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论文_陈新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论文_陈新琛

陈新琛(永州市道县敦颐学校 湖南 永州 425300)

摘要: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责任,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将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人一生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对初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教学的全面展开。因此,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如何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37-01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但是最近这些年以来,由于学校的教育重心的转移,传统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传统文化,将这些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传播,以提高学生整体上的素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更好的在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传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传统文化在悠长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那么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在于它的中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在历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悠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一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另外,孔子注重人的发展,重视人的修养,鼓舞人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进行工作和学习。那么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也体现了这一思想,比如在初中教材中的众多的关于励志向上的诗词语句,在李白和杜甫的众多著名的诗词中都能够看到这一思想理念。其次,是爱国的思想理念。爱国这一理念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热点的话题,并且还是恒久不变的话题,是任何时代的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并且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语文课文都体现了爱国这一思想,都在教导学生更好的热爱国家。最后,是关于礼仪教育的理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注重礼仪的国家,在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礼仪制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的关于礼仪的教材内容,比如在《论语》中很多语句都是很好的例子,这就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一)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初中语文教材中

在传统节日的进一步感染下,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被传统文化进行熏陶,认识传统文化进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让传统文化更好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某一个传统文化为例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借助端午节的众多习俗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积极了解传统文化。在端午节的习俗中要吃粽子和划龙舟,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习俗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为什么要划龙舟?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等等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端午节,加深对端午节的印象。与此同时,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自己尝试着去包粽子,体会端午节的节日气氛。这样的方式能够渲染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更好的帮助教师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更好的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做法不仅仅是提升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更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将传统诗词融入到初中语文教材中

在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相融合的过程中,将中国的古典诗文背诵融入到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更好的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诗词文化与初中语文教材相结合的过程中,背诵传统诗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使语文教学与传统的文化更好的融合。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让人觉得是在强行的将中国的传统诗词文化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但是其实这只是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的一种形式。但是在实际上的初中语文诗词背诵中,记忆传统诗词并不是非常简单的,而且光靠硬背的方式也无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针对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众多的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整合,教给学生一些关于传统的古典诗词的背诵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古典诗文。比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课文时,课文的内容比较复杂,字数也比较多,那么学生在面对着这篇课文时心里难免会感到有些困难。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就可以减小学生背诵课文的难度。《出师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的人物,记住文中依次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忆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背诵。或者掌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局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多了。教师如果将整篇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总结的话,就会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更加的轻松,更加高效的学习这篇文章,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从而在增加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年以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果,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给予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初中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很多的有利的方面。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下能够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融入[J].语文教育,2016(7):65.

[2]尹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J].信息工程,2017(5):26.

[3]纪芳芳.浅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天地,2017(5):26.

论文作者:陈新琛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论文_陈新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