5.6%),这是储蓄增加的基础。二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单一,目前城镇国有单位职工住房、医疗等支出主要由国家负担,使得居民总体水平不高的收入中,仍有较多的剩余部分可供储蓄。三是由于居民投资渠道不宽,全国范围的乱集资自1993年下半年后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债券控制在很小的规模内,股票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四是储蓄保值贴补对稳定存款起了重要作用。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国民储蓄的高水平和快速增长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来源,有力地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八五”期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33%(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高达39%(其中1994年高达40.8%)。但是,目前我国的储蓄结构还不够合理,政府储蓄比重过低,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明显减弱,而居民储蓄比重过大,加大了全社会的投资总成本。在总储蓄中,1991年,政府储蓄占13.2%,企业储蓄为33.6%,个人储蓄为53.2%;1994年分别为5.8%、35.9%、58.3%。 由于个人储蓄存款平均利率高于其它存款平均利率,个人储蓄比重过大,银行不得不付出超额利息支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通货膨胀,除了要支付正常利息外,还要支付大量的保值贴补利息。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银行一年用于居民储蓄保值贴补利息支出约为300—400亿元。

(四)消费基本平稳,投资快速增长,资金流向趋向合理,但资金投入过于粗放,资金的使用效益仍比较低下

从资金流向来看,全社会资金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这里的投资指广义的投资概念,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近年来,我国消费基本平稳,投资快速增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基本正常,经济增长模式由80年代的消费拉动转为投资拉动,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91年我国社会总消费为13146亿元, 总消费率为61.9%;1994年总消费为26656亿元,总消费率为57.3%;1995 年总消费为31850亿元,总消费率为59.5%,比1991 年下降2.4 个百分点。 1991年我国社会总投资为7517亿元,总投资率为35.4%;1994年总投资为18944亿元,总投资率为40.8%,比1991年上升5.4个百分点;1995年总投资为21000亿元,总投资率为39.2%。 投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的看,近年来我国资金流向趋向合理,特别是自1993年下半年中央采取了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以后,经过整顿金融秩序,我国资金配置开始朝国家产业政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一是加强了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资金投入,一批骨干工程和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初步改变了其滞后的局面。“八五”期间,国有单位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的投资比“七五”时期增长2.4倍,投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二是强化产业政策的力度,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对规模效益差、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建设项目或企业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或调整、改造,促进了资金使用结构的优化。

突出的问题,一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于资金的大量投入,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1991年至1994年我国全社会总投资平均每年增长30.6%,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24.8%,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二是资金的使用效益不高, 且呈逐年下降之势。 1991年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为11.81%,1992年下降到10.33%,1994年又进一步下降到9.77%。

(五)资金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资金融通规模迅速扩大,直接融资开始成为国家和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市场发育还很不充分,市场运作方式也不够规范

近年来,我国资金融通规模迅速扩大,资金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1991年我国资金融通总量为11250亿元,1994年扩大到3227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9%;1995年为40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在全社会资金融通中,直接融资方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个人投资、企业和国家筹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以1992年为例,居民部门资金融通(净金融投资)总额为4941亿元,其中居民投资于有价证券和参与集资部分占居民部门净金融投资的30.8%;企业资金融通(资金流入)4043亿元,其中各种有价证券融资占企业部门融资总额的33.2%;财政通过国债直接融资占财政全部融资的38%,1993年为50%。到1994年末,我国累计发行各类有价证券6100亿元(其中国债3211亿元),股票114 亿元(实际筹资360亿元)。但目前我国的资金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化程度仍比较低,利率还不能反映资金的实际成本;而且资金市场在宏观管理上还有待进一步规范,资金的流向还不尽合理。

(六)引进外资增长迅速,外资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装备更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流向还不尽合理

整个“八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比“七五”期间增加3倍多,平均每年增长43%, 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外资的大量涌入从总体看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装备的更新,但是,近年来我国资金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大量外流的异常现象,除1993年为净外资流入690亿元外, 其它年份均为数额比较大的资金流出,其中,1991年为718亿元,1994年为661亿元,1995年为700 亿元左右。同时,从利用外资的流向来看,相当一部分外资流向房地产或证券投机等不合理方面。

二、1996年我国全社会资金配置的政策取向

1996年我国资金配置政策取向应选择为: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调整和优化全社会资金分布结构,引导全社会资金沿着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方向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实行总量适度从紧和结构相互协调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继续抑制通货膨胀

