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实施难点分析_审计计划论文

绩效审计实施难点分析_审计计划论文

实施绩效审计的困难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困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仅从民间角度探讨实施绩效审计的困难。

一、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1995年,财政部颁布了一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共包括十项指标,它们是: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分别指向经济效益的三个方面,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效率,并且兼顾了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但是,这套指标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只有财务指标,没有非财务指标;只有历史指标,没有未来价值指标;综合性指标多,单项指标少,缺乏“预警”指标。这套指标能够体现经济效益的状况,但是要圆满完成绩效审计任务,还远远不够。

绩效审计要完成“评价”和“建议”两项任务,关键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诊断”,找出经济效益的强点和弱点,并且挖出其中的根源。这就要求作为“诊断”依据的经济效益指标达到如下要求:

(1)准确揭示经济效益的内涵。指标应当抓住总体效益和局部效益的内涵,审计人员才能借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及其背后的根源。

(2)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财务指标是经济效益经久不衰的“指示器”,具有简单、准确的特点,所以经济效益评价离不开财务指标。但是传统的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报表设计出来的,用于综合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虽然数字里面出信息,但是据此反映出的信息只能说明经济效益是好、是坏(报酬率高还是低),哪方面好,哪方面坏(管理效率、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或者现金流动性),不能说明为什么好、为什么坏。也就是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审计人员无法根据财务指标找出经济效益的“症结”所在,也就无法提出合理的建议。非财务指标可以揭示经济效益优劣的根源,审计人员若要知道经济效益为什么好、为什么坏,就必须开发并运用非财务指标。

(3)历史指标和未来指标并重。

企业的经营前景和抗风险能力对现代企业尤为重要,它是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内涵。未来指标如企业价值、创新能力、雇员能力和“预警”指标如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具有显示企业经济效益现状和未来趋势的作用,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

(4)综合指标和单项指标并重。

综合指标能够揭示经济效益的总体状况,而单项指标有针对性,有助于审计人员寻找原因,挖掘经济效益优劣的根源。所以,单项指标是必不可少的“预警”指标,可以给审计人员提供线索和证据。

二、审计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标准有四类:一是计划标准,包括合同、协议等确定的经济效益水平、企业的目标和预算数据、企业制定的各种业务、技术标准等;二是本企业历史标准,包括历史平均水平和历史最好水平;三是同行业标准,包括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

平;四是国家和国际标准,主要指国家和国际组织颁布的各种财务和技术标准,如基础利率、IS09000质量标准等。

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往往由于审计标准不存在、不可得或不全面而造成绩效的评价无据可依,这也是绩效审计实施困难的重要原因。审计标准不存在、不可得或不全面的原因有:一是被审计单位没有具体、完善的计划标准,或者作为商业秘密不愿意提供;二是被审计单位历史数据不足或者是新建企业没有历史数据;三是国家有关部门没有公开行业数据,社会标准评估机构缺乏,没有建立系统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是绩效审计的重要依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社会中介机构如标准评估公司的信息。国家统计数据往往是根据宏观管理的需要设计并统算的,缺乏较为具体的标准数据。而社会中介机构对标准的建立与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

造成绩效审计实施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审计标准不适用。一是标准本身不适当,例如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指标不科学,没有反映经济活动应当达到的水平;二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特殊,或者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原来的标准不适用。例如,国有企业原来享受的政策优惠被取消,再用历史获利水平衡量现在的绩效就不合适;再如,国有企业在赋税、资本结构、职工负担、管理自主权等方面与私有企业差异很大,采用私有企业的先进指标作为审计标准也不适当。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可接受的绩效审计标准可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只有自己积累,建立相关标准,才能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这无疑会影响绩效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三、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证实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的载体,实施绩效审计必须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绩效审计的一个重大难题恰恰在于审计证据难以收集。

财务审计的主要任务是“证实性”的,审计证据是各种帐簿、凭证、实物、企业政策等,各项经济业务一般都有可以验证的载体。而绩效审计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和“建议”,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不仅局限于报表、帐簿、企业政策等,还要获取有关被审计单位经营实质的证据,例如,企业的生产率、市场占有率、产品返修率、雇员技能水平等。

一方面,绩效审计对证据的要求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大于财务审计,使收集证据的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自身不能提供绩效审计所需要的证据。例如,被审计单位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无法提供诸如产品返修率、生产率等指标。同时,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可能出于保密和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拒绝向审计人员提供所需的证据。

证据缺乏给绩效审计带来致命的困难。在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拒绝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以从解脱管理人员责任的角度出发,对管理人员进行说服工作。但是,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现成的证据可以提供,审计人员就要采取其他方式获取间接证据或者自己建立有效的证据,这会给绩效审计增加难度。

标签:;  ;  ;  ;  ;  

绩效审计实施难点分析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