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_审计风险论文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构建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应用论文,模型论文,风险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型工程审计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多样而繁杂,且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影响着工程审计的质量,但这些风险因素并不是孤立不变的,它们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可变性特征,这些特征导致了大型工程审计认识和管理的难度。基于系统复杂性理论,对大型工程审计风险进行分析,构建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是有效管理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途径。

一、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结构解析

(一)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内涵

大型工程审计其实质是审计机构代表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对财政资金或公用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风险是风险在审计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审计事项存在重要错误,而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是内外部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有机整体。

大型工程审计过程中涉及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1)审计对象不确定性:参建主体众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不可避免存在着审计信息失真、错误甚至舞弊行为。(2)审计依据不确定性:作为审计依据的《民法》、《审计法》、《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导致审计依据的不确定;(3)审计能力不确定性:大型工程的复杂性,审计人员现有的审计能力及审计技术难以适应大型工程审计需求等。这些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为了有效管理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有必要对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结构进行解析。

(二)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结构

保险论认为审计是一种分担风险的活动。大型工程审计风险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由工程本身及其环境造成的建设固有风险(风险源子系统)经过工程管理(控制子系统)的有效控制,再经工程审计(受体子系统)进一步降低风险后,最终由审计主体分担的风险即为工程审计风险,是一个风险逐渐收敛的过程。

图1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形成过程

在此基础上将大型工程审计这个多层次复杂系统划分为风险源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受体子系统三部分。

1.风险源子系统:指产生工程审计风险的源头,是审计风险事件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审计谨慎原则的指导下,审计报告公布前要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因此这部分风险为β风险,即工程审计固有风险。风险源子系统决定了在不经管理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存在重大漏洞的可能性,包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性及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等。

2.控制子系统:是指被工程参建各方通过内部管理和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漏洞。大型工程建设作为一种典型的多级代理委托链,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为了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两方或多方合谋,从而影响工程建设。控制子系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风险在整个风险传递过程中的效率,包括工程建设参与方资质信誉、内部协调机制、管理体系等。

3.受体子系统:即风险承受者。大型工程审计主体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所组成,它们是审计风险的受体者。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一旦发生,审计主体会遭遇经济和声誉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国家审计公信力大大受损,甚至导致整个审计行业信任危机。受体子系统决定了审计主体最后分担风险的程度,包括审计内控、审计介入时间、上期审计结果影响、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审计技术等。

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风险源子系统是控制子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对象,影响控制机制的构建,还是受体子系统所分担风险的来源;控制子系统可以减少受体子系统所需分担的工程建设风险,受体子系统也反过来对控制子系统提出风险控制要求,从而影响控制机制。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性,风险源危险性、控制有效性及受体易损性共同决定了工程审计系统的状态,决定了工程审计风险水平。

图2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

二、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构建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数学表达方式,反映审计风险系统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由此可见审计风险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审计过程中整体审计风险的综合反映。通过构建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建立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审计风险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并以此作为制定审计方案的依据。本文构建的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为: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水平=风险源危险性×(1-控制有效性)×受体易损性,模型见图3所示。

图3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

(一)风险源危险性。大型工程风险源危险性是指风险源发生不良效应的概率,发生概率越高,危险性就越高。风险源从系统层面可分为工程建设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外部环境因素等。(1)工程建设规模越大,所涉及利益关系越复杂,不可知因素越多,风险源危险性增加;(2)大型工程建设中往往会涉及很多复杂、先进的关键性技术,如苏通大桥中的斜拉索技术,港珠澳大桥里挖泥船的水下定位系统。这些技术建设周期内往往很难获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风险源危险性;(3)大型工程审计系统身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环境中,工程建设必然受到复杂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风险控制有效性。风险控制有效性是指通过工程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重大建设风险的可能性。风险控制系统包括工程建设参与方资质信誉建设、内部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操作规范、管理流程)等。

(三)风险受体易损性。审计主体易损性是指审计主体未能审计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而分担工程风险的可能性,由审计内控、审计介入时间、上期审计结果影响、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审计技术所决定的。(1)审计内控: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健全但没有良好执行,存在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尤其在审计人员发生道德风险时,出现重要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提高,审计风险增加;(2)审计介入时间:从时间维度来看,审计可以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和全过程审计,大型工程建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一旦完成,相应的参建单位就会退场,审计信息和资料难以采集,审计难度和风险增加;(3)上期审计结果影响:根据上期审计结果,可推断本次审计重点,调整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4)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越完善、经验越丰富、道德水平越高,审计风险将会越小;(5)审计技术:传统以手工为基础的账目基础审计方法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不能满足当前大型工程审计的要求,引进以计算机、信息化下的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或者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审计方法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三、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应用

大型工程审计目标是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等,工程审计目标服务于其建设目标,追求的是工期、投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目标的统一。对于审计主体来说,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其任务。当审计主体介入工程时,阶段性的工程建设已完成,相应的风险源危险性和风险控制有效性已确定,因此审计主体只能从受体易损性入手降低审计风险。

(一)加强审计主体内部管理

审计主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审计组织内部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监督、有考核,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

(二)实施全过程跟踪式审计

现有大型工程采取的是事后审计的方法,审计介入时间严重滞后,了解审计信息不完整,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因此大型工程审计应采取全过程审计方式,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全面到位,全方位全过程对前期决策、招投标、隐蔽工程验收、资金管理、工程款结算及工程质量等进行跟踪审计,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三)搭建的立体式审计平台

工程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职业,应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如财务会计、审计、基本建设预决算、工程建设、经济、法律、环境等。一方面,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提升审计能力,另一方面,大型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单独依靠国家审计机关或者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资源是难以满足审计工作要求的,因此需搭建由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以及专家团队等构成的立体化审计平台,通过经验、知识、资料和信息的集成,充分发挥专业审计机构和专家集成的优势。

(四)采用科学的审计技术

大型工程审计应适应形势需要,研究使用大型工程审计的创新手段和方法,如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工程审计方法或综合审计方法,并引入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结论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进行分析,将审计风险问题结构化、层次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型工程风险水平由风险源危险性、控制有效性和受体易损性所构成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大型工程审计风险系统分析、评价、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提供了系统化思路,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控制措施。

标签:;  ;  ;  ;  ;  ;  ;  ;  ;  

大型工程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_审计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