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电力系统中电网的运行速度产生了整体性的影响,是实现电网网络化,电力系统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远程调控的关键技术。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方面,这些都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电力系统中,各级别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等也都与计算机技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1.1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分为五级,即国家电网调度、大区电网调度、省级电网调度、地区电网调度和县级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
1.2变电站自动化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未来前景
2.1电力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达到完成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目标
从各个角度提升电网调度环节中的自动化操作水平,能够有效的带动电力行业的综合发展。在国内,电网调度操作可以根据地区的范围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级,这样能够更加高效的实现电网调度的效果。在控制中心,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有以下几个结构组成:服务器设备,显示屏、打印设备,控制平台,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完成对电能系统的信息收集,信息管控,电力网络运行情况研究,这对于保证整个电力网路稳固运行是非常有利的。
2.2电力系统凭借计算机技术完成了变电站的自动化蜕变
电力系统中设置的变电站以及电能输送线路是连接电能供应生产供应企业与广大用户之间的纽带,将自动化操作引用到变电站工作开展中,能够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强变电站的操作准确性,实现针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的监控,并且带动整个电力系统内部设备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在计算机技术的大范围的使用的带动下,推动了变电站高效率电网调度工作自动化的实现。
2.3电力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
在整个电能控制体系内部,电能生产供应企业分散控制系统往往都是使用的分层式的框架,在计算机技术的协助下,设立了详尽的快速通讯网络,大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过程控制环节中可以完成电力系统控制组件的主控模件和智能控制能效的完善,这样对于电能的稳定安全的运送是非常有帮助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3.1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
在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的调动下,电子计算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不再以单一的数据计算的形式存在,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被人们大范围的使用在了电能传输系统中,是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的,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为电力系统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自动化的运用,对于信息技术智能化收集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推动了整个电力行业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电力系统供应阶段借助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对发电阶段的电网控制中心,电力负荷检测、电能供应情况进行判断,同时结合自动化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控制,达到发电阶段的电力供应需求适应社会电力供应需求。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计算机智能化资料收集过程中,可以完成对电能供应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工作,形成计算机电力系统的供应数据库,进而使得整个信息资源数据库中的资料越发完整,为电力行业的更好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3.2设备自动化操作技术
电力系统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操作系统上。电力系统运作中,电力系统的发电站的二次数字信号网络化,电缆信号为主的电力传输结构,与电网自动调度中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传输结构。举一个例子:某个居民社区内电能供应系统保持在每小时40安的水平上,这个时候,计算机结合实际电能使用情况将电流供应划分为几个时间段,进而达到电能智能化管理的目的。电能充足供应之后会产生电能输送调配图,随后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和需求来实施调整,促使所有的指标都能够与规范标准相一致,自动化操作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现如今电力供应不均衡的问题,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保证电力系统所有环节的安全性,为整个电能供应网络各个分支程序的衔接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
3.3分散监控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在电能供应系统中的实际运用,主要被人们使用到了分层监控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就是电能供应的所有环节中信息资料实施分层的监督管控,将整个系统分成多个细小的部分想,系统运行过程中主控模件与智能模件之间设立一个高效的信息观测系统,最终借助电子计算机构建信息系统来为电能供应网络提供信息支持,促进整个系统能够平稳运行。
3.4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的出现,是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运用到电能供应系统中不断发展的结果,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否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的。远程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调度端、通道、厂站端三部分,每一部分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联系,实现现代计算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处于同一个运行系统中。调度端进过计算机内部程序C语言,将电力系统的运输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形成信道译码和信道编码两种形式;借助电力系统的调制解调器来完成电能供应网路中的电能情况,各个方面的参数传输到控制中心,电力企业将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各个环节发送指令。
结语
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网络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使得我国的电力行业经济发展效益有所提高,拥有更加长远、健康以及科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林淑娜,林若波.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2.
[2]董绍彬.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
[3]朱伟.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3.
作者简介
黄正波(1983.07.28),性别:男;籍贯:重庆永川;民族:汉;学历:研究生、硕士;职称:工程师;职务:变电状态管理;研究方向:电力系统
论文作者:黄正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能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计算机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