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_刘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_刘剑

(南部县永定镇小学 南部 637300)

在习近平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一、创设民主宽松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事实证明,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闸门,萌发创造力。所以,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让学生笑着去学,做到真正尊重每个学生。每一节课,我走进教室,便以亲切、和蔼的笑容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感到轻松而愉快,感到无拘无束,整个课堂充满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同时,我还坚持把趣味带进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堂上,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开火车”“数学诊所”等,把各种趣味性恬动融合在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中。这样,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就能配养创新意识。

二、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实施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因为,只有“疑”才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同时,对于爱问“为什么”,爱提怪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能泼冷水,打击自尊心,面积应善加引导,保护其质疑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教师要讲究质疑的方式,做到学生自己能释疑的,绝不相帮,对于学生自己有潜心释疑的,要组织他们积极讨论、争辩、翻书查找资料等等,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如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能为零,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等,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四、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例如,在六年级一道判断练习“在除法中,除不尽的,结果一定是循环小数”的教学中,在我评讲时就有些学生说提出:“教师虽然你说他是对的,但结果为什么是循环小数呢?你验证过吗?假如数字很大,又怎样呢?”又有一个学生提出:“教师,如果我用分数去表示结果呢?那它的结果就不是循环小数了,你又怎么解释呢?”诸如这些的同学,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通过师生的辩论,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两全其美。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例如,我在教学六年制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册的《分数乘法》时,教材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这个结论是针对于教材上面的内容总结出来的。但有一个学生就提出:“我觉得这样是犯了科学性的错误,虽然这句话是根据上面的推导而得出的结论,我觉得作为结论,应该有它的严谨性,课本里面的这句话就缺少了严谨性。我觉得应该改为这样‘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这位学生的问题实在出乎我的预料,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说法,鼓励他写信向编委会提出意见,结果全班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不但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五、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时代的呼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就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

论文作者:刘剑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论文_刘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