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荣峰

荣峰

(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北 仙桃 4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罗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则在此用药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2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实验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联合应用氨茶碱及罗红霉素,可使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氨茶碱;罗红霉素;支气管扩张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159-02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支气管扩张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的发病原因是支气管炎致使支气管璧肌肉和弹性组织出现损伤,进而迫使支气管腔扩张变形。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以及反复咳血[1]。支气管扩张极易诱发感染,从而进一步对其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为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临川上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是氨茶碱以及罗红霉素[2]。鉴于此,为更深入明确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特作此次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2例患者。参照组中男患者有37例,女患者有25例;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9.5)岁;病程在5~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5±3.6)年。实验组中男患者有35例,女患者有27例;年龄在20~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9.1)岁;病程在5~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2±3.2)年。对比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础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罗红霉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308)治疗,每天两次,每次75mg;实验组则在此用药基础上联合服用氨茶碱(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1495),每天两次,每次100mg。两组均进行为期26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情况

1.3.2显效:咳痰、咳血等不良症状基本消失,其他呼吸道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咳痰、咳血等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其他呼吸道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无效:咳痰、咳血等不良症状无变化甚至有所加重,其他呼吸道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之参照组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详见表1。

2.2 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33例显效、26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参照组19例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26%。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的突出特点是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容易诱发肺部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的感染,损害支气管引流功能,致使气道防御与阻隔功能受限所致。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对患者肺功能产生影响,进而诱发呼吸衰竭等肺心病,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3]。

罗红霉素的主要作用是免疫调节活性,同时对合成细菌蛋白质起到抑制作用,在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可促使嗜酸粒细胞白介素-8、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减少[4]。其中嗜酸粒细胞白介素-8的生成得到抑制,可使气道炎性反应减轻;同时还可降低气道黏膜氯离子通道活性,促使气道杯状细胞分泌量下降,进而使粘液分泌量减少。通过这些作用可有效减少发作次数。氨茶碱可对磷酸二酯酶气道抑制作用,促使气管平滑肌松弛,减轻支气管水肿及充血,同时还有着兴奋呼吸肌、扩张冠状动脉、强心、利尿的功效,从而起到免疫调节和抗炎的作用,为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2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实验组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治疗支气管扩张时联合应用氨茶碱及罗红霉素,可对上皮损害因子以及气道分泌过剩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使气道炎症减轻,患者通气功能得到改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薛雨松,高永斌,王张莹.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722-725.

[2]李秀艳.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68-269.

[3]肖祖华.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7):781-783.

[4]王永仓,孟婷,孙莹,等.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2):2315-2318.

论文作者:荣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荣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