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城区沿江截污管网建设工程的管理与实践论文_石泉良

韶关市市政管理中心 广东韶关 512026

摘要:截污工程作为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控制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老城区小岛片区污水直排入河污染水体问题,保护水质,美化环境,在城市用地紧张、交通繁忙和地下水高等不利条件下,该项目采取截污管+多个小型地埋泵站设计进行建设,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的环境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小岛片区;沿江截污管网;排水;污水

城市旧城区多是沿河而建,常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先行区,是一座城市的公共中心,建筑密集、功能高度集中。受历史条件限制,城市旧城区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往往存在较多欠账,其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未实行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建设,造成污水直排入河,污染水体。在城市旧城区用地紧张、交通繁忙和地下水高的不利环境下,如何建设沿江截污管道需要统筹考虑排水现状、规划设计、交通疏导、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因素。

本文以韶关市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建设为例,阐述旧城区沿江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管理情况。

一、项目背景

韶关市位于粤北,位于浈江、武江和北江三江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广东的北方门户城市。小岛片区为韶关市的旧城中心区,北临京广铁路和323国道,南面北江,东临武江,西临浈江,三面环水,且位于黄岗山和莲花山的景观视廊之间,自然环境优越。

图1、韶关区域位置图

小岛片区作为韶关市的金融、商贸、政治文化中心,居住人口高度集中,生活、生产污水量较大。该片区缺乏完善的截污系统,污水涌入旧式的合流制管道。两岸河堤处有大大小小共70多处排水口,雨污水直排,污染了我市的河流水质,且片区西侧均位于韶关市区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范围内,根据省环保厅对水源地环境整治的相关要求,保护范围内必须杜绝未经处理达标的污废水直排自然水体。因此,亟需建设市区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

二、小岛片区排水现状

1、排水工程现状

片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合流排水体制。按照分水岭划分,分别排入浈江流域和武江流域。

2、出河口情况

根据管线普查资料,五里亭和小岛片区共有出水口79处,包括沿河堤的预埋管道。通过筛选后,涉及有污水流出的出水口有54处。

图3 片区出水口分布图

三、截污管网工程建设

市区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是在小岛片区两岸道路沿线敷设截污管道,其中施工路段东线从太傅庙至羽田酒店、西线从五里亭水厂至环园西路全线开挖管坑、敷设6.58公里截污管管道和建设16座地埋式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全面完成后,可通过泵站对现有雨污合流管道截污后进行提升,接入浅埋于道路下的截污主干管,并建设一条压力管,将汇聚在海关泵站的污水全部输送至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实施期间同步对主干道沿线超期服役的供水主干管进行更换。二期工程是对小岛片区的内街小巷进行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整个工程建设情况如下:

(一)因地制宜规划设计。

1、有的放矢,区别对待。通过新建污水管网和提升泵站进行收集,达到初步实现雨污分流的整治目的;对于其他埋深较深,截流不到的单体建筑通过单独改造后收集到拟建截污主管,最终实现全部截流的目的。

2、强排与自流相结合。本项目采用强排与自排相结合的截污方式,对于截流不到的排污口全部采用地埋式小型污水提升泵站单独提升至截污管。

3、考虑交通影响,尽量少开挖。项目位于老城区,道路狭窄,交通繁忙,本项目拟建管线大部分设置在沿江绿化带内,道路下管道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污水提升泵站采用沉井施工法,有效的降低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二)密切配合,提速增效。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节省项目建设用时,经报市政府批准,该项目采用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总承包(BT模式)建设。且针对各关键部门办事程序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配合事项,并拟定了相关时间节点,确保了项目尽早开工并在手续完备的情况下按时完工。

(三)统筹建设,避免重复开挖。小岛片区现状给水主干管均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水泥管,常有爆管现象发生,本项目将给水旧管网改造一并纳入,同步进行施工,完善供水管网的同时,避免了重复开挖,减少工程施工对交通和人行的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加强宣传,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排污管网需在小岛两岸主干道中央板块开挖敷设,而这些路段交通繁忙,高峰时段车流量巨大。截污管网和供水管同线敷设,需占用至少三块道路板块。而且,为抢工时,需多工段同时施工,道路基本全线开挖。为避免施工期间小岛片区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的现象,已组织相关部门提前做好群众宣传工作,并在施工期间,联合市交警部门加派警力进行交通疏导,最终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五)多管齐下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各相关责任单位严格按照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时间表的要求,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压缩项目用时,通力协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加快了项目建设。二是各相关单位安排一名科级以上办事专员,专职负责该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协调等工作,及时跟进反馈项目进展、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三是施工单位组织多个班组同时作业,增派人手,尽可能做到“两班倒”,甚至在一些扰民影响不大的地方“三班倒”,以加快建设进程。

(六)泵站管理自动化、智慧化。由于该项目设置泵站较多,分散管理较复杂,同步新建了泵站管理系统,对所有泵站监控设备集中建设和统一运行管理,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压力。

四、项目实施效果

该项目按照该规划方案于2014年完成项目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2016年底完成施工工作。经过实测,该片区日供水量约为3万m3/d,实际截流污水量约为2.1万m3/d,污水基本实现截流,环境和社会效益明显。

五、总结

该项目按质按时顺利完工,除了合理的规划设计、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另外,不能重建设轻管理,要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对合格工程纳入工程管理养护范围,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管理运营,确保已建成管网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老城区排污管网改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李瑞成,王吉宁.??中国给水排水. 2018(12)

[2]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新模式[J]. 侯帅华,贾宝秋.??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论文作者:石泉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关于老城区沿江截污管网建设工程的管理与实践论文_石泉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