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工程理论的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论文_周昉

基于工业工程理论的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论文_周昉

湖南电力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2000

摘要:价值链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和流程控制是现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采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方式,能够有效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和扁平化管理的需要,创新公司的业务实践。基于价值链的管理目标,企业管理过程再造构成了企业新的组织结构,扩大了企业的信息竞争力。生产控制可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从源头上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工业工程;企业管理;流程优化

1 工业工程理论概述

工业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改善传统管理方法存在的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理论主张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寻找最经济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方法。在保证产品生产和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为、物质和制度上的损失,从而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法。工业工程理论分析了时间维度的作用,通过规范全球意识,配合企业管理过程的方法,形成了取消、合并、简化和重新安排的管理过程。传统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由迈克尔•哈默提出的四阶段模式,基于此基础菲利普•罗兰提出了五阶段模式,但是他们提出的理论都倾向于企业建构目标,然后以此为中心进行流程分析和培训。它的理论忽略了过程分析技巧的使用,没有考虑到信息、时间和地理位置。运用工业工程理论,对改善企业管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分析人员理清各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可以考虑到效率变化的时间因素,对各流程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

2 基于工业工程理论的企业管理流程优化措施

2.1 用逆向思维建立一个取消过程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内外环境不断变化。如果在制定阶段(当时)仍然遵循以建立环境为基础的管理过程,那么具体的实施过程就会出现机械化和僵化的问题。对于旧的管理流程,没有灵活的适应性,错误的部分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企业传统的宣传手段是使用横幅和黑板报进行宣传,但同时,受当时信息媒体条件和员工文化素质的限制,没有扩大信息吸收的方式。然而,在信息社会,企业可用的宣传手段增多,对信息内容的编辑和调整也可以及时进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传统的信息宣传方式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取消的方法。

运用逆向思维形成决策思维,通过对比企业现状和企业条件的具体内容,提出关于旧管理模式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是否取消不必要的流程。也以企业信息公开为例,对于某一新的系统和规章的通知,相应的业务人员可以自行下载规章内容,然后通过指定的局域网路径发布。这消除了挂横幅的方式,充分利用了业务人员的存量资源,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质变。

2.2 管理惯性修正,应用归并过程

对于经营年限较长的企业,其组织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分块过于清晰,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得资源无法共享,导致资源囤积问题。企业的地方资源在整体情况下不能发挥高效率。例如;1、以制造企业为例。向员工发放餐刷卡,由所属物业管理公司办理。为了收集和整理员工用餐卡的信息,基本流程如下: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印制空白卡发给各单位;2、工会将按照其职责范围内的员工逐一填写信息,然后发送给个人;3、员工到指定的食物卡,月底到食堂。在上述过程中,员工需要在每月月底将刷卡交至餐厅,并且只能在指定的餐厅使用刷卡,以证明员工有吃饭的权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工业工程理论的过程来解决。首先,我们可以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库存资源的情况,然后安全部门会检查员工胸前的钥匙卡等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员工的具体单位和姓名。将员工的钥匙卡和饭卡合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食堂工作人员将根据钥匙卡来确定用餐规则,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统计,以节省数据统计的低效。基于这一理念,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也可以借鉴,如办公用品和材料配件的申请和审批需要经过安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的批准。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合并相关流程,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简化申请人的审批流程,有效节约时间和管理成本。通过正确的管理,突破传统企业管理的局限,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各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关联性,从而减少各部门的推诿和低效。

2.3 过程控制识别,运用简化流程

对于某个企业的管理流程不能有效的进行合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库存资源的浪费,这对于流程优化来说是非常紧迫的。因此,基于现状,简化实现。根据iso9001:2000标准,将过程定义为投入转化与产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并分别对产品的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控制。然而,大多数企业往往忽视了后者,使其在长期实施中难以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管理的低效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复杂的界面有很大关系。复杂的信息接口设置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严重失真。这就导致了互相推诿和争吵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定位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了太多的关键点,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并不协调。企业资源按部门划分,缺乏一定的共享机制,导致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例如,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企业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复杂的业务联系流程。当相关方到达企业所在地时,联系方仅限于电话联系,并为合作人员办理入厂证。在此期间,在进入企业大门进行业务联系前,要核对多个程序。生产和保密所必需的验证过程不能省略,因此简化了关键控制点。如果门禁能根据地址簿判断联系人是否收到,则联系人应在工厂入厂证明上签字,以应使用作为签章放行凭证。同时做好记录备查。从而去除不必要的或优化的过程控制点,简化,提高企业管理过程的优化。

2.4 信息化支持,运用重排流程

信息化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是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实行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的信息支持。构建企业的信息网络平台,运用重排流程,针对生产和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和控制,以此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订单信息与生产制造无缝对接,提高流程管理效率。此外,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日常管理,如考勤管理。传统考勤主要为员工签字,这样的安排有很大漏洞,其他员工可以为迟到同事代签。对于员工迟到、早退、病事假并不能做动态控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新一代的刷脸考勤机器,配合“钉钉”管理软件,优化企业考勤管理的信息记录和处理流程,有效为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员工考勤数据,防止员工代签的情况发生。配合钉钉软件,员工能够通过手机对病事假等常规工作内容进行申请,然后配合刷脸考勤机的记录,整合成相应数据。运用重排流程管理企业设备,如生产成型模具按照相关规定需要对不同型号大小的模具进行性能测试试验,对于执行或不执行试验的模具,实行台账式管理。按季度定期向上申报,但是基层管理薄弱的单位,可能会出现设备漏检或试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重排流程,从全局角度,建立以下流程:(1)采购部门按照相关规定,采购经过耐压等试验的生产成型模具;(2)安环部对入库的设备进行编号备案,将相应信息录入信息系统;(3)各职能部门在领取设备时,首先在信息系统录入相应使用信息和用途;(4)定期生成模具的试验期限,提示工作人员组织性能检验试验;⑸单位相关部门到指定地点校检。

结束语:

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管理正朝着扁平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管理水平也在逐步压缩。在精简管理人员的情况下,通过管理过程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过程控制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管理风险。持续改进和改进的过程,注重细节的积累,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兴涛. 浅谈工业工程手法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电业,2018,(6):32-34.

[2]刘桂林. 何 肸. 黄蕊. 工业工程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与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5):96,98.

论文作者:周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基于工业工程理论的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论文_周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