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要点及实践徐磊论文_徐磊

新形势下电力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要点及实践徐磊论文_徐磊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各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电力工程建设行业的进步令人瞩目,不光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较为复杂,工期较长,施工期间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这一情况导致施工过程具有极高的风险性。由此可知,提升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力建设施工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建议及意见,希望能够使电力建设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得以提升。

【关键词】电力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管理策略;新形势

在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风险性较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提升对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从而对工程的顺利完成起到促进作用。如果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严谨的情况发生,必然会对工程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只有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才能保障项目整体的稳定性[1]。

一、电力建设施工工作特点分析

(一)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科学水平的进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使各行业对电力资源有了更高的需求。受社会整体环境所影响,电力行业部分机型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被淘汰。大容量、大功率机型是当前电力工作过程中的重点机型,这一现象使得电力建设工程对工作人员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有了全新的规范。在实际施工时,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工程量的增加加大了电力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据相关调查结果可知,机械损伤、触电损伤、高空损伤等伤害成为电力建设工程的首要风险因素,这对工作人员及电力企业而言,均存在的严重的影响。上述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作用

1、从电力行业角度出发

提升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力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经济效益及企业形象。如果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定会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此外,电力企业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安全事故的后续处理,例如工作人员经济赔偿等情况均会消耗项目成本,并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工作人员数量的减少会延缓施工进度,严重限制电力企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升对电力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式,不光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形象,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还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从社会角度出发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速递的提升能够在短时间内用电。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延缓工期,众多与其相关的行业均会受到影响。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不光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还能够对各行业的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3、从施工人员角度出发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会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轻则导致机体损伤,重则危及生命安全。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力度能够有效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避免其发生高空坠落、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管理。为了对施工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保障,管理制度应加强对上述内容的关联性。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缺乏关联性上,部分电力工程施工时过于重视物力的管理,忽略了人力的管理。这是致使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此外,责任未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发生,这一情况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风险识别系统有待完善

当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全风险的解决,而不是风险的识别与预防。因此,无法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发生一定具有风险性,危险源的不同导致风险的影响也不相同。电力企业无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准确识别,不能够对风险发生机率及风险影响进行预判,上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便会受此影响。

(三)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应急预案的完善能在发生安全风险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解决。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极为显著的应急预案不完善的情况。这一现象导致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无法组织施工人员快速安全的撤离,例如,坍塌事故破坏力巨大,极易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若未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将会导致现场过渡混乱,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应急预案的不完善也会导致事故发生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导致工期延误。

(四)安全措施有待完善

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避免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护目镜、安全服、安全帽等均属于安全措施。从当前情况可知,部分施工人员工作过程中不佩戴安全帽已经成为常态。部分施工现场虽然设立了安全标语,但是数量极少,起不到警示作用。

三、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一)加强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的加强与完善是提升施工安全性、解决安全问题的主要方式,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首先,提升对人力管理的重视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施工人员安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并将其纳入待安全保障体系中;其次,加强人力、物力、财力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确保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在这三方面得到及时的补充,避免延误工期;最后,将责任落实在个人,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追究具体责任,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3]。

(二)加强风险识别力度

首选,对风险源进行准确分析,意识到风险源的重要性及影响;其次,对风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准确分类,以能源风险、人力风险、材料风险等为依据对其进行整理;最后,创建完善的信息系统,将与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信息纳入在信息之中,还应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完善,从而及时发现风险迹象,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三)完善应急预案

首先对风险因素进行准确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其次,风险发生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快速撤离,确保其人身安全;最后在风险发生之后立即将受伤的施工人员送至医院抢救,避免危及其生命安全。

(四)加强安全措施

管理人员应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佩戴安全设施,穿戴工作服、佩戴安全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其次,补充安全标语,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起到警示作用;最后,定期召开安全大会,组织全员参与,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管理、处理方案[4-5]。

四、结语

电力施工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较高,这一现象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社会环境的改善产生消极影响。想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应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风险识别力度、完善应急预案,并在基础上加强安全措施,只有将上述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使电力行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媛,孙勇.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在电力安全监管中的有效运用[J].电子世界,2019,(16):208-209.

[2]杨大立.电力建设工程安全检查的组织与实施[J].电力系统装备,2019,(15):205-206.

[3]梁泽忠.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数码设计(上),2019,(11):328.

[4]郭鹏飞.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564.

[5]赵云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数码设计(上),2019,(11):347-348.

作者简介:徐磊(1991、05-),男,本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主要从事变电站基建及安全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徐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要点及实践徐磊论文_徐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