(二)统一预算管理,规范政府分配行为,扭转政府财力过于分散的状况

从1996年开始应将统一预算问题提上工作日程。在清理和整顿制度外和体制外资金的基础上,分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家预算体系,逐步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补充建立国有资产预算、政府投融资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新的财政预算制度,以完善复式预算体系,规范政府行为,理顺分配关系,扭转政府财力过于分散的状况。

(三)强化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努力减少财政赤字,实现财政运行的良性循环

要大力加强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同时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支出规模,努力减少财政赤字。在收入政策方面:(1)完善税制, 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流转税制度,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进程,同时加快地方税和农业税等税种的改革。(2)要加强对税收征管的力度, 严格控制税收减免。一是要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努力做到该收的税全额地收上来,堵塞其流失的漏洞。二是在降低关税税率的基础上,清理、调整、取消进口税减免优惠政策;改进和完善出口退税办法,切实解决少征多退的问题。在支出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严格控制财政支出。首先要尽快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其次要清理和整顿财政信用,规范财政信用的使用方向。努力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管理的轨道;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信用资金,必须纳入各级政府投资计划,进行统筹平衡。

(四)从紧控制货币供应量,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严格信贷资金的管理,努力减少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促进金融有序运行

金融部门要加强信贷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着力调整信贷资金的使用结构,努力提高信贷资金的效益。要研究制定产业信贷政策,根据产业政策和效益原则颁布各产业(行业)的最低资本负债比例,并根据各类金融机构的性质,规定其对不同产业信贷投入的比例。改进财政贴息的运用办法,建立专项贴息基金,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对流动资金贷款,要根据企业资产负债率、经营管理水平、产品销售状况和还贷能力等因素,继续实行扶优限劣的区别对待政策。对经营状况较好、产品畅销、有盈利的企业,银行在信贷上给予支持;对于资产负债率高、产品平销或滞销的企业,贷款要从严控制;对亏损企业,凡产品有销路能够归还贷款的可酌情贷款;对危困企业要帮助其逐步转产;对资不抵债不能偿还贷款的企业,不增加新贷款并逐步促其兼并破产。对固定资产贷款,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效益原则和各项贷款条件,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建设。要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引导其资金流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贷款规模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五)配合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鼓励企业补充自有生产经营资金,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加大企业存量资金调整力度,努力促进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通过各种途径逐步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应鼓励企业用税后利润补充生产经营资金,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待债务负担过重的国有企业,对于竞争性行业的小型企业,应运用租赁、兼并、拍卖和破产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重组和结构优化;对于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重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应通过明确国家投资主体,建立国有资本金注入制度的方式,改革资产负债结构;对于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鼓励同一地区国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无偿划转,支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间产权重组。

(六)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形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和实现收入分配货币化,同时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引导居民收入流向

(七)严格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着力调整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流向,加强国家重点建设

要加强控制投资总量力度。一是推行法人投资责任制,建立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建立和完善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合理划分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责任,完善投资项目备案制度。二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尤其是要控制一般加工工业和市场前景不明高档消费项目。三是要加强对投资资金源头控制,建设项目一定要有规定比例资本金,严禁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抵作资本金投入,对资金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各种违章拆借、非法集资、高利吸存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同时,继续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集中财力增加对能源、交通及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机械、电子、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的重点建设。

(八)推进后勤服务、职工福利和公有住房的社会化与商品化,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

(九)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的资金市场,进一步规范市场融资行为

健全市场体系,拓宽资金市场领域。继续发展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包括国债市场),进一步规范外汇市场,搞好期货市场的试点,逐步形成社会主义资金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利率体系,中央银行要尽快探索建立新的利率机制,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浮动权。适当扩大包括股票债券直接融资的比重,继续发行地方企业债券并适当增加发行数额,为地方企业提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筹资渠道。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诈骗和金融犯罪,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十)积极审慎引进外资,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与管理,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要进一步增强我国对外资吸引力,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对外资采取鼓励政策。同时要注意协调好内资与外资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内资的前提下利用好外资,避免在内资闲置情况下去利用融资成本和风险均很高的商业性外资。认真执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资增加对生产性项目投资,减少对房地产项目投资,使外资投向更趋合理。

标签:;  ;  ;  ;  ;  ;  ;  ;  ;  ;  ;  

我国全社会资金运行分析及政策取向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