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_爱国主义论文

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_爱国主义论文

把握爱国主义内涵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内涵论文,爱国主义精神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爱国主义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征途中,高扬爱国主义这面富于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旗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和内容,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为了祖国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这种感情和精神反映了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祖国的依存关系,是对个体和民族整体命运密切关系的理性把握和认同。爱国主义世代相传,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不同的阶级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2版,第520页)。因此,对爱国主义必须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在私有制社会里,掌握国家政权的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有两重性。一方面,当外敌入侵时,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也会起来与入侵者斗争,从而其行为有利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在强敌的威逼和打压下,为保住其私有者阶级的利益,剥削阶级往往动摇不定、妥协,甚至对侵略者卑躬屈膝,甘愿做“儿皇帝”,成为压迫本国和本民族的帮凶,帮助入侵者压制扼杀劳动人民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镇压他们反抗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强大的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者,则往往打着民族利益、全民利益的招牌,争霸世界,侵略他国。此时,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感往往被利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对外扩张服务。这在近现代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它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摆脱了剥削阶级爱国主义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它超越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眼界,能够正确处理本民族利益和其他民族利益的矛盾、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的矛盾,尊重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反对民族偏见,主张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友好相处,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它与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斗争相联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它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统一,坚信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处于无权的、被奴役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工人没有祖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91页)。无产阶级要抛弃资产阶级祖国的观念,把祖国从资产阶级统治下解放出来,把对祖国的热爱与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结合起来。祖国是无产阶级斗争中最强有力的因素,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因此无产阶级不能对自己进行斗争的祖国这个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环境采取无所谓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参见《列宁全集》第17卷,第170页)。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首先是民族性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83~284页)同时,由于统治工人的资产阶级并不限于在一个国家内进行自己的统治,而且总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无产阶级,各国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一致,阶级敌人是共同的,所以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又是国际性的,全世界无产者必须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国际任务和民族任务是统一、不可分离的。

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历史内容也随着主要任务的变化和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为己任,经过长期探索,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民族独立、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具体到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就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21、520页)。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48页)。

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爱国主义传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和道德风范,培育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革命先烈和杰出人物,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脊梁。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爱国主义同爱社会主义密切相连,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同上,第1048页)。

关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曾作了深刻说明。他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2页)江泽民也指出:“我们今天讲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了的真理性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获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为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邓小平强调:“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不言而喻,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对于生活在台、港、澳的同胞和海外的爱国侨胞来说,他们虽不一定都拥护社会主义,但绝不反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相反,他们反对台独、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已成为当今我国衡量人们是否真正爱国的标准。如果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对立、割裂开来,不仅违背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同时也伤害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050页)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盲目的肯定、有强烈排他性的情感和心理,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工具。而我国当代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的统一,使爱国主义传统得到升华,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的趋向,这是狭隘民族主义根本不可比拟的。展开来说:第一,我国爱国主义具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品格,它从时代主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出发,主张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这一品格充分体现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上。我国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立足于增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二,爱国主义是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道路,“永远不会接受别人干涉内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9页),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反对霸权主义中,不信邪、不怕压;同时,我们坚持永远不称霸,在国际事务中主持正义,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为建立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努力。另一方面,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我国顶住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压力,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国家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同上,第361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最崇高的解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同上,第346页)毫无疑义,这是崇高的国际主义。

可是,有人把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污蔑为“狂热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说成是“爱国主义的异化”,断言“如果没有近代西方殖民征服,人类,特别是东方民族所有优秀的自然才能将永远沉睡,得不到发展”,“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等等。如此攻击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美化殖民主义,反映了他们背叛中华民族利益、依附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立场。这是我们必须坚决予以反对的。

三、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其时代内容

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具有经久不衰的凝聚力、亲和力、感召力,是维护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与合作,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全和稳定,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必然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有赖于这个伟大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从古至今的一条极其鲜明而清晰的主线,所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线而发展和丰富的,各种民族精神现象都奠立在爱国情结这一共同点上,这一鲜活的国魂上。总之,爱国主义从总体上规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性质和特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追求进步、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体现者。她在领导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红岩精神等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又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64字创业精神”和抗非典精神等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上,第3页)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为,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同上,第348页)。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珍视独立、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维护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历来是我国爱国主义的重要方面。在当代,祖国的独立和尊严直接表现为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思想文化的较量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不但凭借经济、科技、军事优势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而且把文化作为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对我国大肆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推行“文化殖民主义”,企图消解我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渗透的层次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深,构成了对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威胁。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会允许任何国家来干涉自己的内政”(同上,第332页),“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同上,第345页);坚持“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2152页)。坚决顶住超级大国的压力,维护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持和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繁荣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绝不能容忍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对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侵犯。

第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促进祖国统一。团结统一是我国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民族团结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先人们为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采取了通商、和亲通婚、文化交流和迁居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各民族共生共荣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今世界上,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逆流泛滥,已造成许多国家战火连年、人民流离失所,抵御这股逆流对我国的影响,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任务。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我国通过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政策,已实现了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现在台湾问题成为祖国统一的突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主权,而且关系到民族感情问题,“中国人不解决台湾问题会死不瞑目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坚持与台独势力的斗争,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我们以最大的诚意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台湾一定要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第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立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们爱国感情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形成爱国行为的动力。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我们引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物质技术和管理方式,而经过虚假渲染和精美包装的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颓废文化也随之而来,严重地冲击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泛起,对外国盲目崇拜,对祖国妄自菲薄,丧失国格和人格的现象屡屡出现。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发展的动力。对此,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这样一个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因此,“决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2页)“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同上,第369页)中华民族保持并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奋图强,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澄清的思想是非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道德规范,是不可能自发产生的,必须加强教育,而且要从青少年抓起,一抓到底,始终不放。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极为重要的任务。正如江泽民深刻指出的:“越是搞现代化建设,越要教育我们的人民,教育我们的军队,尤其是教育青年一代,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精神大大发扬起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教育,使“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02页)

然而,在这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某些人却散布种种错误观点,还有些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这些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必须加以分析,以澄清思想是非:

第一,“若要人爱国,国家须要可爱”。其弦外之音是,只有实行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那样的国家,才值得热爱。而现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值得热爱。显然,他们提出“国家是否可爱”,是没有什么客观标准的,完全是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为标准的。事实上,爱国主义是公民对祖国的神圣责任,不能以个人的得失好恶为转移,更不能把它变成一种交换价值,待价而沽。正确的态度应是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只要祖国需要,就应把自己的一切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统一的条件下,爱国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天职。

第二,“我爱国,但生不逢时”。这是对爱国的一种错误理解。一些人认为,爱国的情感和行为是在国家处于危急的关头才会出现的,在和平时期和日常生活中,爱国无法表现出来。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来看,越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越是激昂,爱国行为也越为壮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爱国只有共赴国难这种方式。在和平建设时期,爱国,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8页),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394页)。从大的方面讲,是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从小的方面讲,就是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建设祖国,是当今表达爱国情感的最佳方式。

第三,“搞市场经济与爱国主义是矛盾的”。这又是一种误解。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下运行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四个坚持集中表现为党的领导。……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怎么实现啊?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3页)市场经济对于我国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行市场经济与爱国主义是一致的。当然,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多种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也存在利益矛盾,也会发生利益冲突。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强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调节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按照爱国主义的原则和规范来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具体到一个公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爱国就要依法办事和自觉纳税,依照国家的规定从事涉外经贸活动,关心公益事业,反对片面强调个人或集团的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要求,正是能够动员和鼓舞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将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推动祖国走向富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标签:;  ;  ;  ;  ;  ;  ;  ;  

把握爱国主义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