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设计与实施论文_吴楠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设计与实施论文_吴楠

吴楠 重庆市沙坪坝区融汇沙坪坝小学 400038

摘 要: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指标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班主任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主体,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班主任工作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习得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在德育工作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 德育 班主任工作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被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至为关键。班主任是培养学生具有核心素养的主体,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所得的,而是需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笔者认为班主任对核心素养的习得、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义。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素养的提高、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国民精神凝聚力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以往我们的德育要培养的各类素质都是分散的、不科学的、随意的和没有关联的。比如在大灾难来临前,我们会开展活动,唤起学生们的爱心;在学生们毕业前夕,我们会强调诚信品质;在运动会等一系列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活动中,我们 则会适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而在核心素养这个层面上去做德育工作思路就会更加清晰。

班主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在德育工作中,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核心素养的要素与内涵

核心素养的指标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1.道德。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教育首先要培育儿童美好的人性,如友善、诚信、尽责、担当等。儿童在道德领域的种子是友善。

2.情谊。情谊,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是优秀人格的底子。健康向上的情谊有独立、自信、上进、坚持等。儿童阶段,情谊领域的种子叫独立。

3.能力。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信息时代,能力要有持续改进与学会改变的因子,即创造性思维。我们认为,儿童阶段,能力领域的种子叫思考。

二、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设计与实施

1.开学第一课——学会友善。

(1)十二样见面礼:首先欢迎小朋友进入四年级,接着给每个同学发一个纸袋子,里面的东西象征一些讯息,当学生看到这些东西,提醒他们想起这些讯息。这十二样见面礼,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比如: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邦迪,恢复别人以及自己受伤的感情;橡皮擦,提醒你每个人都会犯错;棉花球,提醒你这间教室充满和善的言语与温暖的感情;面纸,提醒你帮别人擦干眼泪……作为班主任,大费周章准备四十六个纸袋,确认每个纸袋都装齐了十二样东西,在开学第一天送给每个孩子当见面礼,还写了信,我想这是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温暖情怀。没有一件事提醒作业考试,也没有提醒安静守秩序准时处罚,却提醒“挑出别人的长处”,提醒“记得帮助别人擦干脸上的眼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同学可能学习成果不佳,但老师第一天就告诉他是有价值的,让那些孩子拾回信心。

(2)献给母亲的诗: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设计主题为母亲。课前,班主任邀请每个孩子的母亲到学校一同参与。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并在黑板上写满自己的名字。活动以冰心的诗开始,学生欣赏了冰心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接着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mother的含义,分享关于母爱的小故事。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手拿玫瑰花,配乐朗诵《写给母亲的信》。朗诵完毕,每个孩子把手中的玫瑰花送到自己母亲手里。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儿童在道德领域的种子是友善,班级成员间亲切友善,和睦相处,互尊、互爱、互助、互容等人际风尚良好,它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前提条件,是弘扬人文精神的情感基础。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礼物,并且将把它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我被玻璃划破了,有孩子马上递上了邦迪;班里有行动不便的同学,马上就有孩子去搀扶。班主任通过开学第一课,利用礼物及视频,从“友善”这一品格出发,培养了孩子拥有友善这一良好的道德品质。

2.文体活动——学会有情谊。

情谊,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是优秀人格的底子。健康向上的情谊有独立、自信、上进、坚持等。儿童阶段,情谊领域的种子叫独立。

音乐之美能激发想象力,有助于人脑潜能的全面开发。文化艺术修养能提升一个人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并给人以感想、敢做的勇气。而这些,正是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例如:我班同学参加为纪念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集体朝会表演,合唱《长城谣》。学生先了解《长城谣》歌曲的创作背景,再学习歌词,最后学唱这首歌。全班一起朗诵《世界因我多温暖》,这是一篇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文字,文章凸显了孩子们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生活不仅有顺境,也有辛苦挫折,但是这能让我们成长。我们的优缺点来自父母,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生活中不应有太多指责、抱怨,只有家庭温暖才能温暖世界。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多少知识,而是有一个温暖和柔软的灵魂。

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最便捷的途径,它在充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人的个性化充分发展、人格的完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3.班级布置——学会思考。

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信息时代,能力要有持续改进与学会改变的因子,即创造性思维。我们认为,儿童阶段,能力领域的种子叫思考。

给孩子营造一个世界名画的环境,就像给孩子请了第三位老师。孩子们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靠熏染出来的。而且我们想要熏染的东西是一个中国孩子、一个东方的孩子该有的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标准。

我们制作了班级推荐阅读书目卡片,并挂在教室里。例如:《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让孩子思考是否应该珍惜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出事的那一天》,让孩子思考如何处理危险事件,并体会生命的可贵;《帕尔街的男孩》,思考勇敢、荣誉、真理和激情;《爱的教育》,让孩子在主人公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小片段中思考和感受善良、正义和美好。这些读物,体现了基本价值,如和平、 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象、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等。同时,孩子能发现阅读也是一种享受,对世界的认识更清晰,能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些读物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情怀,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与勇气。

核心素养介入德育工作,可使德育更科学、更有目的性、更符合学生的真实需要。班主任要聚焦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必备品格,广泛发展关键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创造可能基础。班主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体,应该敏于发现与捕捉、善于挖掘与主动建构与孩子们相处中广泛蕴含的内容,结合班级管理,进行延伸和拓展性介绍,将学生核心素养自然而艺术地呈现表达出来。那些富有价值含义的核心素养的传递,不仅是客观陈述的、说明性的,也是叙事性的、人文解释性的,富有个人感情色彩,特别吸引人。班主任只有不断修炼,关注核心素养,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才能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更为有效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编辑部 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1。

[2]朱小蔓 为人的幸福而教育[J].考试(综合版),2010,(7),1-1。

[3]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论文作者:吴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设计与实施论文_吴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