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论文

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论文

新中国 70年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

扶小兰1凌海金2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2.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全面推进、提档升级转变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成就显著,社会治理实现了从秩序重建到社会和谐、从“管理”到“治理”的历史性跨越与创新,为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淀了历史经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统筹兼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社会建设; 伟大成就; 基本经验

一、引言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在中华大地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由此引领社会建设的方向、进程和结果。70年来,党领导人民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生活的伟大社会建设实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全面推进、提档升级转变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也为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淀了基础与经验,提供了历史镜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建设相关的思想与实践始终伴随或归属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同时进行着。至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建设”概念,社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由此也日渐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社会建设主要有广义论、中义论和狭义论三种代表性观点。广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自然界相对的社会的整体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整个社会系统;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实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发展;狭义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领域的建设。由于“社会”可作为或大或中或小的系统而存在,从广义、中义、狭义区分“社会建设”概念只具有相对意义,不能截然分开。本文所论为“狭义的社会建设”,即主要指党和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所从事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社保等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与社会治理活动。而“狭义的社会建设”又不能脱离“广义的社会建设”,因此,本文以“狭义的社会建设”为视角和切入点展开论述,又将其置于“广义的社会建设”的宏阔视野中进行考察和审视。

社会建设是具体的历史的动态过程,其内涵和外延总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内涵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了让中国老百姓过好日子”,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党领导的社会建设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各有侧重,但不论何时贯穿其始终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教育等基本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文所述社会建设主要包括以社会事业为主的民生建设和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的社会治理。

二、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成就显著,社会治理实现了从秩序重建到社会和谐、从“管理”到“治理”的历史性跨越与创新。

(一)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从而领导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进而迈进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和提质。物质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旧政权和长期战乱遗留的“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百业待兴,党和政府进行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即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实现这一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的根本前提。为此党和政府领导各方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促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稳定了人心。新中国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1952年至201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长到90030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长到2018年的64644元,增长542倍,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7。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持续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便是最直观的反映和写照。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7倍,实际增长59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6.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56年的88.2元增长到19853元,名义增长224倍,实际增长28.5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5.6%。[3]与收入的跨越式增长相伴相生的自然是人民穿着的时尚化与居住条件的显著改善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新中国70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的增长,人民对穿衣的需求不再满足于遮体避寒的基本需求,美丽、时尚、品牌、个性成为人们穿着追求的共同心理和普遍风尚。城乡居民日常穿衣实现了从“穿暖”到“穿美”,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4]274的转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愈加美丽。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1956年增长5.8倍,达到39.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1978年增长4.8倍,达到47.3平方米。[3]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是社会生活现代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直接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排污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匮乏,市容市貌破败不堪;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农村环境普遍恶劣。新中国70年来,党和政府为此倾注了极大心血,社会公用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极大变化,人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品质明显提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绿化祖国”运动到新时代的“美丽中国”建设,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愈加优美。

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提升。伴随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收入的显著增长,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且品质显著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无疑是保障和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与大众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1949年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55个、博物馆21个、文化馆896个。2018年全国有公共图书馆3173个,比1949年增长56.7倍;博物馆3331个,比1949年增长157.6倍;文化馆3326个,比1949年增长近3倍;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达114.4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为306.9平方米。2018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75个;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9%和99.3%;全年生产电视剧323部、故事影片902部,动画、纪录、科教和特种影片180部;全年出版图书数量比1950年增长34倍,达95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6.85册(张)。[5]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教化和熏染中得以逐渐提升,随之也促使他们对精神生活更高品质的追求,进而增强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激情、自觉与自信,由此促使健康文明进步的文化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进而促进社会生活、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迁。

(二)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与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6],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正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仅获得快速发展而且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15],为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和动力,从而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赢得主动、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

就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和成效而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铲除历史遗留的匪特、烟毒、赌博、娼妓、游民乞丐等顽症,治理失业、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社会治安等社会问题;到新时期打击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治理失业、贫困、游民乞丐、留守儿童、环境污染、公共卫生问题等社会问题,以及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着力于打造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方针政策与举措。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为根本,重构社会治理体系、重建社会秩序,到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变迁。展示了70年来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心、魄力和成效。

