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叶日阳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叶日阳

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广东 博罗 516100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看中。在此种背景下,素质教育成为每个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就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农村小学;德育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不断进行改革,使得德育教育成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现阶段,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德育教育缺乏教学目标等问题,造成农村小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居于此,本文就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质量。

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缺乏教学目标

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候,缺乏合理的管理目标,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太高,这些目标对小学生来说太遥远,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无法理解,同时小学生也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尊心容易受到挫伤,德育教育也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2]。

1.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队伍素质低

农村小学教师是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知,造成教师德育教育素质偏低,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从而造成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一直处于最低状态。

1.3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缺乏德育实践环节

由于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差,造成小学德育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缺少对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知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使得小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识程度低,在时生活中并没有意识到自身不好的行为习惯,认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些不良行为都是小事,从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措施分析

2.1创新农村小学学生的行为管理观念

农村小学教师要想保证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就需要让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农村小学学生的行为管理观念,提高小学生行为习惯,让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质量[4]。通常情况下,农村小学教师创新农村小学生的行为管理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行为管理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及时找到小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然后针对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其次,农村小学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管理中需要需要尽职尽责,正确认识行为习惯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在行为习惯管理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行为习惯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发挥出其重要作用,改掉学生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目标。最后,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使用以柔克刚的管理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分别进行德育管理,从而保证小学德育教育质量。

2.2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德育理论水平

小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经常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5]。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自身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德育理论知识缺乏,造成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想保障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就需要提升农村小学德育理论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农村教师需要加强自学能力,积极钻研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保证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可以顺利进行。其次,各个农村小学需要对教师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加强教师德育知识理论的培养,从而保证教师可以顺利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最后,各个农村小学需要树立优秀德育工作者、文明学生,通过这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实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目标。

2.3课堂联系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学目标

农村小学要想提高小学德育管理质量,就需要将小学德育教育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深化德育教育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德育课程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然后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讲解,从而提高小学生道德意识,实现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6]。其次,农村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为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为小学生搭建现实生活和德育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德育知识理解,从而实现德育知识教育目标。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在进行节约用水这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节约用水这节课程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思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从而让小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实现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目标。

2.4创建“第二课堂”进行德育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思想潮流涌入中国,使得农村小学德育管理工作遭受到严重的挑战,面对此种情况,农村教师要想提升小学德育教育水平,就需要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创建“第二课堂”, 在课堂上为学生组织与“文明”有关的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农村小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文化素养的认识,意识到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提升自身对道德素质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改正,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此种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关注每一个小学生,保证对每一个小学生都能进行德育管理,从而走进小学生内心深处,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英健.城镇化对中小学校德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学园,2015(7):146-147.

[2] 滕飞,赵琼.学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理路[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7):47-49.

[3] 孙彩平.小学德育教材中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其伦理困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3):162-170.

[4] 何珂.“他-我”之间的德育张力--基于人教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95-99.

[5] 王宏君,程雨丝.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6):11-13.

[6] 李露舒,蔡文欣,甘楚君等.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竞选行为的作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6(3):96-98.

论文作者:叶日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_叶日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