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源于人力资源--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_知识经济论文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_知识经济论文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论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源开发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人力资源论文,财富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是一种发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崭新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必将成为世界性的主流经济形态。本文试将其与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作一对比分析,旨在剖析知识经济形态的特点,并对我国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作一展望。

一、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要素不同。农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土地, 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财富,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最根本的生产资源。工业经济的主导要素是资金。而知识经济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才掌握着知识和信息。如果说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知识经济就是“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2、经济规律不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注重的是土地、 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即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边际收益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呈递减态势。物质资源的稀缺性是以工业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至于知识和信息对生产的影响,一般被看成是外生变量。而知识经济却不同,由于知识可重复使用,知识具有溢散功能。知识的投入,其边际收益呈递增规律,把知识及其创新纳入到经济系统中,看成是内生变量,这是不同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新增长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3、竞争对象不同。在农业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土地, 为此历史上封建地主之间发生了数不清的大小战争。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海外资源,瓜分世界市场,曾经发生了灾难性的二次世界大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对象是人才、知识和信息,谁拥有了人才、知识和信息,谁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取胜。

4、投资的重点不同。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投资重点主要是机器、 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追求规模效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投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发展知识型企业,创造和增值无形资产,增强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例如美国比尔·盖茨创立的高知识含量的世界知名企业,其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比达到了1∶2甚至1∶3。

5、资源形态不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自然物质资源是其资源基础和经济存在形态,它是有限的,人类对它的索取是有限度的,必须考虑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平衡。而知识经济的资源形态是知识、智慧、发明、专利、管理、谋略、技术之类,它蕴藏在人的思想中,是无限的,不受地域和国界限制。

二、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

1、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日益被人民群众认识,知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全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既是知识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也是普通百姓经济支出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孩子出生后的婴幼儿智力开发,到大中小学素质教育,直至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贯穿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开发人力资源必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

2、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有别于一般的物质资源,他具有(1)时效性。 人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有限资源,劳动年龄一般为16—60岁。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开发、利用、投入,或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或丧失其作用。(2)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有别于物的重要的主体性特征,激发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是政府、企业和个人本身永恒的命题。 (3)社会性。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配置、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既受自然生育规律的支配,也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4)可投资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可增加人力资本固有存量。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投资开发的力度必将更大,选择的范围亦将日益扩大。

根据这些特点,人力资源开发一般应遵循四种规律:

一是用进废退规律。所谓用进废退规律即是人力资源通过使用得到增进,闲置将逐步丧失其资本存量。

二是能量渐变规律。此规律是指人力资源从产生、积存、释放到耗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能量渐变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社会表现形式。

三是竞争发展规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普遍存在通过竞争获得发展,通过发展促进更进一步的竞争的客观规律现象。

四是人事相宜促进规律。把适当的人配置在适当的岗位上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否则就不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才能的增长,这是由人事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所证明的客观规律。

3、人力资源开发手段的多样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不但对自然界的认识更深、更广,而且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刻。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为此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将超过历史上任何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将更趋多样化,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在职培训、考察学习、网上大学、远距离教学、学术讨论、人才沙龙等等手段层出不穷。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

4、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将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成为政府决策的主导思想,“科教兴国”成为全民的共识,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不但是政府开发人才资源的战略选择,也将成为寻常百姓的自觉行为。

5、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业务将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产业。 人才诊断、人才测评、人才咨询、企业人才队伍配置预测、人才交流市场、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人事诊断等各种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业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产业。

6、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 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观念在教育界已获得广泛共识,现已逐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是很好的现象。但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观念还不是理性的自觉行为。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开发应纳入理性化轨道,遵循人体结构运动的客观规律,不可盲目进行。“用新方法测验发现,人的大脑存在多种互不相关的智力领域。”(见《智商学遇到挑战》,载《光明日报》1991年6月23 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智力其成熟期是不一样的。60岁以后,与知觉速度和形象思维有关的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与知识积累和抽象概括能力有关的智力,当人的体力开始衰退时才刚刚发展到高峰,其大脑细胞的树突数量、结构都明显优于中年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表明,人的言语智力到80岁时才稍有衰退,其衰退程度也只是中等。这说明不同性质的智力其成长、成熟的生命周期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既要树立坚定的终身化观念,又要注重终身化开发的科学性研究,这将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由感性阶段步入理性阶段的重要特点。

7、更加注重情绪商的开发。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趋激烈, 风险性更大,因此不但要重视智力开发,而且要特别注重情绪商的开发。成功学研究表明,成功的取得与一个人情绪商的素质有关,健康的情绪既有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有利于团体、组织形成合力,同心协力达成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知识信息量大,社会分工更趋细化,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不是由个人,而是由大家合作的结果。因此特别需要团结合作方面的情绪商素质。世界各国的企业组织,无论文化传统、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如何,在管理上都表现出“竞争—合作”的时代潮流。所谓“竞争——合作”,即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讲求合作。没有竞争难以调动人的能动性,没有合作形不成合力,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企业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良好的个人情绪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这也是当前情绪商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世界各国的兴趣和充分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  ;  ;  ;  ;  ;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