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_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_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遗产论文,物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6)01 —0009—03

遗产是先人的伟大创造,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生活在遗产的传承和创造之中,人类发展到今天、能够成为我们栖息的星球的主宰,正在于她的文化和创造是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或民间传统,是大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文化中也享有自己的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让我们的后人看到祖先的文明和智慧。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简称为NUESCO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加深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1.1 NUESCO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历程

NU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是随着对世界遗产认识的深化一步步加深的。可以说,NUESCO 对现在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认识也颇费了一些时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根源于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它对民间创作的界定是:“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此后,教科文组织用“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或“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来表达“民间创作”。作为“物质遗产”的延伸、补充、丰富和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公布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

1.2 NUESCO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在2003年10月17日,NUESCO在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作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2 国内学者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研究——历史渊源、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文件中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是从总体上来说的,针对的是整个国际社会的成员,因此要更好地理解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站在本国的角度从更深的层次上进行挖掘。连冕(2005)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本身存在重重的矛盾,不能指明方向。因此只有我们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概念和内涵理解得比较清楚,才能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有效的保护。向云驹(2002)认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以上溯至两个起点:一个是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无形财产保护法”中从“有形文化财”的概念延伸出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另一个就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而刘玉清(2003)在列举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具体的实例后,认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形态文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以民俗的形式出现。

3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以及功能性研究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内涵也不是非常清楚,我们对其具有的特征进行深刻的分析,会有助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王宁(2003)从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易度方面对其特点进行研究,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是他总结出的特点。江泽民同志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保持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这充分肯定了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刘魁立(2005)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朱祥贵(2004)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只是工具性价值,应该在保护深层次内在价值的基础上,确认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体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4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措施的研究

2003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它的特点就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兼顾保护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文化部门的行政主管部门地位,以分级保护为原则,实行以行政保护为主、以民事保护为辅的措施。何星亮(2005)从应对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提出了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包括:加大宣传,使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长远的规划,并分步实施;采用法律的手段,加强立法保护,建立保护的专门机构;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刘玉清(2003)认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考察现状、多方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是最关键的是促使非物质文化产业走向产业化,使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最终走向“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道路。林秋朔(2004)对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各级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培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开发和保护并重,形成营造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推动民间非物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等等。

5 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研究以及对保护口头和文化遗产重要性的研究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传统和民间文化的保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近十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许多有识之士通过各种途径,强烈呼吁采取措施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乔晓光(2003)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遗产比较丰富,但是消失得比较快,因为整个社会(政府和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缺乏法规措施、缺乏智能资源、缺乏抢救保护资金,并且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民俗流变冲击大。而且政府文化部门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整体价值的评估,在民俗文化资源上对原生态文化价值认识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刘魁立(2004)认为“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

6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研究

在21世纪,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离不开人才的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公约》中提出的跨学科概念,这方面的人才是比较少的,如何将人才的缺陷弥补起来,是能否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好保护的关键。中国高等院校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展开了研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高校教育中把文化遗产教育引入教学体系之中,培养专业人才,并反馈到社会之中发挥作用。陈孟昕、张昕(2002)认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的高等院校应当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翁敏华认为大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义不容辞,应该承担起抢救和保护的历史使命,并把这种使命融入教学和科研中,在培养一代精英的同时,完成保护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

7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趋向的展望

7.1 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评定标准存在不明朗处, 在对一项非物质遗产的界定时,操作性不是很强;

(2)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滞后,缺少资金,缺少正面主导能力;

(3)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但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受重视, 致使对我们民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状况、存在的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认识不清;

(4)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体系,传承渠道不畅。 以前的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脱节。大学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极度缺乏,不能培养提供保护文化遗产所需的社会人才。

7.2 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趋向的展望:

(1)相比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跨学科”、 “跨文化”、“跨领域”的知识属性的文化特点,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将会更多地出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打破学科壁垒和狭隘浅薄的门户之见,加强论辩和对话,实现方法、视野的互补和相互激荡,从而实现保护思想的提升和创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学术和科研工作的鼎力支撑,专家的介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具有巨大的作用,但就是在这个方面,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如何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保护的水平和力度,意义非常重大。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不矛盾的, 但是如何保持传统血脉、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不受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且传承、发展下去,同时又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过程中出现的被人们认可的新形态、新现象,并使民族文化现代化,将是研究者面临的新问题;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是非物质,是一种民间文化或文化传统。 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的东西,纳入旅游吸引物的行列,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到实处,也是研究者们面临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5—11—21

标签:;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_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