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港口物流_港口论文

德国港口物流_港口论文

走近德国港口物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港口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欧共体的扩大,德国逐渐变成了欧洲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德国一共与九个欧洲国家接壤,这一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使得跨境运输不会受到太多的关税限制,联邦德国因此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转口国家。目前,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约7.5%来自物流业,物流业也成为了德国第三大经济支柱,年营业额为1700亿欧元。

2005年德国进口贸易额增长了8.7%,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增长了20.2%,达到419亿欧元。同年德国的外贸出口额增长了7.5%,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3%,超出了平均增长水平。德国政府期望到2010年时,对华贸易额能够超过1000亿欧元。对德国来说,中国是仅次与美国的第二大非欧贸易伙伴,而对于中国,德国始终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巨大的贸易额带来了对物流的强大需求,专家预计,在本世纪前15年内货物转运量将增长74%。就如同千百年来轮子通过车毂和辐条来运送重物一样,在今天复杂的物流系统中强有力的轴心和辐条无疑显得极其重要。在德国,两大物流港口汉堡港和不来梅港就是德国这个强大的物流车轮不可替代的轴心和辐条,它们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汉堡港——中欧物流枢纽

汉堡港是德国第一大港,地处欧洲东西、南北两大贸易线的交汇点,毗邻欧洲主要市场,且有纵深的腹地,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得其赢得了先机,成为欧洲最佳的货物配送和物流集散地。目前,汉堡港已发展成为德国、波罗的海地区、东欧、俄罗斯和中国及远东地区进出口货物的主要运输枢纽港和物流中心。

2005年,汉堡港全年的货运总吞吐量已突破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08万TEU,其中与中国的集装箱货运量更是增至220万TEU,每周从中国各港口直达汉堡港的集装箱船约有40班。

汉堡港是北欧地区货运量增长最迅速的港口,而其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在汉堡,各种类型的货物可以经由陆路、铁路、驳船或支线船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运往欧洲各主要市场和地区,覆盖地域甚至可达邻近的波罗的海地区、俄罗斯、东欧各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家。汉堡港是欧洲最大的铁路运输口岸,港区内所有集装箱和散货码头都有铁路直达。这些铁路与德国本土各个城市和欧洲中心地区紧密连接,每天始发和到达的集装箱列车多达180余列。港口铁路运输系统由30余家私营铁路公司经营,提供从汉堡港到德国,中欧和东欧等各国港口的铁路货运服务。

目前,汉堡港共有1700多家专业货运公司,提供遍及整个德国和欧洲的公路运输服务。此外,发达的内河运输网络,也是汉堡港的优势之一,通过汉堡港所在的易北河可连接德国的各个主要城市。汉堡的内河运输除提供集装箱运输外,还提供包括各种干货、液货、大件货和重件货等运输项目。

汉堡港HHLA公司旗下的集装箱码头(CTA)堪称当今世界设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它可以承担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其码头采用了最先进的装卸设备和货物管理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装卸能力,而且所有作业均符合最新的国际安全标准。CTA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是码头的货物管理系统和海关系统集于一体,通关快捷简便,这使CTA集装箱码头成为汉堡港第一个在保税港区之外,但以保税港区形式运作的码头,目前,CTA码头的年吞吐能力已经达到300多万TEU。

汉堡港的另一项配套服务是汉堡的配送和仓储公司提供的由计算机控制的高端仓储服务,其仓储设施可存放各种高价值的进口货品。此外,还有适用于存放易腐烂食品货物专用的空调库、冷库及冷冻仓库,及其它特殊仓库,用于存放和处理危险货物。

2006年,汉堡当地的经济界人士和汉堡市政府携手共同组建了汉堡物流发展协作网。“在2006中国国际物流展”上记者采访了其物流协作网的主任,格诺·洛本贝格先生。

记者:格诺·洛本贝格先生,汉堡市于今年建立物流协作网的出发点是什么?

格诺·洛本贝格:首先,我想说的是,物流协作网不是一个网络,而是一个类似于协会性质的组织,成立这个组织是为了促进汉堡物流业更好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找出并清除物流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的介绍以及在土地和不动产的开发和利用上提供指导,并对有意在汉堡投资的公司及人士提供直接的帮助。汉堡是一个人均公司成立最多的城市,目前已有400多家中国的物流企业在汉堡设立分支机构,汉堡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最主要的大本营之一。我们也建立了专业的团队来为投资汉堡的公司提供诸如:寻找合作伙伴,介绍同行,提供员工培训,介绍办公地点等相关的政策服务。对于新成立的机构,德国政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一般都会享受本土企业同样的政策待遇。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物流企业如何通过汉堡港在欧洲和德国建立物流网络?

