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评价论文_杨志敏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200)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方法:术后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GCS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切口疝(4.17%)、脑膨出(0.0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7%、20.83%)(P<0.05)。结论: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对冲性颅脑损伤;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05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lateral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dgeous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of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GC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incisional hernia (4.17%) and encephalocele (0.0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9.17%, 20.83%, respectively) (P<0.05 ). Conclusion The use of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of craniotomy can achiev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safety of severe contralateral craniocerebral injury.

【Key words】Hedge craniocerebral injury; Bilateral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Application effect

对冲性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大多由于暴力因素所致且伴发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等情况,及时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此类疾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1]。本文为提高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此类患者(入选时间2015年5月-2016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45.36±1.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15例、其他伤3例。经抽签、单双数字法(序号)等方式将本次入选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共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分、n=24),研究组、对照组上述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数据对比P>0.05(有可比性、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均接受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经双侧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侧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即GCS评分,总评分范围3-15分,评价内容涉及听从命令、发生反应、睁开眼睛等方面,分数越高则患者意识状态越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手术操作 ①双侧:根据术前检查选择颅内压较高一侧实施去骨瓣减压,骨窗开窗范围在(11cm×10cm)~(15cm×12cm)范围内,术中根据颅内压变化情况于对侧给予去骨瓣减压处理,骨窗大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双侧均应咬于颅中窝底,颅顶部留骨桥(3~5cm),将血肿、坏死脑组织全面清除;②单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一侧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骨窗12cm×12cm,将坏死组织、血肿清除后完成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office 2003),经SPSS 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两组GCS评分、颅内压经(x-±s)表示(属计量资料、需t检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n(%)表示(属计数资料、需χ2检验),检验后可知若P<0.05则提示相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手术治疗,术后两组颅内压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GCS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颅内压、GC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如表1。

3.讨论

对冲性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因其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将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此类疾病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以往临床首选单侧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但此法骨窗面积有限无法彻底清除血肿,且术中外力易损伤丘脑、中脑网状组织、脑桥蓝斑核等部分,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此外有研究表明[4],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经传统单侧手术治疗时,部分患者由于两侧半脑存在不等压力而显著增加颅内压偏高、脑膨出(急性)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因此提示,开颅手术中有效保护脑组织、充分减压是保障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有学者提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安全性[5]。研究表明[6],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可根据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实际脑组织损伤情况酌情开窗,此举有效预防脑中线结构移位,有利于改善脑干受压程度,操作过程中两侧半脑压力均匀,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下降。此外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可为操作者提供理想术野及空间,血肿清除效果更为满意。本文中研究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经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后GCS评分、颅内压改善程度均优于接受单侧去骨板减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该组脑膨出、切口疝发生率(分别为4.17%、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17%、20.83%),此结论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应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可获得更为理想的颅内压、意识状态改善效果,其安全性也较为满意,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许长平.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6,(04):27-29.

[2]丁友彬.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05):122-123.

[3]关北漩.不同手术方法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04):742-743.

[4]蒲景礼.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3129-3130.

[5]杨周,蒲景礼,莫建兵.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23-3024.

[6]陈仕明,金涛,李东波,罗显华,宋锦宁.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03):254-256+260.

论文作者:杨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评价论文_杨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