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神经衰弱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姜瀛

浅析神经衰弱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姜瀛

姜 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 150080

【摘 要】目的:探究神经衰弱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将120 例确诊的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刺五加注射液。20 天为一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记录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对于神经衰弱患者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神经衰弱;药物治疗;效果观察

前言: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神经衰弱的患者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性疾病。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衰弱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2 年 3 月到2014 年 8 月来我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神经衰弱患者120 例,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经 CCMD 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其中男 40 例女80 例。

龄为18~46 岁,平均年龄29.5 岁,最短的病程为 1 年,最长的病程为 15 年。其中多数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失眠多梦等症状,没有患者对安定等催眠镇静药有依赖的现象。

1.2 方法随机将120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刺五加注射液,并辅助心理治疗。20 天为一个疗程,一共两个疗程,记录临床效果。心理治疗是对患者的病因及情绪情况、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放松训练。主要采用劝导、说服、启发、同情等手段帮助患者问题。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评判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神经衰弱症状积分降低为 0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神经衰弱症状积分降低三分之二以上。

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神经衰弱症状积分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无效:临床症状不改善或者加重,神经衰弱症状降低三分之一以内或者增加,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本组例数。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 的统计学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比较两组有效率,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31,P<0.05)。实验组在使用了刺五加注射液后,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的荨麻疹、斑丘疹、风团样改变和皮肤瘙痒等皮肤过敏现象。对照组治愈16 例,显效21 例,有效14 例,无效9 例,总有效率为60.00 观察组治愈26 例,显效26 例,有效6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结论3.1 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按照西医的划分方式可分为兴奋型,忧郁型和混合型。由于神经细胞长时间暴露于紧张状态中,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脑力迟钝、记忆困难、精神疲乏、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几组症状,易患神经衰弱的患者的性格特点多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任性,急躁,自制力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神经衰弱在西医治疗中多采用抗焦虑药,抗焦虑药虽能有效促进患者睡眠,缓解情绪紧张程度,但患者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及抗药性,不良反应较大,对患者智力有一定影响,可降低患者运动协调性及记忆力,加剧精神压力,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3.2 药物治疗的传统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神经症患病率约为10%,传统药物治疗以催眠、镇静治疗为主。常使用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和神经阻断剂等药物。本研究中采用了刺五加注射液,与对照组比较,提高了治疗总的有效率,同时因为刺五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抗焦虑药物常选用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拌(安定)2.5-5.0mg,氯氮卓(利眠宁)10 -20 mg,艾司哩仑(舒乐安定)1 一2mg,安泰乐25 一50mg,阿普唑仑0.4 一0.8mg,劳拉西泮(氯轻安定)1 一2mg 等,3 次/d,连服1 -2 周。为了防止对药物产生依赖,这类药物不宜长时间使用,或几种药物交替、间断使用。三环类药物针对焦虑和抑郁情绪混合存在,且早醒的患者,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或阿米替林,25-50mg 睡前服,每天一次,可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因为心理因素也是神经衰弱的诱发因素,所以对患者辅助适当的心理疏导有利于帮助患者尽早的走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综上所述,通过药物、物理治疗、音乐治疗等可缓解和治疗神经衰弱的症状,通过心理辅导可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缩短恢复时间。

3.3 神经衰弱的预防措施神经衰弱的预防措施主要还是个人自身方面的预防,保持好的心情。提高心理素质,因为自身个性的缺陷而导致的神经衰弱,需要不断地锻炼和不断地提高。强烈的心理矛盾也表现为适应困难,面临是非颠倒,真假幻变,反复多变,处于一种真假难分、是非难辨的矛盾相持状态之中,迷茫徘徊,左右为难。这种情景在人们的生活中均可能碰到,对于环境适应困难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抱定一个主意,就只相信一面,假如有时难以做出决定,那就深思熟虑后果断行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我们还很年轻,有的是机会。其次就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减压和心理释放,因为你所从事任何活动,如果怀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且可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感到疲劳;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时期的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并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极有可能产生神经衰弱的情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改变高压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积极地寻找可以倾诉的伙伴。

3.4 神经衰弱的发病机制神经衰弱从临床角度来讲属于心理疾病,是一种衰弱、烦恼的神经症,巴甫洛夫学派认为,神经衰弱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大脑皮层内抑制过程弱化,内抑制过程减弱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相对增高,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强而迅速的反应。从而使神经细胞的能量大量消耗,使患者表现为容易兴奋,又易于疲劳。又可以说,神经衰弱是由于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一种抑制与兴奋的无规律状态,故而导致患者脑血管痉挛、脑血流量减少,致使患者脑供氧不足,脑细胞功能减退。老年人因为活动量少,各种功能退化,非常容易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4.结语在现在高压的社会当中,人类的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多,神经衰弱就是典型的脑神经疾病,以前在老年人当中有非常高的比例,但现在患者的年龄组成结构正在逐渐的年轻化。本研究通过探究神经衰弱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分析。发现神经衰弱患者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衰弱的症状,也分析了治疗神经衰弱的其他方法,希望可以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资料:[1]陈小媛;陈勇;李耀华.神经衰弱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2]柳刚,益脑胶囊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4[3]唐为成.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8

论文作者:姜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浅析神经衰弱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论文_姜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