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105198611170015 25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需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讲,其通常比一般混凝土更加的厚实以及水泥水化热也很复杂,受到温度的影响,在施工中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对整体的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将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作用合理的体现出来,本文主要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截面厚度也都在80cm以上,对其工程条件和整体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具体浇筑过程中,连续浇筑时则不需要留设施工缝,当无法连续浇筑完成整体结构时,则要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由于体积过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水化热释放过于集中,这就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温度变形和裂缝。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将适量的减水剂和膨胀剂加入其中,并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控制好浇筑质量,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期,其内部散热冷却并产生收缩,其内应力会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出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搞拉强度时,则会产生裂缝,严重时会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从而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大积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变化引发的裂缝。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机械做好准备工作。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通常需要采用一些低水化和水泥品种进行配置,并且在配置当中,水泥自身不能产生结块的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当中,骨料所占到的比例通常占到其自身的五分之四左右。并且在施工中,对于水质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保证水质不能含有有害杂质。和工程的实际要求以及标准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浇筑当中还需要确保添加剂选择的合理;最后,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向相应的委托单位做好申请,并且在对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相应的材料以及设备做好检查,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2.2合理的选择配合比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时候,相关技术人员要对于砂、石级配以及实际的含泥量的配合比的重视,在对其进行配置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状况适当的加入一定的粉煤灰。在实际的工程中可以了解,在具体的作业中提升对缓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以及系统的选择,可以提升其水泥的实际用量,有效的降低水热化程度,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易性特征以及可泵性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的运输
在进行混凝土的装料之前应该尽量排出商混车罐内的积水;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混凝土搅拌罐控制在3~6r/min的速度,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的不均匀性以及离析状态。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离析应该进行快速的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120s以上。
2.4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重点位置控制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工程,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选用较为主流的方法,即:分层浇筑施工法和逐步推进浇筑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基本浇筑方法中,采用分层浇筑施工则更加常见,其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也更为完整和全面。在浇筑前,先对模板内进行分层,制定前期浇筑计划,保证浇筑质量控制能力;在浇筑开始前,应该重视浇筑工作的连贯性,采用效率更高的浇筑工法,保证浇筑工程能够一次性完成,防止出现中途无故停顿的问题,将裂缝控制工作落实到浇筑实践中。除此以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必须提前计算摊铺厚度,且应该保证摊铺厚度均匀,不同摊铺厚度应该对照不同的配合比,在具体浇筑工程开始前,应该切实保证待泵送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和均匀性,保证胶粘材料与骨料的充分混合。此外,还应该尤其注意的是,选用水泥替代品应该考虑其对混凝土强度及防渗性方面的影响,考虑到在浇筑中,水泥用量较低。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必须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在常规的搅拌阶段,施工人员应该增加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搅拌时间,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委派专人对浇筑质量进行核验,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此外,在进行第二层浇筑阶段,应该待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不能等到初凝结束后再开始浇筑;各层间施工时间间隔应该合理控制,不宜过长,初凝时间为最低控制时间。
2.5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一般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一般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坡度中间段,第三段则是设置在混凝土的顶端。每道振捣需要安排2台振捣器,经过二道振捣相互配合来确保振捣的幅度达到标准,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所插入的深度也有讲究,振捣棒最好在下层混凝土深度大于50mm的位置为佳,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最佳,振捣棒的频率也有要求,方法是快速插入慢速拔出,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最后要用刮杆把混凝土表面刮平,再撒上5mm-25mm碎石,最后拍平,不留裂痕和凹凸则为成功了。
2.6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养护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质量控制,保温法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需要浇筑的建筑结构做好外部保温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在实际的浇筑中会产生一定的水化热,这种其主要和水泥含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若是没有对这种问题合理的处理,其所产生的热量就会对混凝土内部温度产生影响,这就会在一定意义上对建筑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对温度合理的降低,就需要对降温的时间有效的延长,并且在完成浇筑之后需要在这当中做好相对应的保温措施,防止因为混凝土会产生外在温度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在实际的凝结当中对质量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实际的温度动态调控当中,需要确保其需要能够保持在二十摄氏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其能够有效的维持在四周之上,从而防止其产生裂缝。同样,在这当中,水分流失也能够对结构强度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一般主要应用的是保湿法对其实施处理,通常就是需要确保浇筑部位湿度较高,避免水化热使得建筑表面水分过多的散失使得其表面产生裂缝,从而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影响。
3结语
随着当前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化,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增大,特别是现阶段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化,各类建设工程不断增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在增多,因此,在这当中,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视,结合实际的气候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309-310.
[2]张鹏.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3):84-85.
[3]刘章顺.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1):12-13.
[4]彭星光.小议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5):72+75.
[5]李方刚,韦捷亮.超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5,44(21):130~134.
论文作者:张耀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水化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