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41048219861113XXXX
摘要: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性及自身的内外条件,通过对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合同要求,实现预期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安全监督管理,其最终目标就是保障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性。笔者在分析国内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安全监督管理方案,并针对此方案可能潜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可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土木工程建设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土木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相符,同时还应不断地优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及资源配置,这样方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1.1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
土木工程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相比显得尤为特殊,因为土木工程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工种一起配合才能够完成,而且施工步骤较为复杂,因此土木工程建设一般更加的不确定,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频率与数量己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相较于交通事故,其在事故发生后更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整个破坏链难以逆转;而相较于煤矿事故,其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具备工作岗位的特殊局限性。针对于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我国己经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一些相关防范措施,可是效果却极为有限。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数量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时常会发生反复,很难得到稳定的下降趋势。
1.2土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重心都放在应该如何获取更多利润上,从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虽然现在我国施工单位与相关部门都开始逐渐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之前理论基础的缺失,使得当前安全保障理论研究进度缓慢。相关学者往往会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但是如果只是直接照搬国外理论,很难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这也使得我国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与工作人员欠缺相应能力,大大增加了工作过程中事故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我国当下土木工程建设承包制度也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诱导作用。当下我国相关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投标采取最低价中标法,这使得不少承包商为了能够中标恶意压低价格。虽然总资金数额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压缩,但这也使得承包商处于“获利”与“安全”的矛盾当中。为了能够保证承包项目能够获得可观的利益,承包商不得不减少安全投入,这也将土木工程项目至于危险的境地。
2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
针对目前国内土木项目监督和管理的发展现状,考虑到安全监督管理政策的外部因素,笔者针对如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2.1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项目方案
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唯有编制出相对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方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使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然而,土木工程的管理与监督方面存在着如下一些特点:①国内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人工操作的方式,极少采用现代化机械,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安全监管的难度。②承包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队伍往往并非固定的,这样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也会对工程施工监管责任的划分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有关项目的安全监管出现一定的流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土木建设工程通常比较繁杂,在施工期间牵涉到诸多部门,必须协调好各个部门的施工作业,方能保证施工的顺利、有序开展,因此,对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与管理项目方案的要求比较高。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建筑单位若想将安全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则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征,编制出相应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并将其当作企业施工的准则、行为规范及价值观期望。而若想落实好安全文化建设,则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应制定出一套相对健全的制约体制及激励体制,如考核体制、责任和行为约束体制、奖励体制、安全体制、人文关怀体制等。②应构建并不断地优化企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还应将统一的思维模式、安全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心理认同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施工环境,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③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遵循“尊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生产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划分安全生产责任。
2.3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安全定位管理
定位管理是指将详尽的资料体系作为物与人结合的媒介,借助施工现场的监管及调整,以实现公平、公正地分配资源,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实现科学合理地管理施工现场,使企业的施工质量及效率实现全面的提升,而且可以有效地协调好施工现场中物品、人员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建筑施工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地监管。建筑施工的安全定位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对设计、实行、分析、检测以及组织等工作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借助工业工程学办法来对生产工艺与设备、环境与物、人与仪器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及整合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2.4施工安全监管措施
①应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质量管控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材料质量的管控力度,并对机械仪器加以合理地选取与使用。②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管理原则,严格管控好施工的项目成本,如人工费支出、材料采购、项目预算等,同时还应对定额管理核算、生产组织、计划制定等环节加以高度重视,以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实现显著的提升。③在施工期间,应在全面考虑企业内部项目之间的时间差异及特殊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管对策,并保证其能满足经济性、先进性及适用性的要求。④构建安全监管对策,应全面贯彻执行责任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加大安全宣教力度,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⑤应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及特征,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控制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营造一个文明的生产施工环境,有序地摆放施工材料及工件,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从而为施工安全及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⑥在施工期间应合理地把控好各种生产因素,保证生产活动科学、安全地开展,将各项施工安全监管对策严重落实到位,以便为顺利、有序地开展各项施工活动营造一个优良的氛围。
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不仅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切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唯有将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方案严格落实到位,并不断地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方案,才能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越,李楠,艾晓芹,何薇.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12).
[2]聂星,姚常伟.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
[3]许超.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中安全监督管理方案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38):168-169.
论文作者:刘松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土木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