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防治论文_李珍

试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防治论文_李珍

云南大理卫校门诊部 大理经济开发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操作中子宫穿孔现象的危险性诱因,并总结防治方案。方法:筛选27例笔者1991-2016工作中遇到的有子宫穿孔问题出现患者,在观察其诱因的基础上,加以针对性防治,并观察防治水平。结果:哺乳期 刮宫、避孕药品应用频率过高、子宫倾屈以及瘢痕子宫等均属子宫穿孔危险性诱因,此次27例患者中,有7例(25.93%)接受手术救治,20例(74.07%)接受人工流产手术联合保守疗法,且均已出院。结论:为提升子宫穿孔临床防治水平,对患者展开计划生育手术时,建议医师深入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优化手术操作,有助于提升手术质量及其安全性。

【关键词】保守疗法;计划生育手术;刮宫;子宫穿孔;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工作中常见手术涉及引产术、清宫术以及人工流产手术等,手术操作流程中,如果对机体子宫壁组织造成损伤,就可能使其子宫组织出现穿孔问题,且以宫底、宫颈管以及子宫峡部等为好发地,若救治工作缺乏及时性,极易引起继发性的腹膜炎或者是腔内出血等病症,给患者生命带来威胁[1]。此次为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操作中子宫穿孔现象的危险性诱因,重点筛选27例于1991年07月至2016年03月笔者工作中接受计划生育手术出现子宫穿孔问题出现的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制定出专业防治方案,旨在提升疾病防治水平。

1.对象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7例于1991年07月至2016年03月于本院接受计划生育手术、且有子宫穿孔问题出现的患者作对象,24岁至43岁,其均值(31.7±3.16)岁;有19例已婚患者,8例未婚患者。手术类型:2例(7.41%)取出节育器,4例(14.81%)安置节育器,2例(7.41%)接受钳刮术,15例(55.56%)接受人工流产,4例(14.81%)接受清宫术。

1.2方法

1.2.1人工流产手术联合保守疗法

(1)计划生育手术操作流程中,如果发现穿孔问题,或者有疑似穿孔问题出现,需停止手术操作,并给予患者用药适量宫缩剂,查看其出血状况以及穿孔程度等信息,判断机体内脏组织是否存在受损问题,同时查看其胚胎组织是否有残留现象发生。(2)如果患者无腹痛指征出现,同时身体良好,可展开保守疗法:给予患者用药抗生素+缩宫素后,观察其用药反应,约4小时至6小时后,若无任何异常问题出现,可指导患者出院。(3)对于接受流产手术的患者,若术前已发现穿孔症状,需予以用药抗生素+缩宫素,时长约7d,加强病情监测,并择期展开流产手术。(4)流产手术操作流程中,如果发现穿孔问题,则需用药缩宫素,并展开一次性吸宫方案,术后再结合患者恢复情况,于7d后展开清宫手术,并制定后期救治疗法。

1.2.2手术救治

(1)当患者接受保守疗法后,若其效果较差,有腹腔组织持续性出血或者其他脏器组织受损等问题发生,则需展开手术救治程序,展开剖腹探查手术,有效修补受损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若患者属于子宫穿孔,应选择子宫修补方案;若患者除了子宫穿孔外,其输卵管组织同样存在穿孔问题,则需选择输卵管修补方案联合子宫修补方案;若患者除了子宫穿孔外,其肠道组织同样存在穿孔问题,则需选择肠道修补方案联合子宫修补方案。(3)术后,给予患者用药抗生素,可有效防治感染。

2.结果

哺乳期 刮宫;避孕药品应用频率过高;子宫组织发育出现异常;子宫倾屈;手术操作缺乏严谨性以及瘢痕子宫等均属子宫穿孔危险性诱因,此次27例患者中,有7例(25.93%)接受手术救治,20例(74.07%)接受人工流产手术联合保守疗法,且均已出院。此外,术后一月、术后三月时患者回院复诊,均未发现任何异常状况。

3.讨论

杨家芬等[2]发现,计划生育以“节育”为主要目标,该术式表现出可靠性、简单性、严谨性和安全性等特征,但在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术后极易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子宫穿孔即其中一种。子宫穿孔在临床上相对罕见,但影响力较大,其危险性诱发因素涉及刮宫;避孕药品应用频率过高;子宫组织发育出现异常;子宫倾屈;手术操作缺乏严谨性;瘢痕子宫等,除了会对患者心理层面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使其生理结构出现创伤,需加以有效防治[3]。

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建议重视如下情况:第一,展开计划生育手术之前,建议医师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涉及疾病史、刮宫史以及避孕药品应用频率等,并引导患者展开专项妇科检查,以了解其子宫组织方位、子宫组织体积以及子宫组织发育条件等信息;第二,如果患者正处于产后哺乳的关键时期,或者避孕药品应用频率较高,术前还需注入适量缩宫素,待患者机体状况平稳后,才可展开手术;第三,如果患者存在子宫倾屈问题,术前还需充分矫正其子宫倾屈情况,并阴道给药米索前列醇;第四,术中,医师要选择宫腔探针,全方位探查机体宫腔组织状况,确保操作流程的轻柔性,重点观察其宫底组织、宫壁组织以及宫角组织状况,确定无任何病变成分后,才可展开手术;第五,展开宫腔扩张操作时,需严格控制扩张程度,遵循“由大到小”原则,若扩张环节明显感到阻力因素存在,则需停止操作,详细观察是否存在穿孔问题,再予以对症处理[4]。此次入选的27例病例中,接受手术救治的有25.93%(7/27),接受人工流产手术联合保守疗法的有74.07%(20/27),所选病例均已出院,而且复诊均未发现任何异常状况。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手术操作流程中,为避免子宫穿孔问题发生,术前建议医师深入了解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史、子宫组织体积、子宫组织软硬情况以及子宫组织倾屈状况等,通过优化手术操作流程,有助于防治子宫穿孔,提升手术方案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淑敏,杨丽.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55-256.

[2]杨家芬.探讨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出现子宫穿孔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4):80-81.

[3]李丽云.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5例急救与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2):466-467.

[4]文晔,蒋艳.关于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致子宫穿孔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6):222-223.

作者简介:李珍(1967年4月-日)云南 墨江 哈尼族 本科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计划生育工作

论文作者:李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试析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的防治论文_李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