70年曲折而飞跃的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杰出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各级各类教育均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新阶段,初、中等教育在实现普及化的基础上更加着力于提高,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与1949年相比,2018年,研究生教育招生数由242人增长到85.8万人,在学研究生由629人增长到273.1万人,毕业生由107人增长到60.4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由3.1万人增长到791.0万人,在校生由11.7万人增长到2831.0万人,毕业生由2.1万人增长到753.3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254倍、241倍和358倍;普通中学在校生由103.9万人增长到7028万人,比1949年增长66.6倍。[7]2018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人民整体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1982年至2018年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5.3年提高到9.6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2年提高到9.26年,增幅将近80%;粗文盲率由22.8%降到了4.9%。[6]70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促进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与历史性跨越。

(三)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就辉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并被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所证明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建设既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党的根本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和动力源泉,必然要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坚持其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13]32新中国7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4]

3、秧龄过大,造成带胎移栽一般北方水稻品种机插中苗要求秧龄30到45天移栽到大田,超过这一秧龄,一般随着秧龄增大早穗植株也随之增多。

(四)从劳动保险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事业飞跃发展

社会保障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安全阀和稳定器,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基本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根据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实际状况与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创建了以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2月26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1952年6月27日颁发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为标志,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相继建立,其生老病死、伤残等待遇有了明确的规定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渐扩大,待遇水平逐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10],从而建立完善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不断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实现全覆盖,我国社会保险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11]社会救助方面,已全面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济、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以廉租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4]297社会福利事业也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福利政策不断完善,受惠范围逐渐由特殊群体向全社会拓展。拥军优抚安置制度亦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由此,“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项目齐全、覆盖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框架”[4]296已然建成。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极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起了民生保障安全网。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到新时代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新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城镇为主到城乡全覆盖、从“覆盖劳动者”到“覆盖全民”,从低水平的基本生存保障到全方位提升的飞跃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2018年,全国有41848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5239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有13445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964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 22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有23868万人其中有8085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2043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全国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008万,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520万,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为455万,全年有1075万人次获得临时救助;有4972万人受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3825万人次获得医疗救助;有861万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获得国家抚恤和补助。[5]

(五)从“管理”到“治理”、从秩序重建到社会和谐:社会治理创新成效显著

新生的人民政权,必然要求彻底铲除国民党反动统治根基,建立一套全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政权体系。这就为统一的城乡基层政权组织和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前,保甲制度是国民党政府控制和管理基层社会的有力工具,即是中国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政府在接收旧政权的过程中,对保甲制度采取一律废除的原则。1954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为新型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于此,各地城乡都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来实现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从而初步构建起一套基层党组织、各级人民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分工协作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伴随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城市以“单位制”与“街/居制”相结合,在农村以“乡/村体制”和“人民公社体制”为主,确立了以党政为中心的高度一元化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社会管理体制逐步从高度一元化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转变。在城市,《城镇街道办事处条例》《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居委会组织法》《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相继颁布实施,街居制得以恢复发展,社区制逐步建立完善;在农村,人民公社被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所代替,《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颁布,提供了乡村自治的法律依据。社会管理主体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社会管理体制由此实现改革创新与转型变迁。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战略思想,并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社会治理理念创新与体制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12]新中国70年来,社会治理理论、制度和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心路历程与实践轨迹清晰可见,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初心使命与伟大成效。

新中国70年来,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地坚持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深化和完善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举措,尤其是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卫生与健康发展新理念新战略,促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变的历史性飞跃,充分发挥了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提升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的强大作用。

2017年,VR/AR等更多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字报纸,打破了传统的图片+文字的报道方式,将视频、声音、动画等元素融入新闻叙事之中,优化其视觉呈现效果。

三、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经验启示

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奋进,党领导新中国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淀了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回顾70年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以汲取历史智慧、走向美好未来。