格诺·洛本贝格:汉堡拥有全球最大的火车编组站Mshchen;全欧洲最现代化的火车编组站Alte Suaerelbe全球最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Altenwerder;北欧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运中心;业务量最为繁忙的联合卸货运输转运火车站Billwerder;欧洲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机场之一,每年旅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据我们统计,在每三个穿越德国的集装箱中,其中就有两个从汉堡开始其行程。因此在汉堡设立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能够更好的认识欧洲市场,吸纳当地的员工,赢得客户,利用汉堡港的地理优势,在欧洲建立物流网络。

记者:如何评价在汉堡的400多家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

格诺·洛本贝格:他们的发展应该说很好。经济的全球化,不光是很多大的公司来中国兼并,购买当地的物流企业来发展全球物流,中国的很多物流公司也逐渐的走进了欧洲市场。走向欧洲的、优秀的中国物流企业也不断的采取了兼并,购买当地公司的举措。随着中国物流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网络不断扩大,一些当初采取合资方式进入汉堡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向独立。去年,一家大的物流公司便和当地的合资公司分家,成立了独立的公司。

记者:在您的眼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是怎样的?未来的挑战在哪里?

格诺·洛本贝格:我们拜访了一些中国的物流企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中国的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与过去几年相比,物流的进步之快很让人吃惊,且从业人员年轻化。在德国,很多物流公司的总裁都是50多岁才做到这个位置;而在中国,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总裁才30岁左右。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是全球制造业中心,采购中心,市场发展的空间很大。我认为,中国目前的物流业发展遇到的挑战就是,如何用达到国际水平的物流服务来满足和适应这个巨大的市场。而对于德国物流业,中国更多优秀的企业进入德国市场,兼并,购买当地的企业,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记者:和欧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相比,您认为汉堡港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格诺·洛本贝格:据我们统计,2004年鹿特丹集装箱吞吐量为828万标准箱,2005年为928万标准箱,增长12%,而汉堡港2004年为700万标箱,2005年达到808万标箱,增长15.5%。我们在规模上比鹿特丹港要小,但是我们的增长速度更快,所以,我们认为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而汉堡港是欧洲最具活力的港。

不来梅港——增值服务是法宝

和汉堡港仅相差140公里的不来梅港规模要比汉堡港小,但其凭借着平均每年160多万辆汽车的转运量,成为了世界上顶尖的汽车运输港口之一。不光是汽车物流,不来梅港的合约物流,集装箱物流也一样为人瞩目。在9月21日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物流展”上不来梅物流集团的公关部经理丝杜贝·安雅女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当问及不来梅港如何成为世界顶尖的汽车物流运输港口时,丝杜贝·安雅女士说:“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增值服务是我们取胜的法宝。”

2005年,由不来梅负责运送的汽车达到410万辆。2006年上半年,不来梅装卸的成品车超过89万辆,年增长率达到22%,另有26.6万辆汽车在技术中心进行处理。今年上半年,不来梅共运送和技术处理了220万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万辆。

丝杜贝·安雅女士介绍说:“在我们汽车物流的客户中有60%的客户需要我们为其提供增值服务。如进行车辆的交付前检查,空调、导航系统、真皮座椅、天窗、运动型轮毂和扰流板等选配件在这里被安装到位。另外,高级选装配件系列的最后安装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在这里进行装配完就直接交付,节约了相当大的成本。不来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港码头,物流网络广泛且运输方式多样,在码头,内河以及内陆城市都没有中转站,可通过公路、铁路和水路进行运输,加上专业的技术团队,不来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不来梅转口的汽车中大约20%来自亚洲,包括韩国的现代和起亚,日本的铃木、三菱和马自达。同时不来梅港也是中国汽车出口欧洲的最理想运输通道。

“不光是汽车物流,合约物流和集装箱物流也一样是我们的核心领域。”丝杜贝·安雅女士说,“我们在合约物流的运作上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不来梅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专项服务,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贸易,海运货以及冷藏、冷冻货物等等。”

丝杜贝·安雅女士解释,我们的客户包括了多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如德国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和大众;欧洲主要的工商企业,如瑞典的家具百货店宜家;一些技术领域的公司,如西门子和柯尼卡、美能达等。在欧洲,供应链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更多的大公司也将这些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公司来做。在我们的合约物流业务中,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我们成功的将一个跨国公司的生产厂房、设备搬迁至中国。从如何拆卸到装运至中国重组,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每一步。正是这样,不来梅在专项物流方面不断汲取新的技术知识,开发新的项目,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近年来,不来梅不断的拓展海外市场,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在集装箱物流方面,不来梅的集装箱物流部门与EUROGATE集装箱码头合资经营,2006年上半年,其遍布欧洲的集装箱码头网络共取得约600万TEU的吞吐量。由于不来梅的港口规模比汉堡港来得小,2005年不来梅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00万TEU,但每年以10%速度在增长。

2005年不来梅物流集团的营业额总计超过70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了10.3%,企业税前收入达到5000万欧元,增幅达63%。

“在我们公司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谁要是只会运输,谁就会出局。”丝杜贝·安雅女士笑着对记者说。增值服务是法宝,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不断地拓展增值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不来梅的成功就印证了这一点。

标签:;  ;  ;  ;  

德国港口物流_港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