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辩证施护论文_谢海霞

谢海霞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江苏连云港 222042

【摘 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间收治的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三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随访半年,观察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9.4±3.1)mmol/L、(13.5±4.7)mmol/L、(8.6±1.3)%;干预后分别为(6.9±2.0)mmol/L、(10.1±3.3)mmol/L、(7.2±1.4)%,干预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1)。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情均获稳定控制。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可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辨证施护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和)作用缺陷引起的,其特征是慢性高血糖,多伴有蛋白质、脂类、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中医认为患者多因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导致,病机多为脏腑燥热、阴虚火旺[1]。本病若诊治不当,病情迁延日久可损伤多脏器功能,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危害。我科室在原有常规治疗护理的模式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优质的中医辩证护理干预,起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间收治的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性22 例,女性14 例;患者年龄在60~74 岁之间,病程5~16 年,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17 例,肝肾阴虚11 例,阴阳两虚8 例。

1.2 辩证施护1.2.1 气阴两虚型: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仅微感乏力、口渴,大便秘结,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红,少苔,脉濡细。

治宜益气养阴。可给予益气养阴的中药代茶饮,如麦冬、黄芪、玉竹等。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类的食物,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坚持体育锻炼,因人而异,强度不宜过大,保持平和心态。

1.2.2 肝肾阴虚型:明显的口干、头晕、五心烦热、多尿等。舌红少苔,脉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可给予滋补肝肾的中药代茶饮,如生地、枸杞子、葛根、天花粉等。节制饮食,多食用补肾之品,禁辛辣刺激、饮酒等,给予适当的心里护理,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1.2.3 阴阳两虚型:明显乏力、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肢冷、大便溏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阳滋肾。以滋肾固摄类的中药代茶饮,如西洋参、麦冬、生地黄等。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控制食盐摄入量。多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过度,注意预防感染,观察记录24h 的出入量,注意尿量的变化。

1.3 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饮食、尿量、血压、神志、视力、脉象舌象、皮肤黏膜以及心理活动等状况。一旦突然出现心慌、出冷汗、乏力,恶心、烦躁不安,或者口气为烂苹果味、深快呼吸、血压降低等表现,要立刻报告医生并协同进行处理。密切监测血糖值,记录血糖曲线,以便评估治疗效果,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注意控制主食,定时定量进餐,少吃多餐。主食中适当添加糙米、杂粮、豆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少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充分的维生素有利于糖代谢的调节[2]。禁食糖果、果酱、蜂蜜、奶油、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含糖量高的水果等,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6g以下。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多疑、悲观等心态。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关心患者,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以热情的态度和良好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主动配合。遵医嘱用药,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应用时间、用法用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老年糖尿病患者易于感染,需加强日常护理,保持环境的安静、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等部位的清洁护理。注意患者安全,严防烫伤、坠床等事件发生。

1.4 观察项目:随访半年观察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别在干预前后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分析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干预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 <0.01),详见表1。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情均获稳定控制。

表1 36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辩证施护前后血糖指标对比(x±s)

3 讨论祖国医学认为阴虚燥热之症,因患者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故将其归属于“消渴”的范畴,并认为其病在肺、胃、肾,宜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3]。老年糖尿病患者则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因此除了临床合理用药并做好常规护理之外,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对于疾病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4]。

气阴两虚型的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胖大舌,边缘有齿痕,舌质淡,苔薄,脉濡细。一般仅感觉轻微乏力、易口渴,一部分偏阴虚者伴有大便秘结。治疗护理以益气养阴为主。

肝肾阴虚型老年患者多有口渴、头晕、腰膝酸软、多尿、视物模糊等表现,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治疗护理以滋补肝肾为主。

阴阳两虚型的老年患者多有乏力、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畏寒、大便溏薄、夜尿频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护理以温阳滋肾为主。

通过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患者血糖指标的控制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当然,糖尿病作为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不可能单靠某一种方法治疗达标,常规的“五架马车”——即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也应贯穿于患者护理活动的始终[5]。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老年患者恢复并维持正常血糖、血脂水平,控制体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郭喜捷.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辩证治疗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4):583-584.[2]黄水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辩证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16:114-115.[3]吴小秀.浅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4,4:91-92.[4]张桂洁.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7(3):87-88.[5]何小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体会及护理要点[J].护理论著,2011,13(16):291-292.

论文作者:谢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辩证施护论文_谢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