村长知道不能跟他一本正经,反正就是嘻嘻哈哈,说对了就当敲打他,说错了也只当开玩笑打哈哈。动不动找什么镇长书记,我还不晓得你。如今人家还说你呢。你上次去县里找赵书记,说是赵书记还跟你说了话。人家问你,赵书记说什么,你说赵书记叫你滚开些。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缺医少药、疫病丛生是旧中国医疗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医疗卫生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8];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医疗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以及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卓有成效地领导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走向新的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卫生工作方针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引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四大方针”,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新时代“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9]凸显的是卫生工作方针“变”与“不变”的传承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而贯穿始终的灵魂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以上述工作方针和理念为根本指导和遵循,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卫生防疫制度,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劳动卫生及学校卫生等各项卫生事业,采用中西医结合开展医疗保健,特别重视加强妇幼保健事业,从而改善了城乡卫生环境和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迅速提高医疗科技水平,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与1949年相比,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长271倍,达99.7万个;卫生技术人员增长17.8倍,达952万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增长到8.81人,而1949年仅1.00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到6.03张,而1949年仅0.16张;[3]居民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6.1‰,[1]孕产妇死亡率由150/10万下降到18.3/10万[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方向

1082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ervical tuberculous lymphadenopathy

(三)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教育,是百年树人之大计,是立国强国之根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无形之手。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既是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条件和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前,处于反动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压迫之下的广大工农群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接收和改造,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并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转变,从而翻开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促使新中国教育事业在不断调整、改革与创新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中国70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最根本成就就是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重要“一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无疑都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组织和行政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法治保障”纳入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

(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和物质基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17]13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8]1079因此,中国共产党要“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18]1081。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也就决定了新中国的中心工作必然是经济建设,以为社会建设等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提供前提和物质基础。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的“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9]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21]1可见,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不断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

当前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纸质作业存在许多弊端[3];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加[4],医学院校加强了医学教学课程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作业的网络考核逐渐被医学生接受。文章就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网络考核对本科生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认真体会,现总结如下。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为人民谋幸福,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17]14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此,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21]20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正是始终本着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的理念和目标,领导人民进行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生活的社会建设实践,从而在遭受长期战争摧残破坏和旧政权统治遗留的烂摊子上,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保障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益、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发展需要。这既实现了社会建设的目的和价值追求,也为进一步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当然也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事业创造了安定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

大部分图书馆中的资料管理人员都具备基本的档案保存知识。但是对计算机使用水平不同,尤其是一些老的资料管理员,计算机水平匮乏。计算机技能存在极大差距,这样严重影响电子文档的管理工作。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进而会致使电子文档管理缺乏安全保证。同时在使用和保存电子文档方面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文档资料的丢失。

(六)人民群众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3],“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只有相信人民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24]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8]1031“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6]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7]。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根本上说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无疑是重要的历史活动,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8]。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中,党和政府始终十分强调和重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进社会建设事业。

(七)统筹兼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是其始终遵循的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有效的基本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这是我们历来的方针。”[13]1861957年,他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做出各种适当的安排。”[13]228统筹兼顾的实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的事业服务”。[13]228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绝不能“单打一”。[2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社会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30]在社会建设中要“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21]7“统筹兼顾”自然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要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两个系统的功能,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政府负责,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无疑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地重视、坚持和发展“统筹兼顾”这一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N].中国信息报,2019-07-02.

[2]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J].中国统计.2018(8):7-12.

[3] 国家统计局.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跨越 阔步迈向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N].中国信息报,2019-08-12.

[4] 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5] 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9-03-01.

[6] 国家统计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N]. 中国信息报,2019-08-23.

[7]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72—75.

[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46.

[9] 姚力.卫生工作方针的演进与健康中国战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3):41.

[10] 《砥砺奋进的五年》编写组.砥砺奋进的五年—从十八大到十九大[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208.

[11] 熊杏林,毛国辉,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制度篇[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252.

[1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24.

[1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 祝灵君.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和命脉[N].解放军报,2018-06-29.

[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16]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8(1):3-8.

[17]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

[2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2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4]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

[25]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81.

[26] 任贵祥.中共十八大的灵魂、创新及历史特点[J].中共党史研究,2013(3):18.

[27]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N].人民日报,2013-06-26.

[28]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9]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30] 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答问[N].人民日报,2014-02-09.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24(2019)10-021-028

基金项目: 2019年重庆市年度项目“新中国70年重庆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研究”(2019YBDJ018)。

作者简介: 扶小兰,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凌海金,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黄 昇]

标签:;  ;  ;  ;  ;  ;  

新中国70年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与经验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