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凤,余艳兰,高雅,匡碧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1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根据肛门疼痛及排便问题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排便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排便次数以及便秘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肛肠科;肛门疼痛及排便;应用效果

对于肛肠科而言,在肛肠科手术之后对患者最大的影响便是疼痛感,大量临床经验发现在肛肠科患者手术之后发生疼痛的可能性较高,同时很大部分患者都存在较为剧烈的疼痛感,无法耐受。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大多数的肛肠科患者都更愿意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这也间接提高了临床中疼痛对于患者的危害性。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肛肠科医护服务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希望可以为今后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110例患者均满足肛肠手术的基本指征,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1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总共5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43.5±5.2)岁,平均病程(8.9±2.1)个月,痔疮患者21例,肛瘘患者12例,肛裂患者13例,肛周脓肿患者6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常规组总共5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42.8±4.9)岁,平均病程(7.0±3.2)个月,痔疮患者21例,肛瘘患者13例,肛裂患者10例,肛周脓肿患者8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两组患者的多项一般资料数据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满足对比研究要求。

入选标准:符合肛肠手术的基本指征;无任何与本研究结果相关的干扰因素,例如脏器疾病;无任何精神异常,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能够全程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方法,具体由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实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闲逛知识以及常见问题、症状的应对措施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其搭配饮食,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行严密的生命体征检测,为患者保持良好的手术体位,保障术后康复效果。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根据肛门疼痛及排便问题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护理。对患者的饮食生活进行管理。在术后患者清醒之后,便可以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膳食的合理搭配方案,并按照肠道的恢复状况逐渐恢复成为正常饮食,并嘱咐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对于大便干结的患者可以督促其食用蜂蜜、香蕉等润肠通便的食物;2、功能锻炼。手术之后按照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给予其适当的功能锻炼指导,内容主要是以提肛运动、缩肛运动为主,运动强度以及频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运动目标在于对血液循环的改善、疼痛的缓解、水肿的消除以及术后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3、排便护理。为了更好的维护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隐私权利,应当为患者提供隐秘的排便空间,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害羞、尴尬等情绪,督促患者不能因为排便疼痛而刻意憋便,促使患者养成定时定点排便的习惯。告知患者不能过度的蹲便,排便的过程中不能过度的用例,预防伤口发生撕裂促使肛周疼痛与水肿症状的加重。督促患者在首次排便时如果存在带有血丝的血便不必惊慌,在便后需要对臀部进行全面清晰,并保持肛周的干净卫生。在手术之后的3天开始,对于仍然没有排便的患者可以采取口服液装的石蜡进行辅助排便,有必要时也可以根据医嘱应用甘油灌肠通便,促使大便软化更顺利排除;4、疼痛护理。为患者讲解手术之后伤口疼痛的引发原因、机制以及控制措施,强化患者对于相关现象的认知,由护理人员完成相关的护理操作工作。在平常的护理中,为了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可以借助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借助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途径转移注意力。手术当天可以采取耳穴贴压神门、交感、肛门、皮质下刺激反应点等途径进行疼痛控制,耳穴贴压时应用王不留行子对耳廓的穴位进行刺激,借助经络传导实现对脏腑功能的调节作用。手术完成之后的第二天晚上以及每次便后应用中药祛毒洗剂进行坐浴护理,每次的熏蒸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控制的温度为40℃。对于疼痛过于严重或患者无法耐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医嘱应用镇痛类药物;5、心理护理。为了有效的降低患者因疼痛而导致的负面现象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应用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等途径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规避因为不良情绪而导致疼痛阈值下降,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舒适度。在护理中对于对康复存在疑惑或顾虑的患者,可以为其列举近期治疗案例,强化患者治愈信心,改善手术疗效;6、药物更换护理。因为肛肠科患者更换药物时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感,为了更好的减轻甚至规避这一疼痛感,在换药过程中动作应当规范、轻柔、流程,纱布条妥善放置,规避因为压迫力量过大而导致疼痛感提升。换药过程中必须采取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护理相关感染的现象出现。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排便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

疼痛情况以WHO疼痛分级标准作为标准,对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I至IV级以此为无疼痛感,轻度疼痛、能够耐受,疼痛明显、难耐受,疼痛剧烈,无法耐受。

排便状况以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周内排便用时与术后2周内的排便次数、便秘发生率。

并发症以伤口感染、伤口撕裂、伤口水肿、尿潴留为统计项目。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实验组患者2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撕裂出血、3例伤口水肿、2例尿潴留,发生率为14.55%;常规组患者5例伤口感染,6例伤口撕裂出血、10例伤口水肿、10例尿潴留,发生率为56.36%。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3.讨论

针对肛肠外科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排便困难等原因的机制,采取饮食护理、功能锻炼、排便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多项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手术之后患者的疼痛感,促使患者顺利排便,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护理体验。手术之后实行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刺激性食物对患者胃肠道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痔的发生可能性。肛门功能的锻炼能够一定程度的干山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促使患者术后可以顺利的排便。排便护理当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是改善与维护患者心理情绪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术后疼痛与不良心理情绪会导致患者对医护服务形成严重抵触情绪,此时发生医患矛盾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对此,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转移患者注意力,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人性化,提高护理满意度。另外,换药的过程是引发剧烈疼痛的主要因素,在换药时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可以有效的减轻药物所呈现的疼痛感,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的康复体验更加舒适。

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借助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排便状况也有明显的恢复。这也证明了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疼痛感受等无疑有着显著的作用与价值。另外,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伤口感染、撕裂出血以及伤口水肿等多项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组,这也证明了针对性护理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性价值,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蒋玉芳,徐琴.肛肠科术后针对性护理对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5,20(5):233-234.

[2]孙丽英,肖永刚,刘心茹,等.针对性护理对肛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4(3):488-490.

[3]马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针对性护理在行胃癌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830-833.

[4]王慧萍,唐丽玫,王国芳,等.微量镇痛泵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21(5):587-589.

[5]吴英,李敬波,毕伟.针对性护理对高龄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7):1061-1064.

[6]李昌秀,彭南海,令狐玉双,等.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环状混合痔病人术后效果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5):286-289.

[7]黄闯,李明哲,刘畅.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Meta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14(7):976-978.

[8]隋慧艳.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四川中医,2015,23(6):182-184.

[9]何柳,张铭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54-57.

论文作者:李凤,余艳兰,高雅,匡碧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凤,余艳兰,高雅,匡碧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